浅谈家园共育下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3

浅谈家园共育下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朱澜

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幼儿园  213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仅靠幼儿园教育难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要从根本上实现快速发展和实质性提高,我们必须积极实施以幼儿园、家庭为代表的家园联合“互动教育”,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园共育”自然成为社会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家庭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显著地改善幼儿的学业表现,还能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而不久前,“双减”政策的实施从国家和战略规划层面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实质性要求,为当前的“家园共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合作;行为习惯养成

前言

当前社会中,一些家长由于缺少与子女的沟通技巧和对孩子的教育活动计划不明确,从而引发了家庭矛盾。在此背景下,有将近半数的家庭出现焦虑情绪加重、亲子冲突频发等问题,这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化解幼儿与家长之间的矛盾,推动其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则成为了教育界所关心的问题。幼儿园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未来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作为幼儿园我们必须抓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利用全新的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将家长教育工作引入幼儿教育中,从而逐步的完善幼儿园教育工作,使幼儿教育步入崭新的篇章。家园合作要求的是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进行密切合作,两者进行交流合作,双方教育互相配合,在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从而将家园互动作用得到发挥,从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努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从需求出发,但是围绕的核心还是我们的孩子,孩子是我们双方服务的对象与目标,为了促进儿童的全方面发展是我们家园合作追求的共同目标,它不仅仅需要家长和老师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还包含了我们对孩子们的爱心与责任,还有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的支持与信任。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要充分调动家长这个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把幼儿园的一些教学内容在家庭教育中体现出来,并且家长要学会科学育儿,家长要能成为教师的良好合作伙伴,这样就为幼儿能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家园合作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他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全身心的发展,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引领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发挥家园合作的作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仍需我们共同努力。

一、家园共育推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意义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家园共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参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全面、连贯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发展。家园共育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合作促进习惯养成: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习社区,更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通过家园共育,家长可以与幼儿园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建立共同的行为习惯养成规范。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让孩子在不同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致性的教育力量。

2.信息共享提升养成效果: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可以促进双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幼儿园教师可以向家长传递幼儿园内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双方的交流和互动,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行为养成资源,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建立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3.良好家校环境促进行为养成:通过家园共育的合作,可以建立积极、和谐的家校环境。良好的家校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稳定、有序、一致的行为习惯培养环境。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协作和配合,良好家校环境促进行为养成:通过家园共育的合作,可以建立积极、和谐的家校环境。良好的家校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稳定、有序、一致的行为习惯培养环境。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协作和配合,

二、当今教师沟通家长施行家园共育养成教育现状

什么是家庭幼儿园?这不是“社会现象”或某种“时尚潮流”。这种教育现象历史悠久,并一直持续到今天。到目前为止,其表达形式有很多种,包括家庭、幼儿园、教师合作、家长参与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将幼儿园和家庭描述为“两个教育家”,并明确指出“两者不仅要团结起来,并且要有共同的兴趣和信仰……”尽管没有明确的概念,但这就是家园共育,即“家庭幼儿园共同教育、共同养成”的来源。“家园共育”目前在中国的基本情况是什么?尽管家庭教育进入公众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尽管这一现象已基本被社会家庭所接受,但由于各种因素,家庭-幼儿园共同养成教育的情况并不理想。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中国缺乏“家庭教育”,其问题和现象复杂,最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我们忙于生产、生活、工作和职业,普遍忽视家庭教育。虽然许多家长也知道家庭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他们仍然应该把希望寄托在幼儿园教育上。第二,他们对幼儿幼儿园漠不关心。有些家长把孩子的“吃、穿、住、行”作为自己的责任,而并不重视幼儿的学习和幼儿园生活。第三,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和教师的“专属责任”,甚至把家庭幼儿园教育视为“转移”教育压力的现象。第四,家长对教育的不满。他们错误地认为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可以挣钱养家。这也是家庭和幼儿园两者的教育理念难以相容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减负增效”项目的实施效果,不久前,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幼儿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全社会共同呼吁的“双减”政策。这是幼儿园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家园互动、互教”的明确方向。作为“家园共建工程”的主体,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采取主动?这是对教师责任感和管理能力的新考验和新挑战。通过简要分析幼儿园共育共养的基本情况,结合笔者教师工作种实际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简要探讨。

