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优化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关于幼儿园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优化策略探析

彭华

岳阳市岳化二小  414014

摘要: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相比,对幼儿在习惯养成、专注程度、主动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科学实施幼小衔接,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步适应小学在各方面的要求。从家长以及社会的期望来看,科学实施幼小衔接也是回应社会关切,缓解教育内卷问题的有效举措。文章就幼儿园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优化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幼小衔接; 问题;策略;方法;

当前,家长对幼儿教育高度关注,尤其是年轻父母对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度衔接十分重视,也催生了一些所谓的“幼小衔接辅导班”。这些都过早地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为后期厌学埋下了种子。因而幼儿园和小学科学实施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子女成才观,让家长不再过度焦虑,也让学习成长回归自然。

一、幼小衔接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一)过渡衔接问题比较严重

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开展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向幼儿教授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出现了幼儿园和家长教授幼儿拼音、生字、计算的做法。尤其是让幼儿写字,甚至布置家庭作业,形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这些现象在一些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更为常见。

(二)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合力还未完全形成

幼儿园普遍对幼小衔接比较重视,很多幼儿园从小班就开始关注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的过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教育。但是小学在这方面的工作比较欠缺,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的工作安排部署也不够全面科学系统,两者在工作的精细程度、科学化、针对性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三)幼小衔接的科学方法不够普及

从教育部门来看,幼小衔接方面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操作培训体系,对教师如何科学实施幼小衔接缺乏全面的培训。从幼儿园、小学来看,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情况更多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素质、理解重视程度。由于教师个体素质存在差异,致使衔接工作推进的效果差距较大。

  二、科学实施幼小衔接的方法及策略

(一)关注幼儿习惯培养,为小学学习打好习惯基础。

在幼儿园的保教活动中,要将幼儿良好习惯培养放在首位。一是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在幼儿园大班的课堂上,教师要特意安排10-20分钟的时间,让幼儿集中精力听故事、听儿歌、读绘本、做绘画,能够安静地坐下来,集中一段时间做完一件事情。刚开始时,时间要求短一点,可以先从5分钟起步,最后能达到20分钟。这样,幼儿到小学后,就能适应小学40分钟的课堂了。二是培养良好的参与习惯。参与意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需要。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对于课堂上教师安排的每一项活动、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让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还要特别培养幼儿大胆表达的习惯,让幼儿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同时,学会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三是培养良好的秩序习惯。良好的秩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在幼儿园的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幼儿遵守课堂纪律、维护班级秩序,坐得住、不乱说话、不乱动。这样幼儿到了小学后,就具有了良好的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二)关注幼儿心理变化,为小学教育打好情感基础。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小学学习的需要,幼儿的自主意识、交往意识、合作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而培养这几方面的能力应该成为幼小衔接又一关注的重点。一是要培养幼儿勇敢的心理品质。一些幼儿胆子比较小、不愿说话、不愿交往。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教师就要注重鼓励幼儿,为幼儿创设表现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胆量。二是要培养幼儿自信的心理品质。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保教活动,为每一名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对幼儿的进步和成长进行表扬,让幼儿在赞扬声中找到自信,从而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三是培养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幼小衔接中,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幼儿的心理特点,创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进步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 关注幼儿任务意识培养,为小学教育打好任务基础。

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的幼儿相比,其任务意识不强。例如,对于教师布置的手工制作任务,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很快就能完成,但是动手能力差、行动迟缓的幼儿完成比较慢,课堂上还没有完成。课后,教师也不予以督促和要求,长此以往幼儿就觉得老师布置的任务完不成也无所谓。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大班的教学中,要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四)注重幼儿思维启蒙,为幼儿适应学科教学奠定基础。

科学研究表明:7周岁以前,是幼儿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到7周岁,幼儿的大脑发育已经接近成人;同时,7周岁以前也是幼儿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抓好幼儿智力开发和思维启蒙,对幼儿的学科教学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具体的幼小衔接中,一方面,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智力游戏,例如“走迷宫”“找不同”等,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善于比较的思维品质,开发幼儿的智力。另一方面,创设时间,为幼儿提供精彩的绘本书籍,让幼儿进行阅读,读完后进行讲解,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五)关注幼儿入学适应期,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

一是创设快乐轻松的班级氛围。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要精心布置好教室,在开学的第一个月中每天都安排比较轻松快乐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小学生活的乐趣,从而充满上学的期待和向往。二是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情绪变化。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幼儿可能不适应,个别幼儿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不愿上学。这时候,教师就要多和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对这些幼儿采取个别照顾措施,轻松化解其心理负担,消除其心理障碍,让其愿意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当中。三是安排一个月左右的衔接过渡期。从课程、时间、活动等方面留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幼儿从容过渡,积极适应。

总之,幼小衔接事关幼儿的长远发展,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在具体工作中,只有各个方面找准着力重点,选准突破方向,科学实施,精准发力,才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适应小学教育,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EB/0L].(2021-04-0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4/09/content.5598686.htm.

[2] 苏婧.幼小科学衔接,为幼儿打下好基础[N].北京:光明日报,2022-05-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