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模块化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5
/ 2

体教融合背景下模块化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李尚伟

四川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620010

摘要:体教融合背景下模块化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研究,是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一次深入探索和实践。因此,旨在通过对模块化高职体育课程的建设研究,为高职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体教融合背景;高中体育课程建设;策略

引言

模块化高职体育课程,是将体育课程按照运动项目、运动技能、体育理论知识等模块进行划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进行学习。这种课程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1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1.1未彻底践行终身体育理念

终身体育理念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孤立概念,它实质上是一个动态且连续的发展路径。研究显示,学生对体育课程有浓厚的热情,超过六成的学生展现出高度的参与热忱,这无疑反映出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的积极影响,为塑造他们的终身运动价值观提供了稳固基石。然而,体育课程只是构建这种理念的多元要素之一,教学重心更应聚焦于植入和深化终身体育的理念内涵,而非仅仅局限于课程本身,学生还没有认识到终身体育意识对他们步入社会以后的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1.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手段落后

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和教学手段的落后也是一大问题。以某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为例,该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在教学理念上较为保守,对新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了解和兴趣,仍然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此外,教师由于缺乏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在教学中无法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效果往往不佳。

2体教融合背景下模块化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策略

2.1建立体育模块化“3+X+X”课程

在设定课程导向后,对各专业的特性、流程及典型任务场景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尤其关注对体育活动的实践频率、内容偏好以及学生体能标准。以此为依据,构建了创新的课程架构,即“3(3个平台课程)+X(体育专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X(以体能发展为基础的课外运动训练、课外活动、竞赛组织)”模块化课程体系。核心的理论、锻炼和就业预备课程模块作为全校必修课,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健康生活习惯。针对职业素养的提升,设计针对不同专业的定制化课程,旨在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逐步塑造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与终身运动理念。体育专业特色模块则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运动特长,从学校的多元体育项目中挑选专攻方向。素质拓展模块则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体育训练计划,包括裁判培训、课外活动组织以及各类比赛策划,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2结合学生生活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

在体教融合视域下,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学校还应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设计丰富多元的体育课程内容,尤其要重视将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体育活动不仅仅是课程的一部分,而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例如,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轻松实践的体育活动,如步行、跑步、瑜伽、家庭健身等,这些活动不需要特殊的场地或设备,学生可以在校园内外轻松参与。在此基础上,课程还可以包含一些流行的体育项目,如街舞、攀岩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同时,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活动或比赛,如迷你马拉松、篮球联赛等,以此营造校园内的体育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体能,还能在运动中建立社交网络,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2.3积极开展多元教育合作,提升体育教学实效性

在体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还应与其他教育机构或企业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教育合作,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具体来讲,高职院校可以与体育相关企业、专业体育组织、健康促进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进而获得更加丰富和专业的体育教学资源,如先进的运动设施、专业的运动教练以及最新的体育科学知识,共同推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当然,合作还可以包括共同开发体育课程,引入行业最新的运动趋势和技术以及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体育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通过这些合作,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职业发展路径。这种教育合作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开放、互动和实践导向的体育教学环境,从而提高体育课程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更好地实现体育教育与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2.4建立第二课堂,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强调采用多元化、立体化的评估框架,其核心理念围绕过程导向、形成性评估与创新增值性评价展开。引入第二课堂元素,如专门的运动训练团队、活跃的体育社团以及丰富的课余体育项目,旨在弥补现行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充分挖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将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评价扩展至学生的态度转变、行为表现、参与过程,以及运动技能提升和坚韧品格的塑造,这一改革旨在打破传统的课堂界限,实现评价方式从一元化向多元化的深刻转变。体育第二课堂是贯彻体教融合思想,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学校体育教育环境的一种具体体现,其德育效果十分明显。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各个体育社团自发地进行练习,并进行友好的比赛,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提高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和体育伦理意识,从而达到体育育人的目的,以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目标。

结语

强调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秉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将职业成长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体育课程深度融合。从设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策略,构建课程内容,直至实践教学环节,始终坚持以满足学生职业前景的需求为首要考量,注重挖掘和提升学生的个性化特质,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导,模块化且系统化的体育课程框架。

参考文献

[1]马婷.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研究[J].体育风尚,2021(14):149-151.

[2]侯海燕.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3,13(15):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