三、家园合作助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路径

1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相结合

全面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其应试能力,教师要改变家长的思想认识,既要树立正确的应试教育理念,又要加强对幼儿的素质提升,要树立以“发展”为目的的观念,不要单纯地把幼儿的“为了成绩而读书”的观念。素质教育要实现的真实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就是那些全方位发展的幼儿,在各种测评和选拔中都能脱颖而出,彻底消除“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和“临场发挥马失前蹄”的问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幼儿通常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而那些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学习成效往往不会太好。所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表现,而且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这要求做家长的,应当从素质教育、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1)幼儿自理能力习惯培养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不像以前我们的爷爷奶奶小时候那样,连每日三餐吃饱都是个问题,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溺爱,使他们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就比如在饮食方面,现在的很多幼儿都挑食,只吃肉不吃蔬菜,孩子想吃什么就任他们吃什么,想要吃零食就去超市给他们买,导致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一到吃午饭的时候就对着老师说“老师我不吃这个菜,我只要吃肉!”,还有一些老辈的爷爷奶奶非常疼爱自己的子孙子女,担心孩子吃不饱在家都是一口一口哄着喂,使幼儿变得很任性,没有人喂饭一口都不吃。例如,在教师教学的过程期间,班上有个叫小女孩,每天到了吃饭的时间点,老师为她打好饭,她都会跑到老师面前说“不要吃这个,要肉肉泡饭”不给按照她的想法换的话,她就呆在老师面前不走。每天当别的小朋友都吃完了在一边准备去散步时,小女孩碗里的饭还是满满的,一口都没动过,看到老师经过她身边会拉老师的衣角,示意让老师去喂她。喂一口吃一口,不喂就不吃。这不仅会让幼儿养成非常不好的习惯,还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更何况现在孩子还在长身体,会造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父母一定要立刻制止,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一再的纵容他。并反省自己是否给幼儿做了不好的榜样,先在自身找原因,在孩子面前是不是也挑食,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跟着家长来选择食物吃,有的一些菜他刚开始会吃一点,但看到父母不吃后也慢慢的就不吃了。孩子就会明显有了偏食的现象。同时,老师也要和家人配合,实行同步教学。

(2)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有位科学家曾经说过,他在幼儿园学到了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可见,从小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是何等的重要。由于幼儿年龄还小,没有自我照顾的能力,家长们把孩子高高捧在手心,什么事情都帮他们一手包办了,时间长了,孩子就产生了依赖性。很多原本自己能做的事也不做了,就等着父母、老师来帮他。例如某个幼儿园小班的教师说,他们班有个小男孩,家里人都非常的惯着他。而且每天动不动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哭,甚至还有一次老师让他们端小板凳回到位置上时,有个小朋友挡到了他的路,小男孩立马就哭了起来。还有睡觉的时候,明明是自己会铺被子的也不铺,就躺在床上等着老师来给他铺。午睡起床了之后,自己会把衣服穿好,但是就不穿鞋。老师问他为什么不穿鞋时,他就说“我不会穿”,实际上他是会穿的,就是不想自己穿,老师让他自己穿时,他无动无衷,当老师走掉后小男孩就开始哭。这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他在家真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父母太纵容了,导致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和老师一定要严格的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刷牙洗脸、穿衣服、叠被子等等,实在不能做的再向老师或者爸爸妈妈求助。同时,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耐心的对幼儿进行指导,当他有一点点进步时,都可以给予表扬,让他知道他这样做是对的,得到了我们的赞同。自然慢慢的这些对的行为就会变成他的习惯。

2重视交流技能,明确教育方向

在养成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时,家长的角色价值要大于老师,究其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时间较少。在幼儿园,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课堂和班级管理,加上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优劣不一,因而,教师对幼儿个人针对性教学中发挥的功能比较薄弱。在老师的主动引领下,家长不但要承担起培养子女的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要注意其沟通、行为的技能和目标养成。不但要关注幼儿的学业状况,还要仔细地注意幼儿的习惯行为,要做到目标明晰、有的放矢,还应当参考问卷或调查表中所列的特定的主题,并考虑到幼儿的个性、发展特征,有目标地提出幼儿的长项与短项,客观加以批评与赞扬,鼓励幼儿改正错误,不要一味的指责、讽刺或褒赞,增强幼儿对家长教育的认可,以清除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阻碍,提升家园沟通效率。

