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张爱静

河北省 邯郸市十中 056003

摘要:“双减”政策对初中历史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聚焦历史核心素养,优化作业设计,变传统的题海战术为多元练习和高阶练习,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作业负担,才能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引言

在“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质量受到高度关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保证作业的设计质量,减少作业的数量值得思考。“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要转变传统作业设计思路,丰富作业形式,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1“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原则

重点性原则。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应当遵循重点性原则,即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将重点放在核心知识点和关键技能上。历史教材中包含许多零散的知识点,如果要求学生全部理解和牢记,会对学生造成沉重的学习负担。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紧扣课程目标和教学重点,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作出区分,明确哪些内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哪些内容只需初步了解。围绕课程重点来设计作业,既能够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确保学生高效地达成学习目标。比如在教学“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时,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出现的时期,了解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工艺成就。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复习本课内容,梳理重点知识和青铜器的工艺成就,但如果还让学生深入了解金文、小篆等字体的文体风格、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便会占用学生较多的课外时间,对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也没有好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应追求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重点知识。

2历史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补充以及知识延伸,通过适当地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举一反三综合了解本课知识内容。目前,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布置作业仅仅只是根据历史的教学内容进行布置,如通过配套练习题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等。学生通过练习册不断重复、机械地记忆,难以有效培养历史思维,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同时,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作业设计上缺乏阶段性的目标和针对性,过分注重基础性知识,忽略学生的情感要求和个人发展的要求。有部分教师设计和布置作业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布置学科作业,并没有想到这个作业能够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能够提升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3“双减”政策的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3.1分层作业设计

以精准分层优化作业结构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得出教育教学必须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是教师综合考量多方面的情况,采用针对性措施,选择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法学法,可以发挥其优势,有效弥补他们的短板,让教学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初中生经过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初步获得一定的信息储备量,且在认知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也初具雏形。然而每个学生在学力基础、兴趣点以及所处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发展、思维认知参差不齐,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分层现象。如有的学生擅长书写,有的学生擅长表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针对教学实际,教师要精准分层,对作业结构展开优化设计,促使不同认知层级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促使学生均衡发展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然而学生的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针对教学具体情况,为了缩小教学差距,教师可以为不同认知层级的学生提供多元化作业。学习“三国鼎立”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文本,汲取知识养料,教师从基础知识过关、拓展提升题、闯关夺擂题等多种形式切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不同类型的作业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作业。如基础过关题这种作业结构中,教师又进行细致划分,主要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这些不同层级的作业形式满足了学生对作业的多元化需求。作业一经展示,他们立马来了精神,做出积极响应和选择。自由搭配型的作业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科特色,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了崭新认知,思维密度更高,作业完成效果更显著。

3.2开展趣味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

学生完成作业的意愿与作业的趣味性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如果对历史作业不感兴趣,就很容易产生疲惫感、厌倦感。学生如果对历史作业充满好奇,那么历史作业非但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反而能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身心体验。因此,初中历史教师不能一味地布置练习题、试卷作业,要多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又不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或心理压力。“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涉及知识点较为繁多、零散,历史教材仅给出了一些简要的说明,学生仅靠阅读教材内容,难以形成对宋元文化的深入了解。教师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每3~5人结成一个小组,通过查阅书籍、互联网搜索等方式,寻找更多关于本课主题的历史资料。教师可指导小组根据成员的能力水平和兴趣喜好,把课后作业细化成多个子任务,如有的学生负责搜集宋词,有的学生负责搜集元曲,有的学生研究宋元时期的商贸活动,有的学生研究当时的夜市文化等。这类活动具有更强的合作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后活动中。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作业,降低每位学生的任务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

3.3设计丰富多样的历史作业,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模式的手写作业形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只学习浅层次知识的效果,在减负的同时实现增效。教师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变化,设计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作业内容,促使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学会利用历史知识,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需加强对历史作业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本着减负增效的原则,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优化作业的适应性、广度、实用性等,突出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多样性,设计丰富多样的历史作业。例如,教师首先可以设计跨学科作业,将其他学科中与历史学科知识相关的知识融合,设计出综合性较强的作业,鼓励学生通过运用多学科知识完成作业。学生在完成跨学科作业的过程中,能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并能建立跨学科的知识框架,促进整合思维、创新思维等的发展。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实践型作业,鼓励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相关的历史资料,将实践所得知识与课堂所学知识结合,以此拓宽知识眼界,拓展历史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推行给教师的作业设计带来了启发。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需求,根据学生能力设置作业,保证作业设计的科学性,践行“双减”政策要求。在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实践阶段,要彰显历史作业特色,运用分层设计方式协调作业设计和教学过程,用个性化和弹性化设计方式完成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良田.“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教育(B版),2020(9):66.

[2]殷梦静.“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研究[J].教育界,2019(21):29-31.

[3]肖文成.“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Z1):90-91.

作者系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性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后作业有效设置的探究》的课题负责人。课题编号:22YB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