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效能发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3

成都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效能发挥研究

叶晓芳

(郫都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四川省成都市  611730)

摘要:地方红色资源见证了地方党组织和党员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流血流汗,作出卓越贡献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具有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的特性,是各地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成都红色资源丰富,深入研究影响成都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效能发挥的原因,提出提升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效能的对策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课题通过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成都党史研究室、地志办、党校、高校、红色教育基地等单位调研发现,成都红色资源资政育人工作现存在协同发展不够,“合力”不大;宣教创新不够,“活力”不足;队伍建设不够,“动力”不强;资政作用不够,“效力”不深等问题。结合成都实际提出:坚持协同发展,为红色资源资政育人“聚合力”;加强队伍建设,为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添动力”;创新宣教形式,为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激活力”;加强深度研究,为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提效力”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成都;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效能发挥

2023年10月27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1]这为各地深入挖掘利用传承地方红色资源,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成都市红色资源资政育人的情况

(一)成都市红色资源概况

2022年由成都市委党校与四川日报社“川观智库”协同成都市20个区(市)县党校对成都市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普查,形成的专项课题《成都建设红色资源重要标识地研究课题成果》按照红色遗址、红色文物、红色资源村镇和街区及建筑、烈士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抗震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遗址群七大类别详细梳理了各区(市)县的红色资源基本情况。

条目图_Sheet1
             数据来源:《成都建设红色资源重要标识地研究课题成果》

2023年,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精选全市23个区(市)县100个红色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编写了《成都“芙蓉联线”红色点位图文集》囊括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迹等。

(二)成都市红色资源资政育人现状

1.成都市红色资源资政效能发挥情况

党史部门通过征集、整理地方党史资料,编写和出版地方党史基本著作,为总结执政经验,探索执政规律打下坚实基础。查询成都党史网,可以看到有《中国共产党成都历史(1923—1949)》《中国共产党成都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成都历史大事记》等展示成都党史的书籍和《十二桥惨案》《“三新”突破年:区(市)县书记访谈录》《时代先锋》等成都党史的影像视频。2023年成都史志系统出版了《成都微记录》《成都市直部门大事记》《时间的烟火:1995-2005成都城市影像记忆》等书籍。

党史部门和党校、高校等开展各类党史资政专题研究,为各级党委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成都市地方志办通报表扬全市地方志系统先进单位》(成地志办函〔2024〕3号)显示,成都市地方志系统2023年共对18个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资政报告32篇,其中8篇被党委政府决策采纳。

2.成都市红色资源育人效能发挥情况

中共中央印发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好革命文物,精心设计展览陈列、红色旅游线路、学习体验线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2]当前成都各区县积极结合辖区内红色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红色资源教学基地,以期满足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大中小学生研学及群众参观学习的需要。

部分区(市)县党校向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社科院、成都市委党校等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专家借智借力,利用区(市)县丰富的红色资源,探索开发特色本土精品教材。大中小学依托地方红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如郫都区新民场中学开发教材《星火吉祥寺》《别样吉祥爱我家国》,对学校师生进行地方红色资源爱国教育。

各区(市)县党校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结合党性教育需求,围绕当地实际,开发红色资源相关课程。如郫都一中积极探索地方红色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开发出《我随红军闹革命》《盼红军》《那年红军来横山》等音乐课程。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围绕“红色课程建设”,联合学校德育处,打造“一体两翼,双线并行”、“全学科参与、多元立体”的特色红色课程。

     红色资源教学基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文明实践研学功能。“蓉城先锋·党员e家”“蓉城先锋微信公众号”以及大中小学教育资源平台推动红色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多渠道开展红色教育。拍摄影视作品《芙蓉花儿红》;表演川剧《龙兴彭声》、表演舞台剧《追寻温江星火》等。

不断加强专职教师培养。各区(市)县党校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培养。扩充兼职教师队伍,依托成都市高校富集的资源优势,遴选政治理论类专家学者以及政治理论能力强的各部门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先进代表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起各区(市)县的专兼职师资库。                                                                                                                                                                                                                                                                                                                                                                  

二、成都红色资源资政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保护利用不够,“影响力”不强。

    开发保护力度不强。目前成都市大部分区县的红色资源开发主要是依托基地和点位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将红色资源与文旅相联合、与市场思维相结合的发展不够。依托成都红色资源开发的课程及教材不多,红色资源衍生产品开发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二)协同发展不够,“合力”不大。

    区(市)县联动不足。区(市)县之间协同发展打造开发红色资源的合力弱,尚未形成“一盘棋”的整体发展格局。部分革命时期红色资源较少的区(市)县对辖区内存在的革命时期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不足,存在“小散弱”现象。部门协同不足,不少区(市)县的红色资源存在管理隶属各异的情况管理力度不一,有的缺少强有力的财政保障,红色资源的开发、打造、宣传、保护不到位。

(三)宣教创新不够,“活力”不足。

宣教效果影响不深。红色资源教育基地所展示的内容是成都具体的某个时期的党史事件或名人事迹,受众所接受的地方红色资源教育是片段式的,连贯性、系统性、完整性不足,对成都的地方党史认识不全面。大部分区(市)县红色资源基地和点位是以讲授式为主,讲授内容对学员的吸引力不够,教学效果不佳。

