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浅析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罗润仙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归朝镇架街小学

摘要: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巧妙设计练习和丰富信息资源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简化复杂问题、巩固教学内容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了学习效果和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设计连贯性的练习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数学计算的乐趣,还能强化运算规则的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主要源于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好奇心。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迎合并满足他们的好奇需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是提升学生兴趣的有效策略。通过将学习内容融入一个活泼、有趣的情境中,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而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精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和生动的动画,不仅能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还能创设出学生喜欢的问题情境,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分数的意义”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孩子过生日分蛋糕的情境。通过动画展示蛋糕如何被切分成不同的部分,以及每一部分对应的分数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轻松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动式白板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来,通过操作虚拟蛋糕的切分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还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数学知识。

二、优化教学过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简化复杂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通过纸上割补的方式,将圆形割补成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学生理解起来也存在一定难度。通过信息技术,借助动态演示软件,将圆形割补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圆被逐步分割成许多等份,并重新排列组合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这种动态的展示让抽象的数学推理过程在学生眼中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还帮助了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公式,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推导过程,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和操作这种动态演示逐步就能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了,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辨能力。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利用电脑软件先将圆分割成若干个扇形,然后将这些扇形重新排列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软件的视觉动态效果让每一个步骤都非常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能够看到每一个小扇形都是如何移动、排列最终形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不仅理解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能记住这些步骤,并在需要的时候自己动手操作,在弄清了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之后,学生就会理解把圆形转化为长方形的道理所在,继面对圆面积计算公式这一知识的把握便不在话下。这样做既突破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学习重难点,又提前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数学思想。

三、巧妙设计练习,巩固教学内容

数学练习是巩固教学内容、检测学生掌握情况的重要环节。巧妙设计练习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技术在设计和实施数学练习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手段,使练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以“数学小火车”练习形式为例,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的练习题,如“17+28=( )+55=( )-40=( )……”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解决一连串有趣的数学问题中巩固运算技能。具体来说,这种练习形式像一列小火车,每节车厢里都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后,答案会带入下一个问题中。当学生计算“17+28=45”后,他们需要将这个结果带入到下一个问题“45+55”,再得出新的结果,依次类推。这种连贯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计算中巩固了加法、减法等基本运算技能,增强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一来学生需要连续计算多个步骤,才能完成整个练习,这种形式不仅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连贯思维和计算能力。通过这种“数学小火车”练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到数学计算的乐趣,还能在连续的计算中不断强化对运算规则的理解。

四、信息资源丰富,满足不同需求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各种真实数据的统计图,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图的制作和分析方法。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轻松访问和使用各种数据资源,进行实际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学素养。

在制作统计图时,一步步指导学生,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图表的生成,让学生了解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首先将同学们的生日月份数据整理成一个表格,然后输入到统计软件中,选择“条形图”选项,一键生成统计图。接下来,展示统计图,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数据。通过观察条形图,学生可以回答一些具体问题:“哪个月是最多同学过生日的月份?”“哪个月是最少同学过生日的月份?”“有没有哪两位同学的生日是在同一天的,或者不同月的同一天呢?”这些问题不仅让学生对数据产生兴趣,还能通过具体的分析,增强他们对统计图的理解。

结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趋于完善,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数学问题融入到一系列学习活动当中去,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操作、体验和反思,这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还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整合使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去,让信息技术助力数学课堂,使教学手段更加完备。教师应持续探索信息技术的用法和优点,争取为学生创造出更加丰富和有效的学习体验,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班艳霖.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融入数学学科教学研究[C]. //教育教学理论与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4.

[2] 黄辉. 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核心素养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C]. //教育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 2024:1-5.

[3] 刘欢. 浅谈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C]. //教育教学理论与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