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5

高职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路径探析

曹丽娜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221006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强调了这一体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方面。文章分析了当前评价体系的挑战,包括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的明确性、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的适应性、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管理与监督的有效性。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具体对策,如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库、优化评价方式、强化学生反馈和加强教学监督。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持续改进与优化评价体系的策略,以确保评价体系能够适应教育和社会的不断变化。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深入调查和实践,为高职护理专业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教学挑战;教学对策

引言

在当今社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护理专业这一与人们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领域中,思政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更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深入探讨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及其评价体系,对于提升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

1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概述

1.1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思政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践行护理职业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思政教学还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职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等关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3]

1.2当前高职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与挑战

目前,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往往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政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评估[4]。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护理专业的思政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如何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如何有效应对网络时代带来的信息多元化挑战,以及如何提升思政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等[5]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调查和实践,分析当前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和不足,探讨构建更加科学、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的策略和方法。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为高职护理专业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他高职专业的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6]。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高职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思政教学的核心内容与目标

思政教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高职护理专业中,思政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这要求学生在学习护理技能的同时,深刻理解护理工作的社会价值和道德要求,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服务意识[7]

2.2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高职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确保评价能够引导教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科学性原则,保证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操作性原则,确保评价易于实施和操作;全面性原则,全面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表现。在教学评价方法上,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可以通过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以数据化的形式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定性评价则可以通过观察、访谈、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8]。同时,还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以获得更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2.3高职护理专业特点与思政教学的融合

高职护理专业具有实践性强、职业导向明确等特点。在思政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将思政内容与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例如,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可以融入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思政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将思政教学与护理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9]。总之,高职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在于明确思政教学的核心内容与目标,遵循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原则和方法,将思政教学与护理专业的特点相结合,实现知识与价值观的双重培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3高职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3.1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的制定

教学目标应当与护理专业的特点相契合,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这包括了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方面的要求。护理专业的思政教学应该不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要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使其具备全面发展的素养[10]。护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学目标应明确强调这一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和责任感。考虑到护理专业的特点,评价标准应该是综合性的,既包括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包括对于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德育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评价标准需要具有一定的量化指标,以便于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11]。例如,可以通过考试成绩、实习表现、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标准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以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准确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构建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时,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才能够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其全面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3.2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的匹配

教学内容应当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护理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素养。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实践操作、病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思政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增强其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学内容应该全面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以及与护理专业相关的伦理道德、职业责任等方面内容。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的笔试、口试等方式,也包括实践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等方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12]。评价方法应该注重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政素养,例如通过实际护理操作考核、专业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思政素养的提升情况。评价方法既包括定性评价,也包括定量评价,通过定性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政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定量评价可以更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构建高职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时,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的匹配至关重要。只有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相互匹配,才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其思政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13]

3.3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价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首先需要考察其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除了理论知识,还应该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临床操作技能、病例处理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应该考察其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14]。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应该包括其德育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表现,包括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从而反映教学效果的好坏。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包括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实践操作成绩等方面,从中反映教学效果的优劣。通过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评价教学效果,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方面情况,从而反映教学效果的好坏。通过调查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来评价教学效果,了解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表现和评价,从而反映教学效果的好坏。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多个方面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教学成果和教学效果的情况。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反馈,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15]

3.4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的评估

评估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评估教师是否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性,能够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评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否与思政教育的要求相符合,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估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态度和情感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合理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16]。评估教师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否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评估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能否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评估教师是否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能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综合采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估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定期对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教学优秀的教师给予激励和表彰,对于存在问题的教师给予帮助和支持,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17]

4.高职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

构建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明确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紧密围绕这些目标展开。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包括对学生知识掌握、实践能力、思政素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样可以使评价体系更加明确、具体,为评价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4.2优化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

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评价方法也应该多样化,包括传统的笔试、口试等方式,以及实践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等方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其全面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4.3强化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价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综合考虑其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同时,还需要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学习成绩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等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通过强化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4.4提升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构建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4.5加强教学管理与监督

教学管理与监督是构建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教学管理与监督,可以确保教学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体而言,构建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优化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强化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提升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以及加强教学管理与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5.高职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