(四)队伍建设不够,“动力”不强。

近年来,成都各区(市)县党校依托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新进很多专业技术岗位教师,但区(市)县党史研究部门仍存在队伍不足的问题。专业研究人员少,有的区县党史部门党史专业研究人员数量仅为1个。某区县党史研究部门在编人员为10人,其中20岁至30岁的只有1人;30岁至40岁的为0人;40岁至50岁的有2人;50岁至60岁的则有7人。

(五)资政作用不够,“效力”不深。

资政主要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地方红色资源资政范围有限。目前资政主要集中在为地方党委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保护、利用和开发当地红色资源提供支持帮助等方面,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党委政府重点关心的工作领域则很难发力,凸显自身存在。

三、提升成都红色资源资政育人实效的对策与路径。

(一)加强挖掘保护利用,提升红色资源资政育人“影响力”。

1.做好普查,摸清“家底”。成都市红色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成都红色资源分布广泛、主题鲜明、内容全面、特色突出,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有些红色资源遗址遗迹因保护的不好,有些甚至已经消失。有些红色资源遗址知名度较低,有些至今还没有开发利用。借鉴上海经验,对重要的遗址旧址树碑挂牌,推进制度化保护、规范化管理。做好挖掘、抢救、保护、修缮、存留等工作,维护成都红色资源的多样性,进而为成都红色资源发挥教育资政功能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等进行对接和融合,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全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行动规划,明确区域定位和总体布局。[3]贯彻落实好《成都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成都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全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提供法治保障。

3.多渠道筹措开发利用资金。贯彻落实《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进一步完善革命文物保护财政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加大市级和区县配套资金,设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专项经费。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革命文物工作。探索“公办民营”或“民营公补”模式,委托社会机构参与政府财力投入的红色文化资源的运营管理,实现政府从全过程介入向“前端政策设计、中端监管调控、后端绩效评估”的转变。

(二)坚持协同发展,为红色资源资政育人“聚合力”。

1.坚持合作共享,推动形成各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机制。各区(市)县协同联合设计打造全市红色资源教育精品线路,依托“蓉城先锋·党员e家”“蓉城先锋微信”等平台,建立完善全市红色网络资源库,深入推进红色课程、红色资源师资线上线下资源共享。

2.各部门、各场馆主动作为,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联合建立多元共治红色战线。党史系统推动促进成都各党史教育基地工作联动、资源共享。市委宣传部与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牵头探索以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建川博物馆等为代表的全市红色场馆的融合发展。其他相关部门成立相应的场馆联合的红色联盟、革命联盟,探索领域化场馆合作机制。

(三)创新宣教形式,为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激活力”。

1.拓展多元化传播渠道。在传播方式和渠道上,更多地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等,创造出成都红色文旅IP。融合利用新老媒体传播手段宣传成都红色资源文化,在“天府市民云”“蓉城先锋”等平台上开辟宣传红色文化的特色化网络专栏。利用好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媒介平台,丰富传播手段,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等内容载体,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可视化、动态化、多维化,促进红色文化智能化传播。

2.创作更多精品力作。充分利用成都战役、成都十二桥等素材,多创作和制作一批反映红色成都的影视艺术作品,打造成都特色红色文化品牌。结合重大事件、重要节日庆典,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将成都红色文化与巴蜀文化与成都“三城三都”等文化融合发展,打造全国响亮的成都红色文化名片。

3.创新培训方法。在运用好讲授式培训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培训模式,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新。积极探索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辩论式、实训式等培训模式。推进培训方式由单纯“灌输”式向体验式转变,增强红色资源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四)加强队伍建设,为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添力”。

1.不断广纳贤才,壮大红色资源资政育人队伍。强化“大党史”“大队伍”的观念,解放思想,打开思维,去发现挖掘各部门不同行业的成都红色资源研究人才。建立“成都红色资源资政育人专家库”“成都红色资源学会”等将分散的地方人才力量最大程度整合起来。招录相关专业人才,破解专业性不足的问题,顺应当前多学科、多视角交叉研究新境界的趋势,把党史之外的其他领域学科人才纳入考虑范围,扩大队伍。

2.建立健全业务新人培养制度。区(市)县党委和政府采取切实措施,从培养、培训两方面保证红色资源资政育人队伍有畅通的补充渠道继续学习的上升通道。通过研修培训、 项目资助等方式,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党史、党校、高校、档案、文博、红色教育基地等单位,加强联合,整合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合力培养人才。

)加强深度研究,为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提效力”

1.目前,成都市已建立起以区(市)县党建专家与红色点位负责人构成的“蓉城红色专家库”,为进一步加深成都红色资源研究,依托成都高校众多优势,整合市内各高校、社科研究机构对成都红色资源研究的学术资源,扩充专家资源库壮大研究队伍。

2.以学术研究带动学科建设,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利用。在开展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弘扬红色资源中历史、现实与未来衔接的生命活力,提高对红色资源研究的立意与站位,总结成都红色资源所承载的成都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写出高质量的资政研究成果以供成都各级党委政府参考借鉴。实行“校企联动开发模式”,红色资源研究成果转化为话剧、图片展、纪录片等红色文化产。不断加强革命纪念馆与党校、高校的馆校合作,深入研究成都红色资源[ ]深层次推动成都红色资源资政育人效能的发挥。


[ ]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报,2023-10-29(001).

[2] 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N].新华每日电讯,2024-02-20(001).

[3] 何丽君.新时代南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思考[DB/OL].http://skly.nc.gov.cn/aritcle/2023-11/17/content_1694177.htm,2023-11-17/2024-03-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