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3

积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王德力    马慧琴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李市中学   448278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李市小学   448278

摘要:积极语言是通过语言引导自己和别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发现和激励他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语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媒介,如何通过积极语言的使用来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所探索的重要命题。本文从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教育行为等三方面入手,探索了积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对中小学生教育有一定借鉴。

关键词:积极语言;课堂教学;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教育行为

一、课堂教学中运用积极语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新课标的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不仅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学评价等提出了新目标,而且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其中,课堂用语的改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信息媒介。传道、授业、解惑往往是通过语言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改善课堂用语,锤炼自己语言,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该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来,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再创造的过程.在课堂中应用积极语言,这不仅是新课改理念下新型教师的体现,而且更加体现出新型教师积极的教育方式。

  1. 运用积极语言的理论依据

积极语言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范畴。积极心理学主张用更加积极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发展和潜能,关注个体生命中的积极因素,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环境等,而不再仅仅局限于问题或缺陷。它认为,教育者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有着不同的影响。以消极语言为主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有着消极的影响;而以积极语言为主的教育方式则可以激发学生的良好情绪,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所谓积极语言,是指引发个体积极情绪,发现个体优点及潜能,关注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促进个体美德及积极品质形成,有利于建构积极人际关系的语言。教师用积极语言给予学生正向、具体、有目标效果的引导,能使预想、期待的积极品质可操作化。积极语言的关键假设是:积极语言能为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它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人说什么样的话,如何说话,能够有利于引导自己或他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和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为自己,也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同时,发现人们的标志性积极心理品质,激发他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幸福。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学生具有向师性,自我概念还未完全建立,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期望的影响。语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媒介,因此,如何通过积极语言的使用,来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显得愈发重要。

  1.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理应给予学生快乐的体验,指正错误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指引学生的成长发展。积极语言能够肯定、鼓励学生的正确行为表现,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建立富有效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在思想、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

积极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认识到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学生虽然有时候在表现上有欠缺,但他们仍旧保持着相当的自尊心,有被肯定被欣赏的心理需求。教师应该深谙积极心理学原理,深谙积极语言对于培养高素质、有幸福感的人是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让学生能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积极语言能为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和情绪,能够引导其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于行为目标、意义的认识,成为有修养、有素质、有幸福感的人。

二、如何在教学课堂中运用积极语言

1.积极语言运用的基本思路

首先,教师应对学生具有比较积极的期待,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其次,教师要运用积极语言将学生的闪光点与实际进行联系,激励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积极品质或期待形成的积极品质;最后;应该具体指导和全力支持学生去做期望达到某种品质的行为,鼓励学生将这些行为能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将积极语言运用到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教材中提炼希望、感恩、勇敢、创新等积极品质,并使用积极语言、积极的思维模式来引导学生提高个人品德修养。教师激活积极语言,使学生想行动并行动起来,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

2.积极性的教育态度

首先,教师要做到有爱心、有责任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精神需求,希望被认可、被接纳和被尊重。学生具备强烈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如果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处在人生叛逆期的他们或许会与老师对着干。学生本身认知水平不高,其认识具有肤浅性与片面性,犯错是难免的,教师还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善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其次,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对学生有积极的期待和预想。与学生沟通,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是语言,第二是情绪,第三是肢体。语言在沟通中仅占到 7% 的比例,而情绪和肢体则各占46%和47%。也有研究表明沟通中,说话的内容占7%,表情和动作等肢体语言点 55%,语速、语音、语调占 38%。总之,当教师对学生有了积极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使教师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自然会有温和的表情,友好的动作。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注重强调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积累经验,即主要看学生现在的状态而忽略了学生潜在的优势。积极语言则强调教师在承认学生缺点和不足的前提下,更加期望学生具备促进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可以达到某种目标的积极品质。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情感效应,即教师对某个学生形成一定的期望,并针对期望做出一定的冲刺,促使该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而最终使预言成为现实。调查表明,学生的智力、情感、个性等发展与教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教师期望效应具有激励作用。教师运用积极语言,采用激励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在驱动力,这样可以把教师的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使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教师应该摒弃唯分数论,倡导多元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优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所长,给予学生某方面的高期待,让学生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为培养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奠基。