3强化家园共育架构,强化家园沟通渠道

开放化、民主化、多样化是当代教育发展的突出特征。将家庭教育视为一种高价值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积极投入到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又可以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子女状况,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的教育与教学思想,进而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教师要积极地适应这一发展潮流,维系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以确保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信息交流。幼儿园可以周期性举行各种园内外的各种歌咏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等,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种教育,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自己的子女。

其次,强化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如,通过信息化平台,如钉钉群、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形式搭建园级网站、班级博客、家长群等沟通渠道,从而推动“家园共育共养”动态化、常态化,构建一种“线上”与“线下”的复合型家庭教育平台。通过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解决途径等方面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释,有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幼儿行为养成重要性的认识,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同时,针对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指导家长从幼儿身心发展、兴趣特长等方面进行理性评价,由此真正落实家园联合的教育价值。

人们常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自己的父母,幼儿启蒙教育的开始就行家庭阶段的教育,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幼儿来说非常的重要。而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完成幼儿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之前的教育,而教育的内容基本都是关于幼儿自理能力和好习惯养成的相关教育,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因此,到后期幼儿步入下一阶段就需要教师与家长合作,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系统的自理能力。

(1)家长为幼儿创建良好环境

现在的家长过度爱孩子,为他们把一切的事情都办好了,从而使得幼儿没有了自己经历一些事情的锻炼,时代发展,社会竞争太激烈,许多家庭把小孩子的学习情况看的无比重要,只会要求孩子的智力发展,给孩子们在外面报着各种小课,然而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幼儿园老

师的指导,同时更离不开家长的影响,首先,父母应树立好正确的教育幼儿的观念,多看一些关于幼教的书籍,学会如何恰当的引导幼儿。其次,家长一定要给幼儿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家人之间要互相尊重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游戏让幼儿掌握生活技能

做游戏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作为家长以及幼儿园在对幼儿自理能力养成的过程中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能够通过与幼儿之间的游戏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饲养一些小动物或是植物,这样幼儿在用小勺给动物喂食或者用瓶子给植物浇水的过程中对幼儿的手指的灵敏度进行了锻炼,这样幼儿自然而然的学会如何用还学会了使用勺子和如何用瓶子自己装水。作为家长可以买一些芭比娃娃或者玩偶,让幼儿锻炼给娃娃如何进行换衣服,这样幼儿学会了如何穿衣服以及扣扣子、绑鞋带等等。小班有些幼儿不能有效的区分鞋子

的左右脚,这样家长和幼儿园可以和幼儿玩给鞋子配对的游戏,帮助幼儿有效的区分左右。总之,在自理能力培养中可以设计很多新颖的游戏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掌握生活必备的技能。

(3)建立有效的家园沟通桥梁

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也跟家长是密不可分的,沟通和合作成了我们之间重要的交通桥梁,家长们和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更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吃的好不好,学习学到了什么,有没有跟小朋友打架,有没有被欺负等等,而老师可能会陪伴你一年、三年、六年、九年甚至更长,但我

们只是孩子们路上的一位引导者。老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生活氛围。在幼儿园发现幼儿不良行为及时与家长

沟通,帮助幼儿纠正。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幼儿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学习态度与行为习惯,而这不仅仅需要其自身及家庭的努力,还需要教师、幼儿园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协同。而欲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则应从多个方面采取多种手段予以创新,以此确切落实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英杰,张美霞,陶颖,李燕.家长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家园合作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22(3):53-64.

[2]黄毅柔.借力“互联网+”推动幼儿德育家园合作新体系[J].当代家庭教育,2022(19):170-172.

[3]陈玉茜.携手合作,家园共育--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J].求知导刊,2022(4):23-25.

[4]陈秀玲.浅谈做好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5(11):14-15.

[5]甘晓彬.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11):124-128.

[6]李旭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与实践[J].家长(中、下旬刊).2020,(17).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