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爱弥儿》之光,探教育之深度

/ 2

借《爱弥儿》之光,探教育之深度

——读卢梭《爱弥儿》的一点思考

李琳霞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第二幼儿园

书中有无限的远方,

书中有岁月人生万象,

书中字字可以成为交响,

书与生命相遇总是美好时光,

打开一本书,

沐浴温暖有爱的阳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阅读对自身的职业发和个人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者需要不断地阅读学习,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以更好的应对教育改革和学生需求。因此,只要有机会,我们都要静心阅读,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前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卢梭的《爱弥儿》这本让我心灵深受触动的经典之作,领略了卢梭对爱弥儿这个虚构人物成长历程的描述,看到了一个理想教育的模式生在18、19世纪时代的卢梭,能够深挖教育真谛,大胆阐明教育观点和理念令人由衷称赞,同时也让我在重新审视教育中有了一些思考:

一、顺应孩子天性,遵从发展规律

这本书被称为教育史上“哥白尼式革命”的书,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含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毫不掩饰表达了卢梭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本性,让其身心自由发展的观点。

卢梭反对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偏见灌输给儿童知识。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天真浪漫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对身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事物的认识较多依靠直接感知,在游戏活动中获取经验和知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教育的今天,我们倡导的立德树人、全面育人,“揠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正在被摒弃。偶有一些民办学校、幼儿园为了生源问题,依然有超出孩子们认知能力以外的知识、技能训练,这种填鸭式急于求成的灌输知识只不过是让家长在短时间内看到孩子们学习的结果,成为学校、幼儿园生存的交换条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尽管在短期内彻底扭转家长、学校功利性教育倾向短期内很难达成,但作为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教育人,应遵从儿童天性,根据教育发展规律,立足日常工作,绵绵发力、久久为功,逐步改变家长的教育质量观、儿童发展观。要想让孩子们健康、和谐、快乐而全面的成长,家长要更新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认清孩子们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关键期,适时教育,从而让孩子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反之,孩子将会成为教育的牺牲品而终将难以弥补。因此,家园合作发展,持续发力,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让幼儿在接受适宜的教育中获得成长,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二、提倡感官训练,获得知识技能

卢梭非常重视幼儿的感官训练,他认为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和知识的主要途径,色、香、味等感官的刺激会让幼儿产生体验,直接获得知识,强化对“知识”的认知。如:我们告诉孩子热水壶很烫,不能去摸,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提醒,孩子们仍然想去摸摸水壶,感受下究竟什么是“烫”,这时候在他的认知世界里“烫”还只是一个字,对“烫”在生活中的意义还是一片空白、全然不知。如何通过感官训练让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呢?我们在保障孩子们安全的前提下,设计一个触摸水壶的规范操作,为孩子提供一个直接触摸水壶的机会,让他体验一下“灼热、痛、烫”的刺激之后,再告诉他这就是“烫”的感觉,孩子的记忆一定深刻,其原因就在于“烫”这个知识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孩子们在体验中真正的理解了“烫”字的含义。此时,知识的习得不再是教师枯燥的灌输,而是幼儿鲜活的感官体验。

三、渗透劳动教育,完善健全人格

卢梭主张的教育秘诀是:身体的锻炼和思想上的锻炼并行不悖。他强调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身体锻炼和手工劳动可以与思维锻炼相结合,培养出既能行动又能思考的人。系统化的劳动课程能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劳动与德育、智育的融合更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劳动品质的提升,更能形成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在锻炼儿童身体和感官的基础上,锻炼他们的思想和判断力,把四肢的运用和智力的运用结合起来,培养既能敏捷地劳动又爱思考的人。模仿和创造是儿童的天性,劳动是儿童走向社会的起点。因此,劳动让孩子们开始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并逐渐对社会产生兴趣和感情。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意识地创设劳动情境,设计融入劳动习惯、技能的教育活动。例如,将自然环境体验与劳动结合设计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引导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花园里种植蔬菜、瓜果、花草,或者参与树木的养护和园艺活动,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还能使他们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从而热爱劳动,在增强耐心和责任心的同时,还锻炼不怕苦、不怕脏和累的意志品质。又如,将生活技能培养与实践劳动相结合,设计生活技能培养课程,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日常生活中学习劳动技能,如洗衣服、整理书包、铺床、倒垃圾、擦桌子等,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养成尊重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

四、倡导减法原则,成就和谐人生

培养自然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终极目标,即培养一个身心健全、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正如卢梭所说:我希望自然界的孩子在成年之前都是孩子的样子。如果打乱顺序、揠苗助长,就会结出一些早期的果实,既不饱满,也不甘甜,甚至很快就会腐烂。因此,过度地追求教育的结果而一味的灌输,会让教育走向极端,最终出现的是一些年轻的医生和年老的孩子。如这样,我们不由得掩卷沉思。如果我们忽视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没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和幼儿仅仅只是传授者和被动接受者的关系,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就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埋下不健康的种子,使孩子成为教育的受害者。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倡导减法原则,提倡孩子们只接受他们自身选择的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去除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和压力,去繁从简。他的教育思想与国家双减政策的内在价值追求融会贯通。为教育做减法,还儿童自然天性。202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持续深化双减政策,提升教学质量,双减不仅要减去课外辅导班、作业等课业负担,更要加强学法指导、教法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减去家长的焦虑与不安。双减政策的真正落地需要学校的努力、家庭的理解支持和社会的共识凝聚,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道阻且长,心向则必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卢梭《爱弥儿》这本书中的教育理念,为我的教育观念注入了源头活水,让我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路上的不足与成长。他山之石,琢本山之玉。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我将借鉴书中教育的思想,牢固树立躬耕不辍 强教有我理想和抱负,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使命,为办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而不懈努力!

作者:李琳霞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