教育教学中运用积极语言,不仅仅是教育方式问题,更是一种积极的教育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激活积极语言,使学生动起来,形成新行为或在改变某些行为的过程中,抓住与期望中的品质特征和希望形成的行为之间有关联的关键点,使学生向着某项品质和行为特征发展。这对课堂秩序,学生的语言和姿态,能够发挥很大的矫正和导向作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地期望效应。一方面,教师肯定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教师的宽容和耐心是对全体学生的鼓励。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失误,学生才敢于积极参与课堂,才对学习充满兴趣,也会对教师充满感激,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创造性地行动,要引导学生们去做,要让学生动起来,要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 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形成和增强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使学生向着某项品质的行为特征发展。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肯定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的品质,鼓励学生自信,为学生提供认识自身创造力的机会。要帮助学生学会应对挫折与失败,从而使学生有勇气进行新的不寻常的尝试。

3.建设性的教育方法

首先,要运用赏识性评价,进行赏识教育。《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的“赏识性”评价,就有助于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引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起足够的学习自信。所谓“赏识教育”就是以尊重为核心,以“信任、理解、激励、宽容、提醒”为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学生。”赏识教育是发现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 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精心地呵护和关爱每一名学生,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在心情畅快中愉悦地学习。每名学生都好像一座急待开发的金矿,在他们身上蕴藏着无穷的潜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的慧眼,抓住这个闪光点不断赞赏,不断鼓励,使学生自身受到鼓舞,进而意识到被发现、被认知的感觉。赏识教育必须做到既尊重学生的长处,又尊重学生的短处,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其次,要运用表扬的艺术和批评的艺术。教师要有选择地表扬学生,在学生有杰出表现或取得优秀成绩时给予学生表扬,才能更好地体现积极语言的意义;过多的、无来由的表扬,反而会削弱表扬的效果。教师要具体指出学生哪里做得好,真诚地对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成就进行肯定和鼓励。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进行教材分析,还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让自己的语言更有针对性,才能更深切地引起师生共鸣。教师表扬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表扬这一层面,还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期望,但这种期望不能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此外,教师运用积极语言并不意味着只能夸赞学生而不能批评学生,关键是掌握恰当的批评方式,以帮助学生改正原先的错误行为。批评并不是教师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批评让学生变成更好的自己,才是批评应该具有的意义。学生出现了问题时,教师不要纠缠于学生做的错事,有时有意地忽视学生的不当行为和表扬学生的适当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是相当的。教师应给出正面提示,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也可以先肯定学生的正向行为,再指出问题,最后提出对学生未来的期待,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并给予学生可操作的建议,这样会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

4.激励性的教育行为

期待的积极语词若无实际行动配合,则无法正确表达。

为了激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巧妙地把握课堂上学生主动质疑的宝贵时刻,例如:“你的洞察力令人赞赏,这个独特的问题显示出深度思考。从多元视角探讨,无疑将深化我们对问题的理解。”衷心感谢你们提供了丰富的题库资源。激发学生积极性,通过鼓舞人心的言语引导他们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应设计课堂环境,积极倡导学生发言的氛围。对于学生的出色表现为体现:“××同学的发音精确且声如洪钟,其表现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激励。”我们借此场合赞赏并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以期他们能借此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争取更多的展示空间。

教育者应致力于挖掘学困生的潜在优势,对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和闪光点都应及时且精准地给予肯定,例如:“相较于先前,你的错误减少了,从四题降至两题,显示出明显的提升,只要坚持,下回有望完全正确。”这种积极的激励策略促使学生察觉到自我提升的价值,增强了自尊心与自信心,进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随之而来的是显著的学习成绩改善以及全面表现的提升。

面对未达成目标的挫败,教师应鼓舞道:“请坚持,失败乃成功之母,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全力以赴。”这样的激励将赋予学生新的动力,使他们从教师的话语中汲取希望,重拾学习决心,以期在下次的挑战中取得胜利。

三、结语

积极的语言能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从而促进积极人际关系和行动。把积极心理学的积极语言,运用于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既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又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运用积极语言的关键是要采取积极教育的方式,对每个学生有积极的期待,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方面,具有积极性、建设性、激励性,关心关注每个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施展自己的舞台,相信每个学生的进步。

积极语言模式,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可以借鉴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积极语言,不仅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而且是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正确评价和接纳自我、发挥自身潜能和优势、树立自信心的重大转变,这样才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对学习充满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