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根心养习”理念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基于“根心养习”理念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蒋倩倩

郑州市第九十三中学 450018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基于“根心养习”理念构建一套适应当前教育需求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通过对当前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基于“根心养习”理念的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以期能为学校德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根心养习;德育课程体系;德育

言: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亟需创新和改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设计的“根心养习”理念应运而生,它不仅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吸收了现代教育的理念,为当前的德育教育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德育课程设置与内容方面

当前,德育课程设置往往以传统的道德教育为主,内容相对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上,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体验的重要性,这种设置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不高,难以真正理解和内化德育知识。

(二)德育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度不够,缺乏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导致学生难以将德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全面的素质提升。

(三)德育教师队伍素质与能力

德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然而,目前学校的德育教师存在专业素养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他们往往缺乏对德育课程的深入理解和研究,难以有效地传递德育知识,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此外,一些德育教师还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德育环境与社会影响

德育环境和社会影响也是影响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因素。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学生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个环境中接受到的信息往往存在矛盾和冲突,导致他们在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上感到困惑。同时,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也存在不足,缺乏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道德风尚的引领。

二、基于“根心养习”理念的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根心养习”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感恩心、赞美心和进取心,以及养成良好的九项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基于这一理念,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明确德育课程目标,突出“根心养习”特色

德育课程目标的设定应紧密围绕“根心养习”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感恩心、赞美心和进取心,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情感目标:通过德育课程,使学生深刻理解感恩、赞美和进取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行为目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提升道德品质。

(二)整合德育课程内容,融合“三心九习”要求

德育课程内容的整合应紧密结合“三心九习”的要求,将感恩教育、赞美教育、励志教育等主题融入课程之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恩、学会赞美、激发进取精神。例如,通过讲述感恩故事、开展感恩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培养感恩之心;通过教授赞美技巧、开展赞美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真诚的语言赞美他人,培养赞美之心和阳光心态;通过分享成功故事、设置挑战任务等途径,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培养勇于追求卓越的品质。同时,结合“九习”要求,即礼、诚、勤、俭、孝、和、思、行、新,将德育内容细化到日常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中,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创新德育课程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体验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应注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实践德育要求,加深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身份下的责任和义务,培养换位思考和同理心;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道德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德育课程的效果。

(四)加强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形成教育合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德育内容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内容,设计跨学科的主题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多学科的学习中深化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例如,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和赞美心;通过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探究精神;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严谨态度;在体育课上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不同领域都能受到德育的熏陶和影响。

(五)构建科学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持续发展

德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和行为表现。例如,建立德育档案,记录学生的德育表现和进步情况,为评价提供客观依据。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德育状况。并定期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同时,还应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德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不断优化德育课程体系,提高德育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对基于“根心养习”理念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及其与学校整体教育目标的紧密联系。这一理念的提出与实践,不仅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深化对“根心养习”理念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宏梅.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2020.

[2]李青龙.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3):38.

[3]蓝敏华.基于文化德育理念下小学德育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师道:教研, 2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