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更有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更有效率

刘晓楠

河北省张北县树儿湾小学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尤为关键,下面就自己从教以来的点滴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学生是生命体,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及其个性的生命体。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增长率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在学习中得到的主人翁体验和成就感等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在引导学生独立探讨新知时,教师注意设“跳板”引渡,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有了一次次的成功体验,学生就会得到心理的满足,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图形》这节课时,课堂伊始,便让学生用积木堆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并让学生摆好后上台展示,这一环节立即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摸一摸这些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并当回“小画家”,想办法把这个面画下来;接着又让学生在钉子板围一围,在方格纸上画画,最后用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图形做拼贴画。整节课,学生虽然一直在动手操作、实践,但课堂却进行的非常顺利,活而不乱。学生学的那样兴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并且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收到较大的效果,真真切切的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队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可以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

去年有幸全程观摩“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三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山东的一位教研员老师一王晓芳执教的“毫米、分米的认识”,相对于课堂,更精彩的是课后两位教研员(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和王老师)的精彩对话。

王:‘我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金箍棒,通过金箍棒的变长变短来演示毫米、分米,让学生对这两个抽象概念有一个直观认识’。

斯:‘金箍棒是一个圆柱体,即使缩短还是一个圆柱,它并不是一条线段,而毫米、分米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所以用金箍棒来作为载体不合适。’王:‘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一样东西,是可以看成可以伸长、缩短的,这样的话,学生就不能从实际中建立表象;

斯:“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抽象的过程,我们学生学过了线段,就可以建立在画线段的基础上展开教学,你让学生随便画一条线段,肯定会出现不是整厘米的长度(厘米的认识已经学过),那么老师就可以收集数据,有些是不到1厘米的,有些是超过10厘米的,这样一来,比1厘米小的就可以来引入毫米,超过10厘米的,就可以引入分米,这是从数学的本质出发教学的,这也是教材之所以先安排厘米的认识,再安排毫米、分米认识的原因啊。’

这段对话既分别揭示了两位专家对这堂课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演绎了一个数学人,对于课堂的不断认识、不断深入。如果我们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能像两位专家这样去理解、思考教材,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安排课堂教学,我想数学课堂离“有效”甚至是“高效”就不远了。

、要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知识内容要适量、适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要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第一、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噪蝶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第二、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第三、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要注重教学反思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以教后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我们教师共同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