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调动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4
/ 2

浅议如何调动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杨菲涛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曹庄镇孙堡营中学  邮编:057350

关键词:初中生  生物  积极性

摘要:如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需要我们在尊重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

生物,在中学阶段是一门必修科目,并且在众多的科目中处于“副科”的地位。由于学生对生物科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深刻说明了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密切相关,学习动机强了,学习积极性就高,更能使其把学习当作1件愉快的事来享受,全身心投入,学习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必能达到最佳的境界,下面就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先入为主,设置悬念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也是如此。第1堂生物课应象一出优秀的戏剧的序幕那样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上课开始,我们教师应富有激情地应用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激励语言开课,它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便于学生的大脑皮层迅速建立适宜的兴奋灶,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对绪论中的内容进行选择和补充,主要讲述当代生物学发展的热点问题,给予启迪。如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生物导弹”,试管婴儿,仿生学,转基因食品等等,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生命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接着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生物学领域中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鼓励。

(2)积极利用各种教具,增强教学直观性,为探究活动创设情境  

 生物直观教具主要有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录音,录像,幻灯和照片等。生物活体(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幻灯、投影、录像、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因此,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尤其是能引起上课容易分心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求知识.但是如果直观教具出现太早或使用不当,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如鸟类这一课主要是以“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为主线展开的,首先交流调查收集到的鸟类图片资料,使学生有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继而呈现家鸽的活体,骨骼标本及模型或巡回下去让学生观察,满足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最后,让学生通过交流,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加强直观教学效果。又如在讲解DNA结构时,可采用先模型、后挂图、再板图的诱导顺序,使本来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变得直观可见,以期达到模型诱导、挂图感知、板图巩固之功效。实现微观知识宏观讲、抽象内容具体教、静态图形动态板。在教师有声有色、有板有眼的“演示→讲解→板图”这一诱导程序中,学生顺利完成“认识→思考→记忆”这一掌握知识的过程。同一种内容,采用不同的直观教具讲解,学生能保持持久的兴奋点,使学生的思维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生物学是1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 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不易持久等特点,常使实验课教学难以组织,不易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下面我以解剖河蚌为例来说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实验教学。 

 一、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我想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和怎么学。所以,在每次实验前先阐明实验目的,让同学们心中有数,目的明确。比如一开始上课教师便向同学们介绍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学会解剖河蚌和观察河蚌的基本技能,使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从而克服单纯闹着玩的心理。

 二、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让每位同学都带着问题进行实验,而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或教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在实验时的主观能动性。 

 三、实验小结时可指定一位学生上台指示挂图,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小结本节实验课所观察到的结构(如鳃,斧足等),并通过提出问题(如河蚌是通过哪个器官来运动的?它适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进行课后总结提高,促使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记忆。 

 四、 适当的组织竞赛活动。对于实验完成较好的同学,教师可当场给予表扬,增强同学们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同学们认真完成实验。  

(4)巧妙设问,启发思维   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1条重要纽带。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的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还要问的巧妙。至于设问的内容,我觉的应做到两点:一是问题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二是问题的答案不能从学生原有的知识记忆中直接获取,而是存在于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的联系之中,通过学生的1番思索,才能找到答案。

 如在学完有关植物"烧苗"现象的知识后,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两个问题:(1)每次施肥第二天为什么马上要浇水?(2)从根毛吸水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植物在盐碱地上长不好?在学完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后,要求同学回答:在生产中,为什么要提倡合理密植?通过多种形式的提问,使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学得主动,掌握得牢固。至于设问的时间,一般用在研究某个知识点的开首,或一节课的开头,有时也用在一堂课的结尾处。设问用的巧妙,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直入佳境。例如,讲述生态平衡时,可先设问:为什么古代武松打虎成为英雄,而现在打虎将受到法律制裁?这样设问一下就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学生的思维被启动了。 当然,除了设问,还有个别提问,集体发问和书面式发问;同时,还需注意问时语言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控制发问的频率。

   调动学生上生物课的积极性方法多种多样,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了几方面,如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需要我们在尊重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