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邱连利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参与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的护生84名,随机分为一般组和改进组,每组42名。一般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改进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带教前后考核成绩。结果:改进组在理论知识带教后的考核成绩和实践能力带教后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法;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

前言:儿童消化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患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提高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多元化教学方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采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23月至20233月期间在我院参与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的护生共计84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护生均随机分配至一般组和改进组,每组各42名。其中,一般组护生平均年龄为(22.5±1.8)岁,男性18名,女性24名;改进组护生平均年龄为(22.8±2.1)岁,男性20名,女性22名。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分布、教育背景等基线资料上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纳入标准:本研究纳入的护生需满足以下条件——(1)正在参与我院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项目;(2)具备基本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3)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以下情况的护生将被排除在外——(1)未完成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项目的;(2)因个人原因无法全程参与本研究的;(3)存在严重的学习障碍或沟通障碍,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

1.2方法

一般组采用了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核心,运用系统讲解和示范演示来传授儿童消化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护生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扮演被动学习者的角色,负责倾听讲解、观看示范,并记录重要知识点。传统教学法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模仿能力的培养,课后护生需要自行复习巩固课堂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题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1]。此种教学模式虽历经多年检验,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护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进组摒弃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授课形式,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2]。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引导护生针对具体的儿童消化疾病病例进行深入剖析,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活动则要求护生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进行护理操作和沟通交流,以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同理心;小组讨论则为护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想法的平台,促使其在讨论中深化理解、拓宽视野。教师还根据每位护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确保每位护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成长和提升。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观察两组护生在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干预后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体指标包括: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理论知识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内容涵盖儿童消化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知识点;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则采用模拟临床场景,对护生的护理操作、沟通技巧、应变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于两组护生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描述;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并运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判断两组成绩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若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 1 考核成绩比较(x±s,分)

组别

名数

理论知识带教前

理论知识带教后

实践能力带教前

实践能力带教后

一般组

42

75.82±5.13

85.76±5.45

65.79±5.76

89.52±5.48

改进组

42

76.13±5.09

94.51±5.24

66.12±5.58

94.63±2.67

t值

-

0.278

7.5

0.267

5.433

P值

-

0.782

0

0.79

0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护生在理论知识带教前和实践能力带教前的考核成绩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带教后,改进组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理论知识带教后的平均成绩为

94.51±5.24分,相较于一般组的85.76±5.45分有了明显提升;改进组实践能力带教后的平均成绩也达到了94.63±2.67分,显著高于一般组的89.52±5.48分。

3讨论

简而言之,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在于采用综合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富有互动性和参与感的教学手段,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于它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向传递模式,而是将课堂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鼓励探究与合作的交互式学习环境[3]。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护生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和实践者,其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自然得到了显著提升。多元化教学方法高度重视护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教学的重心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采用引导护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鼓励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帮助护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儿童消化疾病的相关知识,还显著提升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4]以使护生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有效应对各种复杂情境、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优势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儿童消化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多元化教学方法则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灵活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例如,采用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儿童消化疾病的典型病例和临床表现,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采用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进行护理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训练,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围绕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拓展其思维广度和深度。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儿童消化疾病护理教学中的优势还体现在其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往往局限于课本和教师的讲解,而多元化教学方法则能够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教学体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邀请临床医生或护士进行讲座或示范操作,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贴近临床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张颜,李曾艳,常潇匀等. 混合式教学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整合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 (02): 54-55+71.

[2]邬丹丹,李琳,庞晓旭. 翻转课堂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 14 (06): 17-20.

[3]林巧娜. 精细护理路径在消化内镜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J]. 医疗装备, 2021, 34 (02): 155-156.

[4]赵娟. 消化科疾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作用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 7 (08): 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