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经验成长提高亲子参访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8
/ 2

基于儿童经验成长提高亲子参访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吴燕飞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312300

【摘  要】指南指出:“幼儿园在选择教育合作伙伴时需要联合家庭和社会,在合作、尊重、平等的原则之下,让家长和社会都可以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进而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水平。”家长作为主题实施中最直接的人力资源,在开展偏向自然探究、人文环境等参访性主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发现家长在配合参访方面普遍存在着不愿参访 无法帮助链接经验;不会参访 无法助推经验生长等问题,这严重阻碍了主题推进,无法让幼儿的经验得以持续发展。为此我们梳理了更理念 激内驱;明要点 双奔赴的相关策略,从而让家长真正卷入“参访性主题”,实现同频共振,助推幼儿经验生长。

【关键词】 同频共振 亲子参访  经验生长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如何用活这本教材呢?实践参访是将其价值最大化的途径。它能让幼儿真正地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去亲自体验,通过观察实践收获经验产生问题。

然而在开展此类需家长配合参访的主题时我们也会听到老师们的“抱怨”:“双休有些孩子爸爸妈妈没有带去体验,孩子一点也说不上来”“我们班有些家长一点也不配合”。没有家长的配合参访主题推进下去会受到阻碍。现在的家长大多90后,照理理念也挺先进,到底不配合的现象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此类现象呢?我们也进行了思考:

一、亲子参访现状及原因

(一)老师,爸爸妈妈没带我去”——不愿参访 无法帮助链接经验

在五一来临之前,小朋友讨论到了“五一节谁没得休息”的话题。为此老师根据孩子们的问题和需求,请爸爸妈妈五一节带孩子去走走看看并采访“五一节劳动的人们”。五一假期回来后,有些小朋友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自己采访到的“五一劳动的人们”。这时老师发现平时发言很积极的亮亮等小朋友却坐在一旁一声不吭,当让他们站起来说一说时,他(她)一脸无辜地说“老师,爸爸妈妈没带我去。我不知道”   

那么这部分孩子为什么没去?究其原因是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亲子参访的重要性,觉得参不参访无所谓,未能意识到参访和幼儿经验获得之间的关系。而有的家长则理解为这是老师额外布置的任务,没有时间就不需要去。亲子参访活动的缺失,导致回园后的交流分享环节,很多孩子只能做一名听众,无法进行经验的分享和交流,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无法产生经验的共鸣、实现经验的同步提升。

二、同频共振让亲子参访助推幼儿经验生长的策略

同频共振即思想、意识、行为等方面协同统一。如今的家长认知水平高,对新事物新思想容易接受,作为教师要思考如何与家长同频共振,基于现状引导家长在明确参访价值的基础上积极配合,让其在主题推进中真正发挥作用,让活教育理念下的主题推进真正实现“双向奔赴”。

(一)更理念 激内驱—— 愿参访 帮助链接相关经验

更理念即更新家长的理念,提高对亲子参访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每位家长支持并开展亲子参访,才会让孩子有经验的共鸣,也便于教师依据全体幼儿参访后的新问题、讨论焦点开展支持性的活动。那么该如何改变家长的观念,激发参访内驱,让其积极参与到亲子参访活动呢?

1.话缘起”——明确目的 了解参访缘由

为什么要开展亲子参访?这是家长不明缘由故未积极配合参访的症结所在。尽管以往参访前我们也会和家长交代参访要求等,但更多的是以发放调查表写上参访目的为主,或者是在家长群发一个通知。这几行文字、一个通知不足以引起家长的重视,也无法让其了解亲子参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此我们要努力将“缘起”讲透,通过班级群聊天的方式将幼儿在主题开始前的交谈记录、包括接下来主题的开展方向等等都聊透,让家长真正明白去参访的目的,让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相信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活动家长还是非常愿意去配合的。

