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学跨学科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学跨学科教学实践-

赵新培

科右前旗俄体中学137716

摘要:新课改推行以来,要求广大教师将教学活动的重心落实于切实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之上。因此,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建立联系思维,促进全面发展的跨学科教学活动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活动发展的重要趋势。跨学科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洞察力、创造思维以及逻辑思维,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生物成绩,也对学生全面的认识了解整个世界产生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初中生物开展跨学科教学的积极意义,提出初中生物教学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跨学科教学

引言:生物学作为一门以自然界生命以及生命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生命的本质,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新时代人类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高精尖领域的科学知识实现跨学科的交叉,如生物与化学、生物与地理等。科研领域和社会实际应用都急需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初中生物开展跨学科教学的积极意义

首先,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现代化社会,对于学生不同领域知识储备的需求越来越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综合需求,打破传统教学中单一学科的限制,促进其全面发展。

其次,初中生物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联系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当主动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生物学科知识,理解世界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特别是生命现象,不可避免受到各种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如鸟类为了飞行而特化身体结构等。当学生以联系的视角看待世界,自然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最后,初中生物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够提升整体教学效率。新课标背景下,对于教学效率的要求也日渐提升。教师应当切实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对应的生物知识内容,融合其他学科教学,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联系起自己生物课接触过的内容,从而提升初中阶段的整体教学效率。当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时,也会主动联系自身学习了解的其他学科内容,促进生物学习效率切实提升[1]

二、初中生物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合化学知识

当下的初中课程体系设计安排中,一部分初中生可能需要到八年级、九年级才正式开始接触学习化学知识。但生命现象最早起源于化学现象,学生学习掌握生物知识也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触学习各种化学知识。特别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知识内容设计中,学生需要一些化学知识储备。如若教师教学实践中,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生物知识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对未来深入学习化学知识也造成一定障碍。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合化学开展教学,不仅是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也是学生全面学习发展的实际需求[2]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为例: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了解化学知识“有机物与无机物”。教师先将化学学科领域对于物质的分类、有机物以及无机物的定义进行简单的介绍、细致的分类,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有机物质作为生命诞生基础的重要性。再尝试与学生共同分析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机或无机分类。如人体必需的氯化钠(盐)、铁、锌、钙等都是无机营养元素。而蛋白质、脂肪等都属于有机元素。当了解人体必需营养元素的不同分类之后,学生对于从哪些食物中可以获得相应的营养元素,自然也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地理知识

生物学科的研究内容,并不单纯指向生命本身,也包括生命现象,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然也囊括其中。地理学科研究范围极为广泛,地理环境与生命之间相互作用自然也是地理学科的研究重点之一。基于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点,教师可以充分拓展二者之间的联系,完成初中生物中的跨学科教学。当学生能够从生物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待地理知识时,往往能够理解许多独特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环境影响生物的角度看待生物,又能对生物千奇百怪的形态和环境适应性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3]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种子植物的知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种子植物更加适应干燥气候、寒冷温度的特征。并为学生介绍地理知识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要特征,当学生理解地理气候后,结合生物学知识的视角,可以立即联想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地带以草原为主。草原的地形地貌,也对当地的其他生物产生各种影响,形成独特的草原生态系统。通过类似的方式,完成生物学科与地理学科的融合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初中生物融合物理教学

物理和生物同属于自然科学门类,初中阶段,物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内容,与同一阶段的生物学习关联性较弱。基于此,教师应当积极发掘生物学与物理学之间的联系,避免教学进度的不同影响到初中生物教学中物理知识的渗透与融入。教师提前介入与深入分析,能够为学生后续阶段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生物的不同形态,其实都符合一定的物理力学,教师可以从此因素出发,完成初中生物与物理的融合教学。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有关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知识内容为例:生物呼吸器官的演化、身体形态的变化,都符合物理原理。如鱼类需要在水中快速游走摆动,因此形成流线型的身体形态。腮作为呼吸器官,也能使血液与环境中的水进行相应的气体交换。而两栖动物有一定的陆生需求,自然逐渐形成在陆地行走攀爬的四肢,但又未能完全脱离水域,因此两栖动物四肢比较短小,能够在水中快速合拢,保持基本的流线型身体。而爬行动物基本脱离水生生活,四肢粗壮有力,且形成适应气压下呼吸的肺器官。此外,两栖动物的视觉器官在水里和陆地上也往往有所变化,与物理学中光在不同介质传播效果不同有关。一部分两栖动物甚至可以准确判断水中光线的折射,从而捕食相应的小型生物。

(四)初中生物教学融入语文知识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通过语言文字抒发思想情感。从表面上看似乎与生物学的关联并不强烈。但事实上,自然界五彩缤纷的生命和生命现象,早已成为无数文人骚客笔下言情托志的意象。将生物学知识与语文学科相融合,不仅能够消除科学理论学习的枯燥感和乏味感,也能使学生在看待各类生命现象时形成对应的人文情感。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物中的各种现象,与学生共同背诵的语文语句,体会生物与语文的独特美感,建立良好的情感体验。

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体现草原生态系统强韧的恢复力,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能够体现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及各种有机物质的内在循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植物独特的向光性。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开展跨学科教学,是基于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的全新教学模式。既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师本人专业教学素养的发展。教师如果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融会贯通,将生物学科作为认知世界知识结构的串联,必然能够有效督促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双全.初中生物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与实施路径[J].学周刊,2024,(12):145-147.

[2]孟杨.跨学科视域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路径[J].亚太教育,2024,(05):161-163.

[3]陈明.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智力,2024,(03):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