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实践思路分析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4
/ 2

小学语文新课标实践思路分析与启示

程冬秀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 要新课标理念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语文教学问题和背景要素通过基础性”“实践思路”和教学中的施建议”,分析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与内容特点,得到语文课堂改进的启示,实践过程的改变走向实践理念的更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理论基础;实践思路;实施建议

相比于老版本的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标内厚了,理念更加多了,也比较全面、完善了。正基于此,当我们在研究课标内容时,应廓清课标中的理念含义,深刻体会课标内涵,以恰切融入教育实际,从而促进在新课程语境下的真正落地。

、基于课程理解进行课标解读

研读课标,离不开教育通识、课标研究的原理及其价值、课标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基于课标的教学优化等方面的深度学习,特别是课程发展的演变 历史,课程及教学概念的追本溯源、学理勘探,能使我们系统了解课标方向性、宗旨性和纲要性。教学改革,其实都是在不断地回到原点重新思考。在研读课标时,经梳理分析发现,目前关于新课标的研究观 点主要集中在理念研究和构成分析两个方面,包含内涵、特点、价值及设计思路等要素。在内涵阐释 方面,顾明远教授提出,“新课标”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并从目标、内容、方法上都提出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就课标特点及价值取向而言,崔允"郭教授明确指出,新课标围绕素养导向,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再到学业质量,借助层级化的目标体系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 '人’? ”由此可见,新课标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 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设计思路方面来看,郭华教授 提出了 “结构化”设计观点,课标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在做结构,为的就是要活化和动态化教学,结构化的课程内容可以促使教师用整体有序、多样综 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习真正发生;新课标的研究已经开始从理论建构逐步走向价值追求,从概念剖析逐步走向实践操作。结合新课标研究及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思维发展、认知进 阶的要求,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应该关注新课标理念 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推进和成果凝练。

由回归理论溯源走向专家课标解读,意谓我们 在研读课标时要形成“向上飞扬,向下潜沉”(成尚 荣语)的路径和策略。向上,去追寻理论的深邃,厘 清课标的指向;向下,去触摸实践的鲜活,迁移课标 的精神与理念。专注于理论学习,扎根于实践土 壤,由“术”的精炼回归“道”的探寻,回归于对教育 本质的理解,对儿童的理解,真正将新课标理念落 实于行动中。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实践思路剖析

义务教育课程方在基本原则的第三条指出要“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勾勒面 向未来的教育应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以培养学生双基来落实立德树人,也不能因为三维目标提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要素,而以此来落实立德树人,这其中缺乏一个整体育人的设计框架,那就是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培育人的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完整的、系列的、具有逻辑 的建构,是从学科本位到知识本位再到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型,是整合的设计,系统的设计。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资源的整合与生成,从整体认知入手,形成整体思维,建构整体观念,注重纵向或横向的知识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 素养,实施灵活而开放的语文教学。

一)秉持素养导向,重构课程内容

真正落实核心素养,要在素养导向的知识观下面,以大观念、大任务、大主题来整合课程内容,设 十十学习任务,优化组织方式;各项任务、活动间建立 意义关联,以此来体现“纲举目张”,实现学习方式 及育人模式的变革。

以语文学科为例,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综合性”和“实践 ”,也有了一些创举,比如“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构 建、语文大单元的设计。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 层面设计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特征,学习任务群 安排可有所侧重,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

学习任务群并不是说每篇每课都要全部涉及,要从根本上厘清几者之间的梯级关系和必备的聚焦功能。其中,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体现“基础性”,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在如何运用语文的方式去理解、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所面对的范围更加广,教材到完整的一本书,语文学科到跨学科,由课堂学习走向生活学习。三层学习任务群以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为前提,交错体现,螺旋上升,使得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提升。

二)创设真实情境,链接生活世界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情境是一切认知或学习活动的基础。借助与情境的互动,关联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实现“情境一建构”的过程。同样,儿童的语文学习也离不开生活。在教学中,要将学生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与语文教学目标相关联,转化成具有教育意义 的教学内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新课标的基本宗旨 与培养目标。然而,语文知识并不是一座“符号”的 孤岛,它依存于生活情境,依存于学科逻辑体系之 中,关联学生经验,有助于个体发现、理解并重构知 识经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迁移与运用,实现语文教学中字词句篇及听说读写之间的转化统整, 指向儿童高阶认知能力的提升。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语文教学实施建议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我们“漫无目 的”,那它只能“雪上加霜”,如射箭没有靶子,无的放矢,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以致最后则是 “一团乱麻”。我们所有的教学实践都应依课标而行。

一)依据课标,创造性使用教材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编制过程中以素养为导向, 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与贯穿,确立教材编排体 系由静态系统转向动态系统。教材仅仅是语文课 程的一部分,如果教师只是按教材的思路教语文, 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教师应面对不同学情的学生,在课标指导下合理而 灵活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因此,“研读 课标”是教材使用的首要要求。

老师通过研读课标,厘清每个学段、每个学年、 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立足单元整体, 细化语文要素,将要素与目标落实于单元文本及课 后习题中。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师还要将目标、主 题、内容等要素与学生的言语思维发展规律结合起 来,寻求它们之间的连接点,促使语文教材发挥鲜 活生动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基于课标,重新审视语文课堂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应立足 学生发展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出发点。学科教学中 真正实现素养的落地,需要有基于学科特质的“专 业表达”和基于课标理念的“高位理解”,更需要聚 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才是实施核心素养的最 佳“落脚点”。统编不是要“统”成一潭死水,而是要 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价值,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 实际出发,让语文课堂流淌出活水、清水、浩浩荡荡 的水。

因此,基于任务群理念下的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单篇教学,要从教材整体出发,用长程的视野,变原来的点状教学为结构化的教学;不再困顿于课内 与教材,要致力于关联情境与生活;打通学科界限,朝向跨学科的融通式、专题化教学;建设开放的语 文学习空间,促使语文学习不断迈向深入。

未来对于新课标的研读与实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应具备变革的意识,突破观念的局限,将课标精神落实于行动中。 以课程标准为纲领进行的深入解读与研究,会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走向深远,去看到更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桂华. 寻找课程建设引领与现实问题解决的结合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浅谈[J]. 语文建设, 2022(9):4-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 2,3.

[3]杨九俊. 新课标的教学期待:理解与落实[J]. 中学语文教学, 20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