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下英汉习语翻译的认知阐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概念整合理论下英汉习语翻译的认知阐释

李沁雯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重庆 401331)

摘要:英汉习语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习语翻译是否符合实际,能否充分传达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际。因此,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本质上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认知方法,对源语言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侧重点不同。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混合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翻译过程中概念混合的三种模式,对理解翻译过程的认知属性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习语翻译;归化和异化

引言:随着国家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国,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进行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任。习语作为一种文化的负载词,是语言浓缩之后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不同国家和民族语言表征的精髓,因此习语翻译和传播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也同样体现在习语中,为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避免因为习语翻译不当造成的误解,习语翻译也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翻译习语时,主要采用了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笔者将“习语翻译”“归化”“异化”作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核心期刊检索,发现裘姬新(2002)对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异化和归化是互为补充的,翻译时应依据不同情况作灵活处理;黄晓林(2009)在研究英汉习语的两种基本方法——归化和异化时,发现习语翻译的关键在于能否对其所带有的文化特色作出恰当的处理;胡静和闫世晓(2011)认为在众多翻译策略中,异化和归化是习语翻译中最具代表性的;邢嘉锋和行玉华(2013)建议在习语翻译中应合理运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邱能生和邱晓琴(2019)在研究中强调,在翻译诸如习语这类富含文化意义的语言表达时,应侧重异化译法的使用,但同时也指出异化和归化译法的选择机制应当是一种动态机制,应随着相应的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因此,本文尝试用概念整合理论对习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进行解读,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习语的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探求英汉习语翻译得以实现的思维过程,有效提高英汉习语翻译的准确性。

1 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界备受关注的理论,它又被称为概念合成理论,是Fauconnier和Turner在概念隐喻理论(Lakoff&Johnson,1980)对隐喻现象解释不足的基础上产生, 在心理空间(Mental Spac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心理空间被Fauconnier定义为“人们思维、交谈时为局部理解或行为目的而构建的小的概念组合。心理空间在工作记忆模块中运行,但也可以通过激活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结构而构建。”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思考和交谈时,受到语法、语境和文化的制约,说话人为了达到局部理解和行为目的而构建的如愿望、时间、信念、可能性、位置或现实等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

2 归化和异化

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韦努蒂(1994:20)认为归化就是尽量减弱原文的异域情调,中心是目标语与目标读者,基于目标语的文化价值进行转换;而异化的中心则是源语,译文被打上原文的风格烙印,保留原文行文以及文化意境特点。

异化即异于目标语,所谓“异化”,是指译入语屈从于源语的现象。它提倡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源语的文化内涵,并使目的语文化更加丰富,并使目标语的语言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王伟,2013)。异化翻译 要求译者“尽量不打扰作者,让读者靠近作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尽可能保留源语言的基本形式,其原本的文化特色也要尽量不加变动地传递给目标读者(刘艳丽等,2002:23), 让目标语读者更贴近原作者,感受源语言的异域文化风情。由于这种译法不考虑原文中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情况,所以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对于一些特定题材的作品而言,还要考虑其文学价值以及社会功能等因素。

反之,归化即归于目标语,所谓“归化”就是在译文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 格,尽量减少译文与源语的差异。译者不仅要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习惯表达,还要使源语的文化特色与目标语文化元素相契合,实现源语和译文之间的“文化对等”,要让目标语读者不会因文化的差异而阅读受阻(谭华等,2016:83)。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译入语读者靠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把注意力放在译语读者身上,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译语来传达原文的信息 (赵光婷等,2017)。为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且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译者采取了替换法 、释义法和意译法,以便最大程度上传达源文本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3

案例分析

3.1 bear/turn swords into ploughshares 铸剑为犁

当我们把例(1)中的英语成语翻译成汉语时,我们直接把 “sword”翻译成“剑”,把 “ploughshares”翻译成 “犁”。这是因为源语言空间和目标语言空间同属一个认知域,无论是英语习语还是翻译后的汉语文本,“剑”元素都属于战争认知域,而“犁 ”元素则属于和平认知域。鉴于人们在认识事物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以及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一致的,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将源概念“sword”直接翻译成其对应的目标概念“剑”,将源概念“ploughshares”翻译成其对应的目标概念 “犁”,这样该成语在源语和译语中都是一致的。

3.2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这个例子中,一方面,原文和译文都是在平行结构中实现的,原文空间的元素被投射到译文空间中,形式和概念的互惠程度更高: propose - 谋事;dispose - 成事; 另一方面,“天”的概念来自译者空间。“天”作为人类美德、文学和礼仪的自然源泉以及伦理赏罚的原则,是一个具有深厚负载力的中国文化概念,“天”被投射到翻译空间中,而不是源语言空间中的上帝(God),通过对两类元素的组合和完善,产生了包含层创结构(新元素)的目标文本。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概念整合理论下成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分析,发现英汉成语翻译实质上是一个从源成语到目标成语动态映射的认知加工过程,翻译的最终结果仍然取决于译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可以用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翻译过程中的认知过程,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Routledge, 2017.

[2]Fauconnier G, Turner M.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 Cognitive science, 1998, 22(2): 133-187.

[3]Fauconnier G, Turner M.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 Basic books, 2008.

[4]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5]胡静,闫世晓.归化和异化在习语翻译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2):2.

[6]黄晓林.英汉习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4.

[7]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 2002(6):20-24.

[8]邱晓琴,邱能生.文化差异背景下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处理探微[J].上海翻译, 2019(1):7.

[9]裘姬新.论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J].语言与翻译, 2002(2):5.

作者简介:李沁雯(2000.04-);女:汉族;重庆人;硕士在读;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理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