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资金这块“奶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谁动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资金这块“奶酪”?

华娜

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民生工作一头连着宏观大局,一头连着万家灯火,民生工作无小事、民生问题无易事。就业优先政策既关系经济转型升级,也关系民生福祉。

    一、政策先行,下好先手棋

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新时期我国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2018年底,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意见》(人社部发〔2018〕66号),在全国30个省市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国办发〔2019〕24号)明确三年培训100万新型学徒。2021年6月,人社部联合财政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39号),要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要手段,面向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进一步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二、以数制导,目标浮现

主要介绍如何通过大数据在海量培训数据中锁定发现问题疑点。

(一)审前数据采集、整理思路

审计组通过前期调研、座谈等方式,围绕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提前向财政厅、人社厅、教育厅、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场监督管理、民政厅、卫健委、残疾人联合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采集了相关业务数据、外部数据和财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对部分字段进行汉化等,力求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发现企业新型学徒制移送线索。

(二)审中数据分析、指导实践

1.聚类分析

审计组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机构班期信息表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发现,某市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机构共有11家,其中C、B培训机构占总班期的比重达到72.82%,分别占39.81%和33.01%(见图1)。根据分布情况,审计组将关注点放在了以上两家培训机构培训的班期、师资、培训工种、人员培训信息和与其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企业。

                 

图1   培训学校占比情况

2.关联分析

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以上两家培训机构的开班信息以及培训数据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除向不符合条件人员领取培训补贴等常规性比对分析以外,结合相关政策、年龄特点,我们将某市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表与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待遇支付数据进行关联比对发现,与B培训机构合作的A公司有1名退休人员参加了2021年9月某市B培训学校2021年第1期钳工培训班。

之后,我们又对A公司152名参加培训人员的年龄进行比对分析发现,152名员工参加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涉及车工、磨工、铣工、钳工四个工种,其中50岁以上员工有64名,占总培训人数的42%。

接着,我们在工商登记数据中查到A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结合企查查平台初步掌握了A公司的法人及经营范围、规模,培训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再从医疗保险参保数据中导出A公司全体人员参保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现,一是A公司主业与培训工种不符。从网上查到,该企业成立于2016年3月15日,从事肉、禽、蛋、奶及水产品批发,这与该公司本次培训工种不符。二是A公司培训人数占公司参保人数比重过大。公司正常参加医保人数248人,培训人数152人占总人数的比重为61.29%。

综上所述,审计组经过进一步研究分析,认为A公司存在以下四点不符合常理的情况,需进一步核实。

三、延伸突破,谜团待解

通过延伸企业和培训机构,发现企业和培训机构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的违规行为。

(一)延伸企业,投石问路,找线索

2022年10月起,由于疫情全面爆发,项目只能暂时停止,等到12月初疫情全面放开后,审计组召集人员进行了现场延伸。由于延伸的企业采取疫情管控措施,无法进行现场审计,审计组采取了送审的方式,调取了A公司的申报、验收、视频以及用人单位员工工作档案等资料。

1.前期铺垫,翻阅资料,寻路径

收到企业资料后,审计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审计。

(1)企业和培训机构协议方面,审计通过查阅A公司企业新型学徒制申报材料中的《企校合作协议》,了解到该公司和B培训机构于2021年5月10日就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签订了3年期协议(2021年5月10日至2024年5月9日),协议约定A公司依据财政拨付的实际补贴金额向B培训机构支付其40%的培训费用。

(2)申报和验收资料方面,审计通过查阅A公司企业新型学徒制申报材料以及《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验收报告》,了解到该公司申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人数152人,合格人数134人,存在18人因不合格、退休或解除合同等原因退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情况。

  (3)转岗工种方面,审计组按照新录用、转岗和退出3类情况随机抽取30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学员人事档案(只有劳动合同书),通过A公司企业新型学徒制申报材料中的《劳动合同书》复印件与A公司提供的《劳动合同书》原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2名(赵某和孙某某)转岗人员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岗位工种不相同,至此终于有所发现。

(4)学徒导师资格证书方面,通过技能人才评价证书全国联网系统(http://zscx.osta.org.cn/)审计组对20名学徒导师职业资格证书真实性进行了审查,发现有1名(苗某某)导师资格证书在系统中无法查到。

