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1
/ 2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策略分析

刘 冰

通辽职业学院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当前高职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同,尤其在思想观念方面,由于自我意识强,很难接受其他人的思想,也很难接受音乐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此以往,会给音乐学院大学生今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及其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思政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通过其旋律、节奏、歌词等要素,能够反映出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职业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角度来看,对音乐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课程思政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与课程思政结合的现状分析 

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一直存在一个普遍问题,首先是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通常仅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作为课程的授课重点,教学目标中过多地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学生在此过程中价值观以及情感上得到的启发。其次,教学评价中通常以过程、方法、技能、知识作为考察科目的依据,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文化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状态。 

二、高职音乐教育中思政元素的融合策略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音乐教育课程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够与课程思政建设相互融合。如,在学习《长征组歌》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活动,并让学生通过“我与红军”的主题班会活动来加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此外,在该主题班会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对长征精神进行探讨和总结。通过该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长征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其对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还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通过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以及其对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还能够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音乐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中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而设计出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思政教学内容。如,在进行《中国革命之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歌曲《东方红》作为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革命历史,同时将其中的内容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东方红》这首歌曲所蕴含的爱国情怀,还要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外,在对《国歌》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我国国歌的发展史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并将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我国的文化自信。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比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如,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对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进行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法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合作学习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音乐比赛活动,通过比赛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

4.设计多元的考核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从考核方式上来看,除了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外,教师还应通过设置开放性的作业、随堂测验、课堂讨论等环节,帮助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并能够将课程思政元素与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考核内容设计为综合性内容,如对学生参与音乐知识学习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对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对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对学生参加课程思政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等。

5.强化课外艺术实践活动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大众性的艺术教育形式,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协同合作、集体荣誉感等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艺术活动。校园艺术活动的开展是音乐教学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形式,教师要深入挖掘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使实践活动具备丰富的内涵,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而受到思政教育。其次,教师要巧妙设计课外音乐作业。作业在思政教育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音乐教师需要巧妙地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作业的形式有很多种,有背歌词、试唱等方式,还有互动式的作业。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优秀的音乐节目,延展思政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当下社会音乐作品层出不穷,音乐节目也不断推陈出新,如关注度较高的有“中国好声音”、“经典咏流传”等。有人比较喜欢的是“经典咏流传”,因为这个音乐节目介绍了很多由我国古典诗词改编的经典作品。在观看这个节目时,学生能将经典作品与流行音乐结合,开展多元的音乐体验,并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提升个人鉴赏与品味能力。

6.树立音乐与思政多元整合理念 

在推进音乐与思政多元整合时,应当提高思想认知,明确“三全育人”理念。思政教育与音乐的协同,体现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两者共同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思想观念及道德品格。教师在音乐课堂中,不仅需要讲授专业音乐知识,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价值观,将品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为学生不失时机地宣讲和宣传思想理论。音乐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场所,也是宣传思想文化的主阵地,教师应当明确认识到音乐课堂政治特性,了解自身历史使命,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思想政治的工作论述。课堂中尊重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政教育规律等,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思政教育方法,以免采取填鸭式教学影响学生对思政的观感,保证音乐与思政贯彻于整体课堂中,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完善思政教育模式,从而多方面出发将思政教育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并通过挖掘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结合职业院校音乐教育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课程思政设计。例如可以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使其能够在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音乐课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可供挖掘的思政元素种类丰富,具有开展思政教育的条件和资源,教师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文章探究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与课程思政结合的现状,指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多元的考核方式、强化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树立音乐与思政多元整合理念,使音乐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音乐课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夏小雪.高职院校音乐课思政教育路径探究[J].教师,2023(14):69-71.

[2]陈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探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2):6-9,14.

[3]刘矫.将音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挑战与创新路径[J].畅谈,2021(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