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创新研究

赵凯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 300162

摘要:在“互联网+”的全新环境中,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日益渗透进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度影响着学习与工作方式的革新,从而为计算机科学教育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中等职业学校(中职)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面临着独特的挑战,诸如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足以及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空间有限等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亟需顺应时代潮流,以专业特色为导向,探索创新教学策略,推动计算机教学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创新

1“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1.1及时性

在"互联网+"的新纪元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时效性核心体现在其实践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动态响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新颖的知识和资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学生们的学习紧密相连。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内容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紧跟技术的步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考量当前的技术前沿,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需求,有策略地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这样能确保学生能实时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从而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提升他们对社会和岗位环境的适应能力。

1.2多样性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环境中,教育者应积极创新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并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理论传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的学习扩展,如通过动画设计或数据建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魅力。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我们鼓励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构建一个开放的跨学科教学平台,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还能丰富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道路铺设更多元和广阔的机遇。

1.3开放性

在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中,开放性的体现不仅局限于网络层面,更是技术内涵的深度拓展。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教学特性,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核心维度:一是教学内容的革新,二是教学策略的灵活性。首先,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教师超越传统教材的框架,鼓励学生超越书本,接受更为广阔的信息视野。这包括引导他们从教材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主动寻求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即时性。其次,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强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潜力设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引领学生亲身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激发创新思维,甚至推动教学过程的自我迭代。这样的互动式学习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激发了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内在热情和探索欲望,形成一个动态、活跃的学习环境。

2“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创新研究

2.1创新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目标转向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架构。计算机专业的特性,如实践性强和概念抽象,要求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在基础教学阶段,尽管学生会接触到丰富的实践案例,但传统教学往往过于侧重理论,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兴趣减退。此外,学生的技能水平差异明显,如果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加剧学生成绩的分化,甚至产生抵触学习的情绪。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实施信息化教学前,应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前期能力评估,了解每个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基于这些数据,教师可以进行精细分组,采用科学的分类和分层教学法,针对每个学生的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从而增强整体的学习效果。同时,引入走班制教学模式也是可行的选择,将同级别、基础相近且认知水平相当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为他们定制不同难度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提升教学效率。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从基础计算机知识开始引导,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直接进入专业实践环节,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缩小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2创建资源平台

在过去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尽管这些方法可能降低了学习难度,但它们往往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技能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严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强大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原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力量,依托于“互联网+”的理念,整合多元化的数字化教学手段。通过构建共享的网络资源库,教师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供丰富且相关的专业资料,强化课程与实际行业的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置于主导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和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扩展资料,并通过互动交流,激发学生之间的知识分享,真正挖掘网络资源的教育潜力,从而提升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

2.3创建互动模式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环境中,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者能够巧妙地运用在线平台,驱动学生们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多元化互动。他们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以就业为主题的创新竞赛、深度的知识探讨和经验分享,从而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框架,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种跨班级的互动竞争,有助于学生们广泛积累技术经验和网络素养,进一步提升他们在行业就业中的实用技能。同时,这些实践活动也锻炼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理技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此外,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作为桥梁,增强了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打破了原有的教学边界,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他们可以与其他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合作,共同策划和执行跨校的实践活动,这样在不同教育背景的交流碰撞中,加深了学生们对专业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教师还能够利用在线资源,引入知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视频,引导学生接触多元化的技能训练和丰富的网络知识,从而强化他们的专业基础,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总的来说,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策略灵活且富有成效,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论

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对中职计算机教育进行深度创新改革具有深刻的实践价值。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中职计算机教学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即时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这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舞台,能更有效地引导和辅助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应当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互联网+"的发展脉络,将数字化元素融入计算机教学,包括革新教学策略、升级教学平台、优化互动机制以及探索新颖的知识传授方式。

参考文献:

[1]黄志宏.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0,(12):118.

[2]马兴.“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创新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09):131-132.

[3]栾信诚.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学探讨[J].职业,2020,(23):74-75.

[4]张峰.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02):244-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