2.尝甜头”——分享同步 激发参访内驱

尝甜头,通俗的讲就是指得到了好处。作为家长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有表现的机会对他们来讲就是“甜头”。为此我们抓住了家长的这一心理,通过同步分享及成果小晒等措施激发家长的参访内驱,从而达到同频共振。

(1)同步分享 即时反馈——反向激发内驱

同步分享即参与实践参访的孩子我们都会同步让其在班级里进行实践后的交流,并将交流视频拍下来一一发到班级群。这一做法既给予了参与亲子参访的家长和孩子一种行为上的肯定和表现表达上的锻炼和满足,也让其他未参与的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大胆表现的样子,从而反向激发参访内驱,引发参与的欲望。与此同时教师会结合孩子的分享分析本次亲子探访中收获的经验是什么以及下一步探访的重点,让其他家长真实了解探访背后的价值。

(二)明要点 双奔赴 ——会参访 有效助推经验生长

明要点即明确每次亲子参访的主要任务,这对于家长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清晰地了解亲子参访时自己的所说所引,从而让参访方面明确。

1.划重点”——明确参访方向

在主题不同的行进阶段,参访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针对班级家长不明确参访重点、不清楚如何引导等问题,我们采用了“划重点”的方法将将参访重点、参访时可提的问题、参访后需带回的物品以表格的方式进行梳理,让家长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需要如何去做。

如在《我的家乡上虞》主题中,当小朋友对于自己的老家在哪?在实地踏访前教师就帮助家长梳理了一张清单,上面写了家长该问什么问题,注意什么等?(见表1)有了这张重点清单,家长明确了自己该做什么?达到了参访目的。后期主题行进中,幼儿又对于老家和新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产生问题时,教师引导亲子再次踏访老家,并将采访清单进行了升级,不仅写了怎么做?还写上了参访目的这一次重点放在寻找老家的旧物。在梳理了踏访重点后(见表2),家长带幼儿参访时方向明确,对于参访时参与的度也能较好地把握。

初次参访(表1):

《我的老家在哪里》亲子参访要点

1.请周末带孩子去老家走一走

2.可以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3.带孩子走一走老家的大街小巷,为主观察老家的房子如屋顶、门、墙等分别是怎样的?记录孩子的原话。

4.了解老家的特产有哪一些并在周一带到幼儿园来(可通过参观老家的商店、小店购买,也可在网上查找)

二次参访(升级版表2):

《老家和新家有什么不一样》亲子参访要点

参访目的

1.请周末带孩子再次去老家走一走

通过新旧物件对比,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2.和孩子一起找找老家的老物件,可以使用的话让孩子用一用、穿一穿等感受下(如果孩子问你这是什么?怎么用的等可以回答,也可找当地的老爷爷老奶奶来回答),可以将部分老物件带到幼儿园来。

3.如果孩子想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请在记录的画面旁边写上孩子的原话带到幼儿园来。

2.抓典型”——呈现优质做法

典型是指能代表某一类事物特性的标准形式。班上总有小部分家长是积极主动,有着敏感的教育意识,领会能力强,在协助推进幼儿经验生长过程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家长资源,通过兵教兵的方法让其他家长感受理解亲子参访的呈现方式。

(1)优质记录共分享

家长的专业性不强,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参访后的亲子记录等方面会存在着不理解的现象,总会出现代替记录或帮助记录的现象,从而阻碍幼儿真实感受的输出、真实问题的呈现,阻碍经验的生长。为此我们会有意识地鼓励并指导个别领悟能力强的家长延续幼儿在园的记录方式,并将他们的记录方式介绍给其他家长,帮助大家直观地了解探访后的记录,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亲子记录的质量。

如在《我的家乡上虞》主题中,当班上小部分家长开展老家的亲子参访后,我们就有意识地引导能力强的亲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亲子参访中老家和新家的不同,有条理地呈现出来,并将其发到家长群。其他家长看了后对于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记录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类似的记录也不断增多。

 总之,教师引导家长卷入参访性主题的每一个行动,都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努力实现双向奔赴,因为只有家园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的经验发展,从而实现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