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与立德树人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7
/ 2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与立德树人实践

王成梅

山西省柳林县第二中学  0333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元素,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德育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深挖教材德育素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联系现实生活等,以期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学策略;全面发展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理念。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塑造健全人格的重任。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特点

1.1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德育渗透的天然土壤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科目,其独特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富含深厚思想性、人文性和情感性的综合性学科。这种综合性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因此,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过程,也是学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过程。

1.2学生特点: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敏感期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这一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产生困惑和迷茫。因此,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理解社会、把握人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刻人生哲理的展现,语文教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3教材特点:德育素材的宝库

初中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这些素材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教材中的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蕴含着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情抒发;现代文学作品则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变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关注社会。此外,教材中的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也蕴含着丰富的逻辑思维和道德判断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判断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通过精读、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内涵,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力量,从而受到心灵的洗礼和道德的熏陶。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特点主要体现在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生特点的关键性以及教材特点的丰富性上。这些特点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德育渗透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与立德树人的实践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对其品德修养、价值观念及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培育。以下将详细阐述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教学策略。

2.1明确教学目标:因文而异,自然融入

首先,教师在备课阶段需深入研读教材,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明确其德育目标。这种目标的设定应当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避免生搬硬套或牵强附会。例如,在教授《背影》一课时,可以将“感恩父母,珍惜亲情”作为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进而反思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学会感恩与回报。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确保德育渗透的方向性,使教学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2.2深挖教材德育素材:积累实例,启发思考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积累典型的德育案例,如《愚公移山》中的坚持不懈精神,《岳阳楼记》中的忧国忧民情怀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领悟道德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通过提问、质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力。

2.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德育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授《黄河颂》一课时,可以通过播放黄河的壮丽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讲述英雄人物故事时,可以播放相关纪录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英雄的伟大与崇高。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音频、图片等多种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4联系现实生活:结合时事,引导实践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将德育内容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在教授《纪念白求恩》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医疗援助、志愿者服务等现实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国际合作和无私奉献的重要性;在讲述环境保护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鼓励他们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成长。

2.5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以情动人,培养审美情趣

情感体验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通过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和美好景物的描绘,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情感的熏陶中受到道德的洗礼。例如,在教授《春》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配乐等方式营造春天的美好氛围,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在讲述亲情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珍贵。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引导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德育渗透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深挖教材德育素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有效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总结: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更是德育渗透与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深挖教材德育素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等教学策略,我们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初中语文教学将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赛华.随文润心 立德树人——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 000(014):P.12-13.
[2]倪赛华.随文润心 立德树人——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 000(014):P.12-13.
[3]何世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 2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