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的训练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1
/ 2

研究生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的训练与实践

王琼曼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官方通用语种,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英语语言基于场景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和表达技巧,如日常生活交谈、书面表达、学术交流等都有着不同的表述技巧和要求。研究生学术交流是其学习、提升、发展的重要活动内容,研究生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对于学术研究、自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强化研究生群体的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是当前人才培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推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相关的教育人员必须要明确当前的工作重点与目标,尝试设计多样化的英语学术活动促进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与提升。由此,本文内容以“研究生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的训练与实践”为主题开展相关研究。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训练活动

引言:随着近些年国际化交际日益频繁,全球化学术环境下,英语作为通用的学术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研究生而言,具备出色的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不仅是深入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的关键,更是提升自身学术水平、拓展学术视野的必备素质。然而,就现实发展情况来看,研究生在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本文片内容首先分析了研究生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培育的重要性,之后基于研究生学习特点提出了几点有效发展研究生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的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研究生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培育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学术领域的形成,学术交流不再局限于国内的小范围。研究生需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学术语言,具备良好的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是融入国际学术圈的关键。具备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同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见解,也能够倾听和吸收他人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从而推动自身研究的深入发展。

首先,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研究生常常需要与国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研究、联合项目等。流利的英语学术口语能够确保双方在交流中准确无误地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求,避免因语言障碍而产生的误解和偏差,提高合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申请国际学术交流项目、留学深造或参与国际科研竞赛时,出色的英语学术口语能力能够为研究生赢得更多的机会,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脱颖而出。

其次,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研究生拓展学术视野。通过与国际知名学者的交流,他们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方法、前沿的学术理论和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而激发创新思维,为自己的研究带来新的灵感和突破。而且,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中,研究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同一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有助于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找准自己的研究定位,为解决全球性的学术问题贡献力量。

再而,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具备优秀的英语学术口语能力能够增加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无论是在高校、科研机构,还是在跨国企业的研发部门,对于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人才都有着较高的需求。这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选择空间,也为其未来的职业晋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而言,研究生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的培育对于其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的顺利开展、学术视野的拓展以及个人职业的长远规划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二、研究生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训练的实践策略

(一)设计学术交流场景,促进口语表达

学术口语交流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切实的学术交流环境下开展相关的训练活动,让研究生群体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训练,同时让其掌握在不同学术环境下进行口语表达的技巧。情景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热点方式,不同的情境下能够带给研究生不同的语言训练体验。为了有效地提升研究生的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导师可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术交流场景,驱动学生在交流场景中的训练,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相关导师可以设计国际学术会议的场景,场景中让参与活动的学生准备学术报告,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并在模拟会议上进行展示。为强化活动的真实性,可以邀请其他导师或同学扮演提问者,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求报告者进行现场回答。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锻炼研究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应对突发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为确保场景的设计的有效性,导师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使场景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同时,在场景实施过程中,导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研究生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二)开展小组对话活动,提高口语表达

合作发展,共同进步是国际交流提出的发展主题,强调在各种活动中要注重与外界或者他们的配合。小组活动就是基于合作发展视角而提出的一种热点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交流,同时在小组环境下能够更好的促进研究生学生之间的交流,构建互补的研究生口语训练活动,实现对研究生群体的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培育的目标。在小组对话活动设计的时候导师要注重根据研究生的专业和研究兴趣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具有一定的共性和互补性。

在小组对话活动中,导师可以为每个小组设定具体的讨论主题。这些主题可以是与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如“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话题,如“科技进步对社会伦理的影响”。小组成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研究成果和经验。在讨论过程中,鼓励研究生运用丰富的学术词汇、准确的语法结构和恰当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进行有效的互动和回应。此外,导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小组之间的交流和竞赛活动。例如,开展小组辩论会,让不同小组就某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辩论,展示各自的观点和论据。通过这种方式,激发研究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三)借助跨文化交流会,强化口语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英语覆盖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英语特点也大不相同。跨文化交流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使其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强化英语学术口语能力,此外这样的活动背景下还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文化素养。

例如,导师可以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外的学者、专家来校进行讲座、研讨会或工作坊。在这样的活动中研究生有机会与这些国际学者直接交流,了解国际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方法。在交流过程中,研究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学术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术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导师要指导研究生注意文化差异,尊重不同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交流,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的沟通障碍。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学术口语水平。

(四)设计学术汇报活动,指导学生发音

学术汇报活动是研究生展示研究成果、锻炼英语学术口语能力的重要环节。学术汇报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发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口语表达质量。为此在研究生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培育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学术汇报活动,做好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指导,进而实现对研究生群体的有效培育。

例如,导师可以要求研究生定期进行学术汇报,汇报内容可以是阶段性的研究进展、实验结果或者文献综述。在汇报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作为听众,对汇报者的发音、语速、表达流畅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反馈。对于发音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指出并进行纠正,帮助研究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朗读、语音对比等方式,让研究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正确的发音,进而对其自身的发音形成良好的指导。

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语学术口语交流能力是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自我学习提升的基本能力,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来讲,还是对于个体发展来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结合研究生群体的学习特点和思维特点以及发展需求,设计多样的学术口语交流活动,在实际的育人过程中实现对人才能力、英语素养、文化知识的全面教育提升。进而促进研究生个体发展和学术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亚文.元宇宙环境下英语口语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师范大学,2021.

[2]徐芸芸.基于能力本位的研究生学术英语口语课程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3]杨灵芝.英语专业研究生对其口语交际策略使用的感知及其实际使用情况研究[D].长江大学,2013.

[4]张娟.交际策略训练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

[5]董涵宜.语境理论在研究生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

[6]刘辉.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口语中自我修正现象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

[7]朱思红.大学英语口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D].兰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