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低段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1
/ 2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低段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策略分析

王玬骅

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实验学校  300000

【摘要】: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基础所在。它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为了提升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逐步提高独立认字的能力,小学低年段的识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重视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同时,还要特别针对低年段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科学性的识字策略,提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进行实质上的转变。以下论述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践出发,带领学生观看、理解汉字的自然流变、直观分析汉字的结构差异、在生活中发现所学汉字三个方面入手,对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趣味识字的方式方法进行初步分析与探索,旨在帮助学生追根溯源,使其在了解汉字背后故事的同时,快乐、高效地学习汉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法则趣味识字情境识字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

汉字的学习和积累往往是一个长期而又枯燥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单个汉字的识记总是出现识记不清、混淆、笔画遗落等现象。在很早以前的教学中,我们会采用单元默写、默背笔画等手段,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试图利用反复书写呈现的机械记忆方式只是为了识字而识字。往往使用这样的方法所达到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出现这样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明确识字的意义。目前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知识和技能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为了能高效的进行识记汉字,了解其真正的使用含义,笔者认为还需要追根溯源从汉字的源头说起。

一、追根溯源了解中国汉字

汉字的起源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全球使用时间最长且没有出现断层的文字,是维系各民族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关于汉字的起源说法有很多,其中“图画说”在笔者认为是最具有合理化考量价值的。在公元前1300年的殷商时期出现了甲骨文,人们在龟甲兽坚硬的骨壳上刻画事物的形状来记录事情。沈兼士先生在1927年提出了汉字起源于记事的图画这一观点,认为在古汉字之前还有一个“文字画”的起源阶段。“文字画”具有亦画亦字的特点,初步具备了文字记录信息的可识性功能。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的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汉字由原始图像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像来表示不同的意思。

“象”是创造汉字的主要方法。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用图像进行文字的表象,我们将这种文字称之为“象形文字”。例如“日、月”等,这是造字的基本部件。把简单的部件相互组合,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当然,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用于表示更多事物的文字。为了使文字更加的简单便捷,汉字经过了长时间的自然流变简化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汉字形象。

二、“返古”法则与识字教学

根据低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他们更擅长识记直观的图画,这也正是现代教学中频繁出现用图片、用视频来直观教学的所在。而在汉字教学上我们可以尝试着用最返古的方式。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在学习“爬”这个字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返古”法,让学生既能识记住这个字又能和之前学习过的字做以区分,不再会出现记忆混淆的现象。“返古”简单地来说就是想象和画画。比如教这个“爬”字时,教师首先加以语言的引导:“同学们,老师都知道你们都会爬这个动作,你们来说说在爬的时候用什么爬呢?”学生会说用手,用脚或是用身体。这时可以再继续发问:“你们能在这个字中找到表示手或脚或是身体的部分吗?”此时学生会发现左半部分的“爪”像手。这时板书“爪”,接着展示一幅小鸡的图片,让学生在小鸡身上找一找这个字。“爪”字就像小鸡的脚,这样用图片的方式找到了这个字,从而也就记住了它的样子。而在“爬”这个字中,右边还有一个“巴”字,利用形声字口诀:左形右声,习得“巴”字恰巧是这个字读音的关键所在。与“爪”字相容易混淆的字还有“瓜”,在《小猴子下山》这一课中学习到这个字,学生会不自觉联想到“爪”字,仅在于一点之差,却在书写时错误率极高,同样可以用“返古”的识记法则来还原瓜字最原本的“样子”。我们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西瓜,或者出示西瓜的图片。

“瓜”字的第一笔短撇代表了西瓜的瓜蒂,西瓜深绿色的纹路就代表了左边的长撇、中间的竖提和右边的长捺,那么竖提上的小点,就代表西瓜里的瓜子啦。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教授给学生更多的应该是识字的方法和要领,而不是简单的教授某个具体的生字,需要让学生学会的是联想识记的规则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用联想绘画的方式将它还原成最原始的模样。在课堂上如果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相信既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更好的达到记忆效果。

二、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学习汉字

当然并不是所有汉字都适用于“返古”的象形法则,很多字在它的演变过程中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模样,还有很多的汉字是后续因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再次结合创造的。这时,我们可以用创设情境法。例如在讲“捉”字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组词。他们一般会给出这样的词语,例如“捉蝴蝶、捉迷藏、捉小偷”等等,此时顺势创设特定情境,想象自己在公园里周围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在花丛中飞舞着花纹各异的蝴蝶,真是美丽极了!这时你忍不住伸手想要抓住它,可是它飞走了,于是你追啊追啊,最后“捉”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上述的这段故事情境中,和这个字有关的重点语句是:“忍不住伸手想要抓住它,可是它又飞走了,于是你追啊追啊”,这句话中已经诠释了这个“捉”字,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捉蝴蝶的时候需要用什么捉呢?学生会想到用手捉或用工具,按照规律这个字的偏旁是提手旁。而正当我们伸手去抓它的时候,蝴蝶又飞跑了,此时我们毫不犹豫地追上去,再连续发问:“我们用什么追呢?”学生又会说用脚,联系已学习过的旧知,“脚”又称做“足”,所以“捉”这个字需要“有手有脚”。

创设情境的方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汉字形成的原理和内涵,能更好地理解汉字。该方式应用范围很广,在《小猴子下山》一课中,学习“掰”这个字。教学中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还加入了表演,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演一演。学生会用双手使劲儿地握住玉米,再把它从中间分开。试问学生:“我想一只手就把玉米掰开,能实现吗?”学生的回答是不能的,这时在黑板上把“掰”字的两个“手”书写上,再发问:“我最后把一整个玉米从中间分成了几份?”答案是两份,我们将一整个玉米从中间分开了,这个字中间还需要有一个“分”字。情境加表演的方式,生动地将这个字的原理展现出来,直观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能让识记任务变得简单有趣,更能够提高学习汉字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更是一项充满童真、带有挑战性与创造性的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又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它既是学生阅读文章和进行写作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笔者提倡在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中,将识字和美术学科相融合,能够让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更加强烈,进而更加喜欢体验识记汉字带来的无限乐趣,良好地提升和丰富小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以及语文阅读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发散性,也将为后续小学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