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李海燕

淮北市濉溪县城关中心小学   安徽省    235100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处于萌芽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难免改变不了幼儿园的习惯:课堂上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小嘴巴叽叽喳喳、特别不安静。有的时候甚至我行我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叫喊声,打闹声不断。对于这种情况,数学老师组织课堂纪律就很难。

那么,老师们就要想出一些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喜欢上数学课。

关键词: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核心内容

一、紧抓一年级数学的核心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小学阶段核心素养内涵,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图形等。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都要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形成初步的数感。

(一)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我也时刻的问自己,一年级的数学怎样学?一年级数学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年级的数学书目录,经常会出现“认识”这两个字,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认识钟表、认识人民币等,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一年级数学的核心知识就是“认识”。通过去年一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认识”就是转换,也就是从直观的事物转换到语言文字。比如说:他们入学后,开始学习认识数字,先给孩子数学概念,2的认识,教师先教这个是数字2,一边教一边用手指在数字上写一下,这个2像个小鸭子,所以是鸭子2,通过形象帮助他们记忆,然后让学生们用小手手也来画一下,这是鸭子2。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是具象的、图景式的,所以一年级的数学一定要保证是直观的。

(二)有些数学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容易混淆,所以我们教师也要给学生创造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认识“左右”,分辨左右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在生活中强化孩子们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助物体来分辨左右关系。也可以教学生区分左右的口诀,这样的口诀很很多,可以找孩子们喜欢的让他们记一记。如:两人面对面,左右正相反,你左是我右,你右是我左。还有判断图中人物是做还是右,站起身来转一转,和图中人物同方向,我们左右就一致。所以,针对一年级的认识教学,老师们还是得费点心思,通过实物、口诀、儿歌等形式,让学生爱上学数学。

二、紧扣一年级课堂实物和游戏教学

新课标指出,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期,利用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的活动经验,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活泼方式学习简单的数学内容。

(一)在课堂上多使用实用教具。小学一年级孩子的主要活动方式是玩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贯彻以“玩”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营造愉快氛围的同时,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比如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老师们就可以使用小木棒、小圆片、计数器等。在课堂上,老师们可以利用计数器,十位和个位分别放对应的珠子,从十位上的珠子开始1、2、3、4、5、6、7、8、9、10,注意数到10的时候拐弯,再接着数11、12、13、14、15、16、17、18、19、20,这个过程要一步一步的拨珠子,让学生仔细观察,重点理解10到11的过度。同样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也可以利用游戏进行教学,老师们可以安排好同桌两位同学,用手打节拍,喊出口令加法猜猜拳,同时伸出随意根数的手指,先算出手指之和的同学获得胜利,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10以内的加法速度,两只手玩还可以锻炼20以内的加法速度和准确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

(二)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个有意思的主题活动“欢乐购物街”,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人民币的基本信息,如面值、颜色等。同时,可以制作一些简易的人民币模型,以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形状和大小。此外,还需要设置一个虚拟的购物环境。在活动中,教师将向学生详细讲解人民币的种类、面值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计算。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互动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本次“游戏式”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热情高涨,兴趣极高,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紧跟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

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向导,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一)重复学习很重要。一年级的知识虽然很简单,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说,新知识的接收快,遗忘也很快,而且第一次学习,对内容知识理解的未必透彻,时时复习,时时回顾,除了能够加深印象,还可以在原来认知的基础上增强新认识。当然啦,重复学习也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简单的机械性反复,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过程。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曾经也说过:“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和熟练度,重复可以让学生建立自信,重复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错误和理解上的偏差,通过不断地重复和实践,可以逐渐发现并纠正这些错误,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孩子无论学习什么,都要记住这个道理,将“重复学习”用起来,扎实掌握所学知识。我的一个学生,就是在做加减法计算时,他的正确率很高,但是在做解决问题时,看图列式,经常错,应该用加法的,他反过来用减法,当他再次看到这样的题目时,就是害怕,逐渐对数学有了反感,没有了兴趣。因此,我认为孩子对这种看图列式的要求可能不太理解,于是就通过图片给他讲述一个小故事,结合题目的要求让他尝试提出其他问题的可能性,并且多重复几次,几节课的重复练习,慢慢的就知道怎样读题能符合题目的要求了。

(三)教师在课堂上不要随意拓展。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别随意拓展,比如,一年级的找规律问题,填空1、3、()、7、(),孩子们也只是学习了加减法找规律,规律是相差的两个数,你不必扩展到奇偶数上去,老师应多注意,不要对一年级的学生讲一些数学专业术语,别随意教授一些超纲的东西,不要用高年级的知识解决低年级的问题,他们只能用一年级的思维来理解。针对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借助形象的东西、生活中类似的情景帮助孩子感知。比如关于排队的数学题“小明站在队伍里,他前面有3个人,他后面有5个人,请问这一排队伍一共有几个人”就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还有关于楼梯级数的题目,老师们就可以带着孩子亲自走一遍楼梯。这些知识的学习,不要一味的解释概念,不要拓展的太深奥,根据他们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让他们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来完成,增加自信,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让一年级的小学生爱上数学课还有很多方法,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通过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转变思维方式,从单一样式的学习上升到主动思考、独立探索。我们还可以设计许多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题目,来刺激他们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计算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们做好规划、积极引导,还需要家长提供支持协助。相信在这样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会愈发高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3]《正能量文案合集》----- 狄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