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高职院校美育挑战和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高职院校美育挑战和实践

赖梅谢金曦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将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此,需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此类人才不仅需掌握扎实理论与娴熟操作技能,还需具备工匠精神与美学鉴赏能力。而美学鉴赏能力培养直接来源于个体对美的认知、追求及内心审美人格的健全。鉴于此,为助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与良好动,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院校需在产教融合理念下,加强美育工作,确保能培养出具备扎实基础与丰盈思想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美育;挑战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将美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契合当下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职业教育实现持续发展奠基。但是在实际上,产教融合视角的高职院校美育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直接制约了美育在院校中的全方位发挥。因此,高职院校需充分把握好校企育人与产教融合的优势,依据院校特色与学生特质,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美育途径。

一、产教融合视角的高职院校美育面临的挑战

(一)美育普及不足,整体缺乏美育认知

产教融合视角下,院校美育工作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体现在美育普及与师生对美育认识不足。一方面,职业教育一直以来以就业为本,提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只会将侧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上,选择性忽略了学生的审美教育与想象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从中收获美育意识与素养,难以满足产业升级与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对院校美育工作认知度并不高,美育缺乏外部支持与合作机会。表现为校企合作中只将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上,在美育合作上投入精力较少,也没有实践平台,学生无法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美育结合。

(二)美育课程不完善,教育缺乏系统性

课程在产教融合视角下占据着核心角色。完善的美育课程除了能实现对学生审美素养培养,还能与产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但目前美育课程体系需要完善,院校片面性将其等同于艺术教育,只会在美术、舞蹈等学科中融入,其余课程中并未将美育融入其中,且多数以选修课形式存在,缺乏了通识必修课、实践活动等课程,造成美育工作开展不足,缺乏系统性与片面性,难以实现育人目标。加之企业与社会机构也难以参与到院校美育中,致使美育课程无法与市场需求、行业结合,企业无法看到其价值,缺乏了参与兴趣。

(三)美育资源稀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专业化师资力量直接关乎美育教育的质量,但目前院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美育教师数量少,且专业水平需要提升。究其本质,培养美育教师需要时间与精力,但高职院校比较侧重对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在美育师资培训上存在不足,造成教师数量与专业能力无法提升。加之部分美育教师是由思政教师兼任或是转岗担任,缺乏对美学、艺术史、文化理论等方面的系统性学习,难以掌握美育理论与专业内涵。

(四)美育渠道单一,校企合作存在不足

美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多方主体协同,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美育工作中,存在美育渠道单一,校企美育合作不足等问题。高职在开展美育时,较为依赖课堂教学,缺乏了多元化渠道,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接受熏陶,缺乏了拓展机会,直接对学生体验产生了限制。加上学校与企业在美育合作上存在不足,缺乏合作项目,资源共享不足、教学互动有效及实践机会匮乏,难以发挥美育的作用,对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提升产生了严重制约[1]

二、基于产教融合视角高职院校美育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升美育地位

高职院校需重视美育建设工作,提升美育的重要地位。首先,明确美育育人目标。在开展美育教学中,院校要将审美素养、审美经验、审美情趣等纳入目标,与校企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确保能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与美学素养培养。同时,院校还要增强学科融合性,让美育能融入到各专业中,使学生能从中认识到美育重要性,提升其综合素养,促使其全面发展。企业在此过程中需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实践平台,使学生能直观理解到美育的意义。其次,完善美育课程设置。院校要推进国家课程要求的“四位一体”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对已有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完善,构建校企合作的美育课程体系。例如,院校开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文学素养综合课程时,需将美育融入其中,对学生创新创造、文学素养等能力培养,使其成为能工巧匠。院校还应结合专业特点,引导企业参与其中,共同研究美育课程,构建与专业有关的美育课程,以便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强化美育建设,坚持不断创新

高等教育目前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美育则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有重要作用[2]。因此,院校要对已有的美育教学进行改革,丰富已有的美育形式,组建优质师资队伍。首先,丰富美育形式。高校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探索线上线下结合、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建设优质慕课,拓宽美育的覆盖面。并且还要大力提高美育研究水平,建设校企合作的美育基地,对高职院校美育课程与专业进行研究,促使美育创新发展,完善已有的协同育人机制,让校企协同育人联盟发挥最大化作用。其次,建设优质师资队伍。教师作为美育工作开展的保障力量,要提升院校美育水平,则需制定师资培训计划,例如,院校要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结合美育学科、艺术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对教师进行培训;还要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由行业技术专家、工匠及高职教师共同组成美育队伍,为美育工作而服务,确保能不断提升教师的美育水平。

(三)创造美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美育开展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不可或缺。首先,院校需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以多元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真正体验与感受美育氛围。例如,校企共同开展美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舞台剧、艺术歌剧等,让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满足学生需求。其次,院校需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利用优秀的环境能让师生感受到美,院校可以完善校园中的文艺设施,如利用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等,让艺术作品为美育服务,丰富校园活动。最后,院校可以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工匠等走进校园。例如,邀请传承人、工匠等充当美育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美育体验与氛围,共同为学生成长助力,促使其真正感受到美育的价值所在。

(四)发挥校企合力,做好协同工作

利用校企合作模式,能让企业了解产业发展需求。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一部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行业趋势、技术创新及市场需求有一定了解,能为院校提供美育领域最新知识与技能。因此,院校需与企业构建良好合作,确保美育课程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3]。而在产教融合下能发挥校企双方最大优势,确保二者合作关系稳定,让优势资源应用于人才培养中。对此,院校需强化协同育人工作,增强美育实效。首先,完善校企美育合作育人模式。院校需推广美育与专业课程融入,融入到企业实操中,如,建立校企合作美育导师制度,邀请企业美育人才进入到院校充当学生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美育实践项目与课程,促使学生成长;邀请有关艺术家、企业家等参与到院校美育项目,开展系列的艺术讲座、艺术创作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美育了解。其次,校企增强美育实践合作。院校要与企业共同开展实践项目,例如,共同策划艺术展览、舞蹈表演活动、设计大赛等,学生则结合自身的实际技能进行参与,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学生能在参与美育实践活动中发展自己。通过采取校企合作形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美育教育,实现互利共赢,提高美育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视角下将美育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能将美育的实效性最大化发挥出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需重视美育工作,在产教融合视角下将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从而培养出更优质的学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伟,丁琪,何晓莹,等. "劳动导向、美育协同、产教融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 大众标准化,2021(21):122-124. 

[2]董雪静,吉文斌. 产教城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美育教学创新与实践——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 [J]. 艺术教育,2022(6):264-267.

[3]高军,周彦兵. 高职院校特色美育育人新架构探究[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1(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