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生物衰败患者采用J-Valve瓣膜行二尖手术的经验和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采用J-Valve瓣膜行二尖手术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72.0±11.6)岁。既往手术置换HancockⅡ瓣膜17例,Edwards SAV瓣膜7例,Edwards Perimount瓣膜3例,佰仁思瓣膜1例,Mosaic瓣膜1例。瓣膜型号25号8例,27号17例,29号4例。手术于杂交手术室完成,在X线透视和TEE监测经左侧肋间和心尖,将反向安装的J-Valve瓣膜在导丝的引导置入二尖生物内。结果1例患者因介入瓣膜移位,紧急转正中开胸,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搏经右心房及房间隔切口复位。28例完成经心尖手术,死亡1例,手术操作成功率96.6%(28/29)。二尖平均跨压差(7.6±2.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随访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J-Valve介入瓣膜在生物衰败损毁的患者中行二尖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早期效果,即使患者在前次手术置换的是小号生物,仍可取得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 标签: 二尖瓣 生物瓣衰败 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
  • 作者: 唐亚捷 刘健 陈钊 赵俊飞 马介旭 魏培坚 刘彦俊 邱海龙 朱伟 刘辉 庄建 郭惠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广州 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广州 510080;汕头大学医学院 515041,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超声科,广州 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科,广州 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广州 510080;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全胸腔镜经左心房二尖入路心肌切除术(thoracoscopic transmitral myectomy,TTM)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术前通过超声心动图及心脏核磁共振共同评估患者心室壁肥厚范围及二尖形态和功能,在全胸腔镜经二尖行心肌切除术,总结手术方法并分析术后早期手术效果。结果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病区单一术者共完成TTM 15例。经术前影像学评估后发现:6例(40.0%)室间隔肥厚局限于基底段,9例(60.0%)合并左心室中部室间隔肥厚;2例(13.3%)术前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后叶腱索断裂。心肌切除后,二尖处理如下:11例(73.3%)患者行前叶扩大,3例(20.0%)患者为直接缝合前叶至二尖环,1例(6.7%)行二尖生物置换。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室间隔穿孔、残余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及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者。主动脉中位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9.0(116.0,147.0)min、184.0(158.0,227.0)min、22.0(9.0,26.0)h、3(2,7)天、9(7,14)天。全组无失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5)个月。1例(6.7%)患者因A3区撕裂于术后3个月行再次二尖成形术,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明显(术前对随访),分别为[(19.3±3.3)mm对(8.9±4.4)mm(P=0.001)]和[(90.8±23.2)mmHg对(8.9±4.4)mmHg(P<0.001)](1 mmHg=0.133 kPa);随访无患者残存SAM现象;二尖中量以上反流患者数量由12例(80.0%)下降至1例(6.7%)(P<0.001)。结论对于手术指征合适的HOCM患者,TTM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能够良好地暴露室间隔(尤其是中部)梗阻部位、消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及SAM相关二尖反流。术中应仔细处理二尖前叶,减少因补片大小或缝合导致的残余二尖反流发生。

  • 标签: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二尖瓣反流 心肌切除术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河北省雄安新区商务服务中心项目,深入研究了超低能耗建筑气密性处理难点和重点,并详细阐述了墙体接缝、门窗、墙体细部、地面与屋面等位置气密性设计要点,以期为同类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优化提供参考,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 标签: 多体系幕墙 建筑工程 气密性 超低能耗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了当前最普遍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在其长期使用期间,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各种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但强度高,还具有极强的耐火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受到各因素的影响,在使用年限内,易发生变形和承载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需要采取加固技术。为了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与安全,在加固的时候,还要对施工可行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减少施工难度,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及其安全性。本文对某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加固设计的探讨。

  • 标签: 钢筋混凝土 建筑结构 外部环境 加固设计
  • 简介:本文是我院理论作曲系讲师刘健在攻读硕士学位时所写的关于曲式的三篇论文之一。已发表的两篇(见《黄钟》1987年第3期、1989年第2期)主要研究西方现代音乐的曲式结构,而本文则主要是用新的观念对传统曲式及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的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研究,读者可将三篇文章参照阅读。作者认为,“调性”与“材料”是形成音乐作品结构力的两大要素,它们之间经历了一个由各自独立发展到相互结合再分道扬镳的过程。对传统音乐作品,我们可以从“调性结构和材料结构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观测;当两大要素的结合开始解体,即传统的调性观念受到挑战时,则可使用“点调性、群调性观念”对曲式结构进行交通的分析;而面对更加繁复纷呈的现代音乐作品,我们则不妨摆脱“调性”和“材料”这对范畴的限制,而改用“组合逻辑与排列逻辑”,对其各种“同步”与“异步”的型态进行研究。编者认为,这种用历史的眼光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看成一个有承继关系的运动过程,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用辩证的、系统的方法来连行分析的途径,是合乎实际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本刊欢迎音乐界、理论界的朋友们多写些这一类的文章,也欢迎不同观点展开争鸣,使我们的音乐学术研究更加富有生气。

  • 标签: 现代音乐作品 主题 材料结构 调性 艺术表现 异步性
  • 简介:摘要建筑结构计算机优化设计(CDO)是基于BIM技术发展产生的新技术,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范畴。建筑结构计算机优化设计是从建筑数字化建模开始,借助建筑建模及结构分析软件,经过不同类别参数调整,最终实现建筑结构体系优化的参数化建模、调整与优化过程。

