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画 以画感人——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5
/ 2

融情于画 以画感人——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讨

兰冬麦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小学, 广西河池市  547000

摘要:情感教育的渗透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推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中科学开展情感教育,在提升学生参与美术课堂兴趣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情感教育

引言

美术是利用视觉形象来表达并承载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的一门艺术性学科,具有一定培养人情感品德的功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美术课程教学过程的愉悦性,引导学生自主表达情感,展现自身的想法及创意,养成健康的品德与人格。所以,教师应在美术信息化教育中科学地渗透情感教育,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可视化、形象化的优势,促进美术知识与情感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深化情感认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1运用信息技术传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情感教育实际上更倾向于是一种教育策略,强调在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及学习的环境,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所以,在实施美术信息化教育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抽象的美术知识融入到情境教学中,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感知美术形象中所隐藏的情感,从而引发情感共鸣。

比如说,在《生活中的线条》一课中,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体会与感受不同线条所体现的不同感受,懂得发现与欣赏生活中画家笔下的各种线条美,认知线条表达情感的形式,开拓学生美术视野,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学校周围事物呈现出来的线条,例如,“弯曲的、笔直的公路”两幅图片,加以语言导入:“在看笔直公路线条时,会产生静止的观感,而在弯曲公路的曲线时,会产生运动的感受”。学生初步感知线条后,教师可在多媒体上展示生活中各种常见线条图片,例如烟花图、蜘蛛网图、梯田图等,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图形与线条,并思考途中的“线条”走向与感受,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联想线条并指出其应用的形式与方向[1]。寓情于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线条在生活中的奇妙运用,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图形,为其添“花衣”,在其中添上长短、粗细、曲直不一的线条,用线条表达自身的情感。在获得美术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深化情感体验,激发其想象力及情感认知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课堂交互氛围,深化情感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其观念、认知、思想品德及感受的可塑性都相对较强,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有着显著影响。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构建友爱、和谐的关系,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就能够改善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全新体验,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信息技术还具备较强的交互性功能,有助于引领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动,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丰富、灵活的美术情感教育,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一定提升,还可增强学生的认知及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高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比如,教学《难忘的朋友》时,教师在导入部分就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学生间互相帮助、小组合作等照片,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此外,还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间的趣事,引导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创设出良性的互动氛围。在开展课程教学时,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朋友特征,比如年龄、身高、性格、爱好等,教师再结合学生的互动情况,适时做出总结,引导学生认识人体形态特征,并向学生提出问题:“除了我们常见的直立站姿外,还有哪些站姿?”学生就可快速回答:“侧站、躬身”等,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学生所描述的站姿逐一呈现出来,接着展示个人照片,并询问学生:“这是老师朋友的一张全身照,假如给他画上听诊器?那么同学们能看出他是什么职业吗?”,接着,教师可选出几名学生到讲台上摆出不同的形态,再让其他学生进行写生练习,并画出人物外部特征及动态。结束后再集中向学生展示,师生共同猜测作品中的人是谁,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能够将人物特征表现出来;作品线条的组织形式;能否精准展现装饰物与图案”。此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送给朋友,增进友谊,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教育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促进情感建设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下,美术活动形式更加丰富,不再局限在传统的绘画、雕塑设计等,录像、摄影成为新的美术活动内容。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开发美术教学范围,设计丰富、多元的美术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情感建设,带领学生掌握获取并记录自己的喜好、心情的能力,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美术摄影活动”,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改善认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环境,描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表达自身对校园的感受及认知

[2]。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展示与校园相关的图片与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与变迁,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后感,并在交流中,深化对校园的认知,引发情感;第二、情感体验。运用“触景生情”的方式,带领学生到校园中散步,并根据学生前一阶段观看的照片、视频,向学生讲解校园景色的改变、校园建筑的背景故事等,利用校园景观中的花草树木,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充分感受校园建设的人文美与文化美,引导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热爱校园;第三、交流与展示。在上述活动后,教师可组织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的摄影活动,并创办摄影展,将学生在课下收集到的校园风景集中展示。展示时,学生需讲解自己的拍摄目的、色彩等。展出结束后,鼓励学生进行即兴创作,画出自己心中的校园,并在班级中分享。在整个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感表达及交互能力都得到提升,培养学生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4结语

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思想品德方面尤为重要,教师需重视其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现代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可为学生创设更加直观、趣味性的情境,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操.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课中应用[J]. 新班主任,2023, (33):44-45. 

[2]刘艳霞.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刍议[J].新课程, 2020,  (47):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