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6
/ 2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朱淮庆

(安庆市人民路小学,安徽  安庆  246001)

摘要: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实施以来,“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迅速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热词”,它是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组织依据。本文结合“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征和相关的课例分析,提出设计学习任务、创设丰富情境、开展行之有效的识字活动、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等四个教学策略,促进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更好地展开。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低年段;学习任务;识字教学

引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设置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和呈现。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合理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结合特定的单元学习主题,同时也要确定课文间具有内在逻辑相关联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一、整合学习任务,指向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任务的学习穿插于语文课堂学习的各个方面,例如:随文识字、整体识字、“会认字”、“会写字”等形式中。教师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学习任务群的资源整合,从大单元主题着手,注重设计好每课的识字任务,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体会象形文字的构造特点,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从而为语文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是典型的识字单元,整个大单元是以儿歌的形式,分别从农事活动、树木特征、场景图、动物生活习性这四个主题来设计的,其中“语文园地二”的部分巧妙安排了“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这个知识点。教师根据大单元主题设计将生活场景以及学生的实践活动融合为一个整体,促使学生在完成基本识字任务的同时,仍然能够体会到中国汉字文化的韵味,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整合学习任务,指向核心素养

1.创设生活情境,练习识字经验

文字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创设任务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场景歌》这一课有大量生字,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选择“行、队、条、处、座”等量词形容生活中看到的事物,这样,学生对量词是如何使用有了初步的认知,比如说,“一方”是表示数量的词,通常是用来形容方形的物体,而“一根”一般是用来形容条状的物品。在实际运用时,学生可以环顾四周,并快速寻找到教室里物品,用合适的量词“朋友”,进一步深入认识、理解并习得量词的使用方法,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可见,生活场景的有效利用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识字,在识字中融合生活情境,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熟练地运用好语言文字。

2.创设故事情境,提升识字趣味

结合低年级学生富有想象力、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借助语言渲染、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丰富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任务情境中探索与运用;学生不仅仅学习汉字的结构特点和文字演变历史过程,还要循序渐进地感受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

3.创设游戏情境,享受识字过程

在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是很新颖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识字的欲望。例如:教授《树之歌》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不同树木的名称和特点。识字环节可以这样设计,例如:设计“小树苗快长大”的游戏任务,先有“木字旁”,再加上其他的字,让相同部首的小树苗长成不一样的大树。“木字旁”的小树苗,遇到“木”字,长成了树林的“林”字;遇到“圭”字,长成了桂花的“桂”字。遇到“华”字,长成了白桦的“桦”字;遇到“同”字,长成了梧桐的“桐”;遇到“风”字,长成了枫树的“枫”树;遇到“彡”,长成了水杉的“杉”字;遇到“白”字,长成了松柏的“柏”字;小小树苗变成桂树,金桂开花“满院香”;小小树苗变成枫树,到了秋天“叶儿红”;将不同的树木名称与它的特点相联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识字游戏中,引导学生总结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汉字有趣的构字规律,感受到识字的乐趣,让识字学习轻松自然,水到渠成。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1.设置预习活动,勾连识字与生活

在课前预习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小区或者公园收集一些较为常见的树叶,可以做成标本夹在书中间,也可以通过绘画等方式将喜欢的树叶画出来,配文写一写树叶的特征。在收集制作标本的过程中,学生肯定有很多亲身体会,学生可以在课前说一说不同树叶的颜色、特点、形状等,有了先前课前的收集和了解。学习时,学生对树叶有着一定的了解,让字形和含义紧密相连,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以图文并茂地表达自己对树叶的喜爱之情。

2.创新教学活动,积极引导随文识字

识字要与表达、识文相结合,行之有效的活动设计既能帮助学生自主识字,又能引导学生回归课文,在课堂上及时巩固生字,促进学生对识字的掌握和运用;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同时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儿歌中与树木做好朋友,读准字音、学习相关的生字新词。例如:设计“挑战报树名”的任务,及时检测学生自主识字的成果,并将学生报出的树名放入文章相应的位置中,促进学生在语言运用中进行深度学习。

四、优化评价主体和方式,推动教与学的改进

1.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多元性

教师利用学生自评、互评、总评等方式,将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小组评价及其他评价纳入到评价参照范围,这样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公平全面客观。例如:在教授字典查字法时,学生自主查字典后,教师可以这样来评价:一是,学生互评,小组之间比较查找的正确率和速度,同学间互相分析结果,查找原因。二是,学生自评,自己说出查找汉字读音和页码的方法,概括查字典的步骤。在多元评价过程中,学生积累了查字典的经验,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缺点,反思自己,明确需要改进之处。学生在分享观点,交流评价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接纳、被尊重进而更加主动的参与互评中,推动教与学的改进和反思。

2.在评价内容上,注重过程性

教师应在具体任务实施前制作评价量表,通过评价量表真实有效地记录学生在任务中表现出的书写、合作、识字等各方面能力。例如:在“寻找生活中的生字朋友”的活动开展之前,需要预判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收集资料能力等。在活动中掌握学生的实际表现,完成“儿童朗诵评价表”,从小组合作、语言语感、识字方法、情感表达等几个维度进行全面的考查评价。

3.在评价方式上,注重灵活性

评价形式要有多样化的呈现,如制定认读练习考查表、评价量表等。利用听读说写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说话、表达、发音、朗读、创作等。例如:在活动中,用常见的词卡闯关的形式,实时评价学生朗读字词流畅度和正确率;以展示图片的方式,要求学生看着图片口述图片所代表的字词,再进行生生互评;还可以利用“你画我猜”的识字游戏,增加实时评价的趣味性。评价方式的灵活多样,不仅贯穿语文课堂学习的整个过程,还为识字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性、及时性、灵活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如温儒敏先生所言:“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不仅仅是新的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线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习任务,进而带动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师应当结合大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努力创设更多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开展行之有效的识字游戏或活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育评价方式,全面推动教与学的改革。旨在以学生为主体,在生动有趣的任务情境中启发学生思维。

参考文献:

[1]吴庆.基于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设计——以《中国美食》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3(22).

[2]许蕤.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