5.1挑战

(1)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的明确性:在护理专业与思政理论融合的复杂环境中,如何确立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如果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可能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2)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的适应性:设计与护理专业特征相符,且符合思政教学要求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适应性不强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能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实现教学目标。(3)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的提升:如何系统地提升教师在思政理论与护理专业知识双重背景下的教学能力。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合格的教师可能无法有效传授知识。(4)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价:开发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来准确测量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18]。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可能导致教学改进的机会丧失,教学质量难以提升。(5)教学管理与监督的有效性:确保教学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并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与监督机制来实现这一目标。监督和管理机制的缺失可能导致教学质量波动,影响教育公平和效果[19]

5.2对策

(1)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组织师资培训,聚焦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思政理论素养。教师能够更有效地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2)完善教学资源库:构建和不断更新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案例、模拟实验、互动平台等。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3)优化评价方式:根据护理专业的需求设计多元化和全过程的评价系统。通过更全面的评价体系,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4)强化学生反馈:实施学生满意度调查和学习成绩分析,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5)加强教学监督: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价和监督机制,确保教学过程的透明性和公正性。通过有效监督,提升教育质量,确保教学活动符合教学标准和教育目标[20]

5.3持续改进与优化评价体系的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护理专业的变化,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其始终与专业发展和学生需求保持一致。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成果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优化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以便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通过设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持续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和教学质量。充分听取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定期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有效性研究,以期不断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

6结论与展望

构建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优化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强化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提升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以及加强教学管理与监督,可以构建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面对诸多挑战,如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的明确性、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的适应性、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管理与监督的有效性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库、优化评价方式、强化学生反馈以及加强教学监督。同时,我们还需不断改进与优化评价体系,确保其始终与专业发展和学生需求保持一致。通过设立教师激励机制、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充分听取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以及定期进行有效性研究,我们可以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展望未来,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将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护理专业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审视和调整教学评价体系,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此外,我们还应关注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评价方法,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国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之,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和不断完善。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升教师素质、强化学生评价和管理监督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我们有信心推动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发展,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护理专业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胜男,张乳霞.高职院校外科护理学融入课程思政实践探讨——以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护理教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08):98-101.

[2]张莹莹,吴哓哓.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07):26-30.

[3]郑敏娜.“三教”视阈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J].才智,2024,(06):88-91.

[4]廖芬芳.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成才之路,2024,(04):5-8.

[5]张丽莉,马蕊,武家磊,马常兰.基于知情意行模式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陕西教育(高教),2024,(02):69-71.

[6]吴美媛,杨丽,王欧阳,杨如会.地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讨——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礼仪课程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24,46(01):121-128.

[7]海润玲,王博巧,储媛媛,薛梅.高职护理心肺复苏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改革[J].继续医学教育,2023,37(12):1-4.

[8]丁国香.“大思政课”视域下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路径——以G护理职业学院为例[J].学园,2024,17(03):10-12.

[9]魏晓,张燕,景娟.柯柯牙精神融入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12):179-181.

[10]张子婷.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23,(49):121-123.

[11]黄小环,胡玲,胡春华,杨若青,涂俊鸿.高职护理“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10):100-102.

[12]黄玉婷,陈斐,潘美娟,王斐,俞洁.“FDPE-DFE双联动协作式”提高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研究——以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22):220-222.

[13]胡宇琳.“隐性思政”教学理念在高职基础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9):140-141.

[14]王湘芸,陈慧星,朱饮源,杨夏萍.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3,(36):119-122.

[15]张洁,闫春梅,张伟,孟丽红.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课程思政的“一线双体三阶段”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师,2023,(25):111-113.

[16]马纯华,史学敏.基于标准化病人的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08):146-151.

[17]王慧,王媛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大学,2023,(23):145-148.

[18]钟俊萍,陈丽琴.基于人文关怀和课程思政的高职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6):214-216.

[19]肖亮,王凤丽,陈艳,杜培培,郭蕾.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17):24-27.

[20]危祝平,钟晓虹.“三主”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刍论——以妇产科护理学为例[J].成才之路,2023,(2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