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研究

姓名:姚新莉

单位: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城关街道高渠初级中学

单位邮编:713800

摘要: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同时也要关注数学学科的本质和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初中数学课程为例,探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对策,期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共同推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和数学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知识运用;解决问题;自主动手

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兴趣不高、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加强数学基础训练,引导创新思维,并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实际运用的能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要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不能只停留于理论基础知识上。对此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上要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知识并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初中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1]。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一课教学中,为了能够完成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图案的校园花坛进行设计,要求学生应清晰了解四边形的性质及定义,如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等基本特点。学生应设计一个或多个平行四边形花坛的草图,应合理局部花坛的大小、形状及在校园中的布局。要求学生应对花坛的周长及面积进行计算。学生可使用量角器及直尺等工具对平行四边形花坛的草图进行设计,对周长及面积进行计算。学生设计完毕之后教师会要求学生阐述自己的最终设计成果,包括优化后的平行四边形花坛草图、计算过程和设计理念说明。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课程知识点,并且能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进行使用,促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得以显著提升。此外,学生通过参与到设计活动中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经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比较高的参与度及积极性,对于坐标系的应用也有了深度地理解。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确保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及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数学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评判高效课堂的指标不仅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的能力,而是要综合解题和实际生活中在遇到有关用到数学能力上,可以很好地应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明确这一点,如果只注重前者,那么这种形式的教学也是片面的,不被教育界所认可的。对此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必须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学生的学生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优化,培养新时代下高核心素养的学生[3]。例如,在《一次函数的应用》一课教学中,教师会组织学生参与到旅行计划中来,假设学生计划进行一次旅行,应对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餐饮费用等多个因素予以考虑,这些费用与旅行天数呈一次函数关系。学生应以自己的预算为依据,对旅行天数进行合理规划,对总费用进行计算。在活动期间,要求学生应对一次函数知识予以运用,建立费用与旅行天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通过计算找到最优解。当活动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应对自己的旅行计划进行分享,由教师进行点评,并强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方法及策略。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将一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入进来,如经济增长模型、物价指数计算等,以此来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得以培养。

三、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在数学课程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需要记忆公式及定理,还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应用能力。在此期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究精神得以激发。教师应设计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4]。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点时,教师要求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对各种图形进行制作中来,并对其特性进行观察。在学习概率统计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对实际调查活动进行设计,要求学生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分析,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可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完成了对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分式的乘除法》一课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准备一系列分式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分式,要求学生需要参与到乘除法运算中来,需要将相互抵消或简化的分式卡片配对在一起。例如,卡片A上写有2/3,卡片B上写有3/4,卡片C上写有4/2。学生可以发现2/3×3/4得到1/2,而1/2与4/2相除得到1,因此卡片A、B、C可以配对在一起。学生通过参与此活动,会亲自参与到不同分式组合中来,对分式乘除法的规律进行探索,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分式乘除法运算方法的了解。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以此来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得以激发,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自我管理能力

[5]

结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需要教师在多个方面下功夫。通过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莉.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3(15):40-41.

[2]唐霞,倪天丰. 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成才之路,2021(14):60-61.

[3]郎英.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探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2):79-81.

[4]陈平生.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3):2-3.

[5]薛鹏飞.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18):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