2.转变思路,研究分析,求突破

由于在审计中遇到了瓶颈,审计组整理了手头的资料和思路,及时召开了碰头会,开始头脑风暴,共同商讨下一步审计思路和突破点。

(1)从工资表入手,发现可疑点。从A公司提供的工资表中人员类别及计件工资角度分析发现,工人类别按月领取计件工资、管理类人员计件工资为零的特点。审计将企业申报材料中《劳动合同书》所体现的岗位(均为各类工人,即磨工、车工、铣工、钳工)与工资表中人员类别及计件工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12名计件工资为零的管理岗学徒疑似通过虚报劳务合同,冒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需要再从通讯录核实其真实身份。

(2)从通讯录入手,寻找突破点。通过A公司通讯录中所属部门、岗位字段与《企业新型学徒培训人员信息表》中的工种、班期字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43名学徒在通讯录中的岗位(工种)和企业新型学徒申报岗位(工种)不符,疑似通过虚报申报材料冒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

(二)延伸培训机构,一探虚实,辨真伪

通过实地延伸,审计组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1.劳动合同涂改,造假的嫌疑很大。在调取线上培训数据资料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办公室桌面放置了大量纸质版涉及不同企业人员的劳动合同书。审计组翻阅了其中一两份合同,发现在合同第二条岗位事项中有修正液涂改的痕迹,保密事项有重新裁剪粘贴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印证了了我们前期认定的申报材料造假的猜想。

2.挂牌四家单位,以人工智能为主业。B培训机构挂有a有限公司、b人才培养基地、c职业培训学校、d招生办公室等四个牌子,业务范围主要有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这与A公司培训的工种即铣工、车工、钳工、磨工联系不大。

3.无培训场地,统一线上培训。通过《商贸学校云课堂》app进入相关录播课程进行线上培训,成本较低,且签到只是钉钉打卡,只要完成培训就行,对培训效果不做监督,值得注意的是,线上培训部分开始时间是2021年8月27日,而A公司新型学徒制培训开班时间是2021年9月,通过与申报人员名单比对,发现部分参加线上培训学员不是新型学徒制培训学员,部分培训合格人员未参加线上培训,审计组对培训真实性产生疑虑。

4.老师的资质存疑。经了解,B培训机构现有参保老师3名,在职老师7名,老师专业分别为幼教、学前教育、计算机和工商管理,且入职时间集中在2022年,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流动频繁。

四、拨开云雾,终见月明

通过整理B培训机构银行流水以及财务资料发现:

(一)主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获利较高。B培训机构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业务是与企业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经审计,2021至2022年,B培训机构共收到13家企业拨付的新型学徒制培训财政补贴款100多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8%。审计组从学校收到的补贴金额入手,结合企业应收到的培训补贴总额,推算出13家企业向B培训机构拨付的培训费占总培训补贴的比重分别在40%-70%之间。
(二)变相列支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意图待查。审计人员在翻看B培训机构财务资料时发现,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16日,B培训机构总收入100多万元,经测算,招生奖励、服务咨询、津贴类支出占B培训机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收入的48.98%,引起了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审计人员进一步分析了支出的构成情况,发现有55人领取了B培训机构招生奖励、津贴、讲课费。其中C公司涉及30名职工,仅房某1人就领取了招生奖励、津贴共计10万元,占B培训机构以上支出的15.53%。
(三)针对资金来源当事人说法不同,揭开面纱。针对以上招生奖励、服务咨询、津贴类支出的疑点线索,审计组商讨的结果是约谈当事人寻求突破,邀请有经验的审计人员与B培训机构负责人赵某某和C公司房某进行谈话,经过进一步座谈了解,双方对于支付给房某10万元奖励费各执一词,赵某某说是业务提成,而且私交关系好多给点,房某说是借款,且时间前后逻辑不对。房某所说与赵某某所说的矛盾点正好印证审计组所预想。
    自此,企业联合培训机构通过编造虚假资料,骗取补贴资金的真相凸显,这场内外勾结、虚假培训终究在审计人的法眼下现出了原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