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2

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明文芳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山东淄博  255400

摘要目的在于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纳取我院急诊科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时间段内接收的急诊危重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40,接受标准化急救护理)和常规组(n=40,按常规急救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短,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较高(P值均<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抢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提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诊危重症患者;标准化急救护理;护理满意度;抢救成功率;

本次研究着重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详情见下文。

1基础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对象纳取我院急诊科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时间段内接收的急诊危重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40,接受标准化急救护理)和常规组(n=40,按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女性各22例、18例,年龄区间为25~78(55.12±3.23)岁,其中有8例为外伤,12例为呼吸系统疾病,20例为脑血管疾病;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女性各25例、15例,年龄区间为26~79(55.20±3.06)岁,其中有9例为外伤,13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8例为脑血管疾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发现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符合研究资料的基本要求。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护理干预方式为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密切监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急救时协助和配合好临床医师进行,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方式为标准化急救护理,具体内容为:

①监测和评估: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症状变化等,及时评估患者状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②药物管理:护士负责按照医嘱正确给药,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使用,防止药物过量或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③技术操作协助: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技术操作,如气管插管、心脏按压、除颤等,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④心理护理:提供患者和家属心理支持,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惧,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⑤团队协作:与医生、急救人员等密切协作,形成高效的抢救团队,共同协作,提高抢救效率。⑥教育和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治疗、护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和配合治疗。

1.3观察及评价标准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来评估临床效果。

护理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交予患者及家属填写后收回。问卷满分100分,根据得分划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60~89分)和不满意(0~59分)三个级别。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之和。

1.4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3.0作为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统计学工具。在计量指标方面,我们运用了t检验以及均值和标准差作为表征。对于计数指标,我们运用了卡方检验以及例数和百分率来表示。在统计学显著性水平P<0.05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1. 结果

2.1两组抢救相关指标比较(览表1)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短,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

表1两组抢救相关指标比较

分组

社会功能

精神状态

躯体功能

总体健康

研究组(n=40)

79.02±12.69

76.83±9.15

78.56±12.05

81.02±10.17

常规组(n=40)

63.74±11.05

60.68±9.95

65.34±11.78

73.24±12.29

t

7.034

9.254

6.767

3.778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览表2)

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7.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较高(P值均<0.05)。

表2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分组

护理满意度

抢救成功率

研究组(n=40)

38(95.00)

39(97.50)

常规组(n=40)

31(77.50)

32(80.00)

X2

5.165

4.507

p

<0.05

<0.05

3讨论:

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情较为紧急,瞬间出现严重症状,如呼吸急促、心率异常、意识障碍等,需要快速而精准地抢救。并且患者的生命体征往往不稳定,危重患者可能有多个系统受到影响,需要综合性的护理,这些特点使得在抢救过程中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急诊危重症患者需要迅速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护理团队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抢救过程中,通过临床必要的护理干预能够协助监测和评估病情,更好地进行药物管理,与医生、急救人员等密切协作,形成高效的抢救团队,共同协作,提高抢救效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治疗、护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和配合治疗。抢救过程中,护士必须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迅速执行医嘱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及时接收抢救措施,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短,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较高(P值均<0.05)。

综上,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抢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提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健,张燕.标准化急救护理应用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9):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