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扉在体验中敞开——浅议品德与生活(社会)的体验式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让心扉在体验中敞开——浅议品德与生活(社会)的体验式教学

 陈雪红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 523131

摘要:

《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学中强化体验,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实践、体验、探究、感悟,已成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方法。让学生从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感悟,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的形成,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被动体验 无序体验 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 参与活动 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人的品德是在其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脱离了这种具体的生活和实践活动来实施品德课程,只能是简单的告诉和硬性的灌输,而不能对人的情感和行为产生直接意义。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知性德育”的教学模式,努力使品德课程回归生活,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发展和需要出发,依据良好品德形成的规律,精心建构或选择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教育内容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中自觉感受、体验、感悟和自主建构,不断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自主探究和自主评价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的品德教育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得到的道德认识往往“知道”又“忘记”,在生活中索性“丢弃”,可以说是重“接受”,轻“体验”等。这种情感淡薄,认知与行为严重脱节的情况,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缺少了学生的真实体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更是多次反复强调“体验”、“感受”等词,提倡引导孩子去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所谓的体验性学习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越俎代庖,被动体验:老师用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经验,用自己的框架设定代替学生的自主发现,学生因而成为了“配角”,被动体验。

二、在体验中升华道德情感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教学生活《诚实是金》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坏节,即让同学们来演《醒醒吧,小刚》这个小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小品。先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小刚,小刚的同学、老师和家长。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好动这一特性,又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诚实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情感共鸣,只有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唤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参与活动,丰富情感体验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他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体验促进发展。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重新肯定了活动教育的价值,他认为:“人的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或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活动)。”品德课程依据“活动教育”理论进行课程建构,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将活动作为品德课程“教”与“学”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主要通过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与学生共同活动,来支持和指导学生学习,而非讲解教科书,直接地传授知识;学生则主要通过实际地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以调查、观察、实验、探索、讨论、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感受、领悟和发现,从而不断提升道德认识,规范道德行为,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上《节约用水》时,我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水资源情况;接着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周围用水、浪费水等情况;然后编题算出各种数据……学生看到一个个数据感到吃惊,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思想中扎下了根。我们班开展的实践活动《小学生零花钱的调查》,学生通过自行分组调查统计发现,小学生零花钱所占家庭收比例十分惊人,其中除一部分用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品外,其余大都用在吃零食、玩游戏上。如今,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到了父母攒钱的艰辛,也能体谅父母了。为此,他们还向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发出倡议,“节约零花钱,献出一份爱”。这种形式与效果,远比教师的说教与宣传要好得多。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和感悟中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三)回归生活,升华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让“品德”与“生活”真正携起手来,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一年级新生对异性的厕所感兴趣,想知道那里有什么不同。于是一年级的老师们带领孩子们去参观异性厕所,回来后交流看到的,然后交流为什么不能进异性厕所,结果却大不一样,这个观念的形成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活动-体验-感悟,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事件中,去获得真实的体验。例如在学习“与父母平等沟通”的内容时,我们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通过身边的鲜活事例,不少同学在情感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生活的细节中体会到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开始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在对“父母的爱”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我布置了“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和“为父母烧一顿晚饭”的实践要求。在此后的小结中,我看到了一颗颗真挚的童心在激动中感慨着、思索着、畅想着……。

经过情感的体验,思想道德认识才能在学生的心灵生根。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行为实践,才能形成精神品质。在情感体验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设计、知识链接、师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态度等身边的课程资源,或者让学生通过操作、考察、调查等途径进行身体性参与,引导学生在想象、探索、思辨、归纳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当学生的心扉敞开,敏感的心灵受到感染和震撼,就会燃起道德情感的火焰,课堂也会成为一座冶炼人格的熔炉。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2、《体验教育》 赵勇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3、《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杜文艳/李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