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渗透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浅谈传统文化渗透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安锋

许昌市郊俎庄小学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认知和理解中华文化,还能够提升其美术审美水平,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本文探讨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关系,分析其对教学的意义,并提出创新策略,如巧妙融入名师画作、结合实践活动、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等,希望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教学;审美教育;民族认同;教学策略

新时代教育应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培育文化认同感。小学美术教育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师应树立立德树人理念,设计教学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引导学生领略其博大精深、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培养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奠定基础。

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关系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文化深深融入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依托。其丰富内涵涵盖了民族风情、审美艺术、哲学思想等诸多层面,在书画、工艺品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从中汲取养分得以发展。小学美术教育不仅传授技能,更培养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培育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奠定正确三观基础。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民族自豪感,提升美术兴趣和积极性,为民族复兴储备人才。

传统文化渗透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结晶,美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思想与情感的传递桥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品味和精神特质,同时也深深融入了丰富的哲学理念和人文关注。齐白石的国画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意境,展现了民族的朴实情感和精神力量;张大千的山水画则以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笔法,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和深厚底蕴。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它向学生展示了进入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入口。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广博,感悟民族精神的伟大气概,涵养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在充满艺术气息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传统文化渗透对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策略

(一)巧妙融入名师画作,渗透传统文化

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在名家画作中体验传统艺术创作,感受技巧与深邃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名家画作进行创作指导,鼓励学生借鉴传统艺术的精华,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更能培养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对文化的理解,为其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奠定基础。将名家画作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有效途径。

以三年级上册《美丽的花》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欣赏、观察、临摹、创作”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探寻花卉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花卉作品,如中国工笔画、西方水彩画等,让学生感受花卉在不同艺术形式下的表现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花卉的形状、结构、色彩等细节,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观察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校园或公园,近距离观察真实的花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花朵的各个部位,如花瓣、花蕊、花托等,并记录下观察结果。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角度观察花朵,感受其动态之美。临摹环节,教师可以选取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花卉作品,如南宋画家杨补之的《四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作中花朵的造型、线条、色彩等细节,并鼓励他们尝试临摹。在临摹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花朵的比例和结构,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同的绘画技法。创作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创作,画出自己心目中最美丽的花朵。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尝试,突破思维定势,多元表现所思所感。作品完成后,展示与交流环节让学生分享创意,教师鼓励交流,艺术思维在分享中萌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南宋时期的民俗文化特点等,引导学生了解花卉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二)结合相应实践活动,感悟传统文化

小学生注意力短,课堂应寓教于乐,用生动方式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生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活动开启传统文化之门。教师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参观工艺坊体验传统技艺,参与民俗活动了解文化风俗。这些丰富的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以二年级上册《丰富多彩的玩具》为例,教师应利用玩具激发学生探寻文化密码,通过趣味教学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在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琳琅满目的现代玩具,如遥控汽车、芭比娃娃等,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介绍玩具的色彩、形状、功能等特点。通过欣赏和交流,学生能够开拓视野,了解现代玩具的多样性。教师可以引入传统民间玩具,如土家族板凳龙、山东捏面人等,带领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感受传统民间玩具的独特魅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传统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民间玩具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布置动手实践活动,如制作传统民间玩具、绘制传统民间玩具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传统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进行展示和评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教师还可以组织“民间玩具绘画比赛”,让学生搜集民间玩具的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创作。绘画的舞台,想象的画布,传统民间玩具为学生们打开了创作的无限空间,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将传统民间玩具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选,并组织展览,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民间玩具的艺术美感。

(三)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增强渗透效果

中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在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探寻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信息技术的融入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知识,如播放古代建筑、文物、艺术作品的影像或视频,带领学生进行虚拟参观和体验。这种方式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以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桥和塔》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家乡的桥和塔,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创作。在学生创作过程中,为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如播放中国古代桥梁和塔楼的影像资料,带领学生领略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遗址或博物馆,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犹如为学生的艺术学习之旅注入了一股源源不断的文化之泉。这股泉水不仅滋养着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更涵养着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也油然而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利用名师画作、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尤艺霖.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20(19):25-26.

[2]何晓喆.小学美术课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方法——以超轻粘土为表现形式的二十四节气课程为例[J].文化产业,2020(15):149-150.

[3]张丽洁.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