  • 标签: 建筑信息化模型 BIM 计算机设计优化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钢结构以其跨度大、强度高、自重轻、韧性好、工期短、材料可循环利用、产业化程度高等独特优势,在建筑工程领域独树一帜。钢结构是指由钢板、型钢、钢管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钢格板等构件组成的空间建筑结构。在钢结构生产过程中,焊接是最重要的连接生产工艺,焊接质量直接决定钢结构的质量和工程的整体性能。因此,焊接接头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保障钢结构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钢结构 无损检测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经二尖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胸腔镜经二尖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的10例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52.0±16.4)岁(范围:18~68岁),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Ⅱ预测手术病死率[M(IQR)]为1.78%(1.20%)(范围:0.96%~4.86%)。采用配对t检验、配对Wilcoxon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手术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室间隔最大厚度、二尖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等超声心动图指标,记录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正中开胸、无室间隔穿孔或心脏破裂。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发生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再次开胸止血、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卒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室间隔厚度减小[(10.3±1.7)mm比(22.1±4.0)mm,t=-10.693,P<0.01],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峰值降低[12.3(11.5)mmHg比(81.7±21.1)mmHg,Z=-2.805,P<0.01;1 mmHg=0.133 kPa],有效解除了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结论胸腔镜经二尖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可获得较好的早期效果。

  • 标签: 心肌病,肥厚性 胸腔镜检查 经二尖瓣 心肌切除术 左心室中部梗阻
  • 简介:摘要:火力发电厂锅炉钢结构的安装控制要点在于,严格遵守施工方案,加强对钢结构安装施工流程的管理,对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并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相关部门应提高对火电厂锅炉钢结构安装的重视度,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确保锅炉钢结构安装施工保质保量的顺利开展。本文介绍了锅炉钢结构的概述,分析了火力发电厂锅炉钢结构安装与质量控制。   关键词:锅炉;钢结构;安装控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提高人员的质量,新技术和材料可用于现代生产方法。建筑业的新技术产业是一个新的过程,人们在工作设施中发展。铁结构结构是建筑物结构的基础。它在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一般质量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是改善钢结构焊接技术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 标签: 建筑钢结构 焊接技术 发展现状 趋势研究
  • 简介:摘要:在建筑工程整个施工环节中,钢结构施工技术属于主体施工环节内容,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操作中,造成钢结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存在多样性发展特点,最常见的就是响应的焊接问题,包括焊接工艺、焊接水平、焊接设备、环境控制等,所以,想要做好焊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施工管理制度落后、模式陈旧,监管不到位,施工人员态度不认真、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都会影响到钢结构焊接质量,所以,做好施工现场的有效把控,明确钢结构裂缝产生机理,才能对症下药,全面做好相应控制工作。

  • 标签: 建筑钢结构 焊接裂纹 产生机理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现代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衍生出许多新技术,但在这些工程中频发的质量问题应当引起建筑企业的重视,或是因为结构失稳,或是因为整体工程缺乏有效的加固措施,都会导致建筑工程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使得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难以获得保障。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重要先考虑结构是否合理,与设计人员做好沟通工作,重视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研究,以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技术人员要先认识到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性设计的必要性,再通过合理的技术方案支持,维持房屋工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 标签: 房屋建筑 结构加固设计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如今,框架剪力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此种结构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建筑的安全系数、稳定性能、抗震能力,而且还能建造出更具灵活性、多样性的建筑结构类型,以更好迎合人们对建筑物的审美要求。文章主要围绕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展开论述,首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概述;其次阐述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施工要点;最后分析了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具体施工技术。

  • 标签: 建筑施工,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转换层的研究和分析是当今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在设计时转换层的结构时,以相关数据指标为基础,认真分析建筑的特点,使设计的转换层结构符合建筑的要求。同时,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施工程序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在加快建筑工程建设效率的同时,保证建筑工程转换层的施工质量。高层建筑建造过程中对于抗震性能的要求非常严格,在一个建筑建造过程中,利用转换层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能够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以转换层在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

  • 标签: 转换层设计 建筑结构 应用
  • 简介:摘要: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应用是当前建筑行业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旨在探究这些优化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涵盖了设计理念、材料选择、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通过对优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案例分析,可以为未来房屋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 标签: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优化技术 应用
  • 简介:摘 要:城市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建筑行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开始提高了对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的需求。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来,大多数现代化的施工材料和工艺出现在建筑商的视野中,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技术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备受建筑领域的关注,因此要深入研究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 标签: 建筑工程 框架结构 工程技术
  • 简介:摘要:传统建筑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工现场作业,庞大的用工需求与紧缺的劳动力供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传统施工方法在现场进行大量湿作业,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原来的建筑行业模式已经显露出弊端,顺应社会潮流的新型工艺成为现代基建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装配式建筑脱颖而出,成为引领行业进步的先行者。装配式构件基本在工厂预制,工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可控,现场施工时需要少量工人吊装施工即可,将大量工作放到工厂里完成,在现场进行构件组装和少量湿作业即可,有效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对装配式建筑设计进行全面介绍。

  • 标签: 装配式结构 高层住宅建筑 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将探讨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应用。首先,分析了地震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强调了抗震设计的必要性。然后,从抗震设计原理、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包括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地震作用计算、结构设计参数优化等内容。最后,总结了抗震设计在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 标签: 地震 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 运用
  • 简介:日本电视动画制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植根于日本独特的电视产业生态.20世纪60年代初,被后世誉为“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创造出了适合电视动画生产的低成本制作体系,即“手冢治虫模式”.这种制作模式被后来者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现在日本电视动画业通行的制作方法.现在,一部电视动画片的制作在日本通常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而在播出环节,又分为黄金档、晨间档和深夜档等三大档期,不同档期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节目内容差异较大.在投资方式上,日本电视动画制作在早期主要采用单向投资方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视动画制作普遍采用多元投资、共享收益的制作委员会制度,推动了电视动画业发展.

  • 标签: 日本电视动画 制播体系 手冢治虫模式 动画制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