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患者在腹腔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对照组与试验组,均行腹腔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配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62.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在腹腔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护理配合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意义重大。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 护理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院内进做完腹腔胆囊切除术的72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6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多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体现差异(P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全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腹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实施腹腔手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在全麻下进行腹腔手术,实验组则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腹腔手术,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苏醒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手术中可应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其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卵巢囊肿行腹腔手术治疗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9年11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卵巢囊肿腹腔手术者94例,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组各47例,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2组对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明显更优,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护理干预 卵巢囊肿 手术治疗 腹腔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与开腹行复杂性子宫全切的疗效。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的各种良性子宫疾病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2例患者行以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52例患者行以腹腔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早,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E2、FSH、LH、P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研究组E2、FSH、LH、P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尽管腹腔手术、开腹手术均会对良性子宫疾病患者卵巢功能产生影响,但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手术效果显著,影响较小,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复杂性子宫全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腹腔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结直肠癌患者94例资料并根据方法分组。开腹手术组应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组则应用腹腔结直肠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结直肠癌效果;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镇痛次数、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组患者结直肠癌效果显著比开腹手术组高,P<0.05;腹腔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镇痛次数、住院时间显著比开腹手术组好,P<0.05;腹腔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开腹手术组低,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腹腔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加速肠功能恢复,减少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结直肠癌患者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下子宫全切术对子宫病变患者盆底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患者行以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33例患者行以腹腔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对两组盆底功能及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PFIQ-7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PFDI-20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PFDI-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BISF-W量表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下子宫全切术对子宫病变患者盆底功能及满意度有一定影响,相比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腹腔下子宫全切术对患者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作为子宫病变治疗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子宫病变 盆底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病例为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形式将纳入患者1/1纳入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患者术后恢复胃肠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术后恢复肠鸣音、排便及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老年患者 胃肠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腹腔子宫肌瘤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临床的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进行观察。结果照组患者气腹后10min时,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和血浆以及皮质醇比手术前都有增高,但在手术结束时都有所降低;而治疗组患者虽然和对照组有大致相同的变化,但是在变化的幅度上有明显的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大大地减少腹腔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 标签: 临床护理 子宫肌瘤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疼痛反应、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次肛门排气时间、疼痛反应、术后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的对比数据上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良好,缩短了患者次肛门排气时间,降低了患者疼痛和术后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护理干预 自控镇痛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乏力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方 用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胃乏力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早期活动护理组出现胃乏力发生率为3.33%(1/30),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16.67%(5/30);常规护理组出现胃乏力发生率为16.67%(5/30),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33.33%(10/3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早期活动护理组胃肠道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恢复较好,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胃乏力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早期活动护理 胃乏力发生率 胃肠功能指标
  • 作者: 刘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2-11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03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 简介:【摘要】内室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风险较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内室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后,提出有效防护对策,以期为减少护士职业损伤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防护对策 职业损伤 内镜室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胸腔手术的患者71例,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回顾分析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71例患者干预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仅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41%,经对症处理后已经恢复正常。结论为胸腔手术后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减轻疼痛感,及时预防多种不良情况,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并发症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胸腔下肺段切除术后多模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单操作孔胸腔下单肺段切除术的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交替分入对照组(单纯自控静脉镇痛)和试验组(多模镇痛)。对照组仅于手术后予静脉镇痛泵止痛,疼痛明显时自控追加剂量,如疼痛仍无缓解,则追加吗啡皮下注射。试验组做手术切口和缝合切口时采取肋间神经保护的策略,胸腔内手术操作结束后行胸腔下肋间神经阻滞,胸腔内喷洒利多卡因,术后予静脉镇痛泵止痛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Prince-Henry疼痛评分(PHPS)、按压镇痛泵和注射吗啡次数、住院时间及毒麻药品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分别纳入41例患者,性别、身高、体重、手术肺段、手术时间等基础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12、18、24 h的PH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0~24 h、24~48 h按压镇痛泵次数和术后0~24 h注射吗啡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36、48 h的PHPS评分、术后24~48 h注射吗啡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毒麻药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下肺段切除术后行多模镇痛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静脉镇痛泵镇痛,且实施简单,适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多模镇痛 肋间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保护 肺段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二氧化碳(CO2)、空气用于CT 仿真结肠(CTVC)检查的效果及肠道清洁度对息肉性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0月至2020年11月行CTVC检查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2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CO2组经肛门注入CO2充盈肠腔,对照组经肛门注入空气充盈肠腔。比较两组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及腹胀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舒适程度(BCS)评分,观察两组息肉检出率。结果按BBPS评分,CO2组、对照组肠道清洁度好(≥7分)分别为62例、60例,肠道清洁度差(<7分)分别为31例、33例。检查中,两组腹胀评分、VAS评分、B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查后30 min,CO2组腹胀评分、VAS评分分别为(2.21±0.40)分、(1.43±0.3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49)分、(3.03±0.55)分(t=2.59、2.38,均P<0.05);检查后60 min,CO2组腹胀评分、VAS评分、BCS评分分别为(1.15±0.39)分、(1.22±0.28)分、(1.27±0.3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16±0.43)分、(1.91±0.32)分、(1.85±0.37)分(t=2.45、2.27、2.40,均P<0.05)。CO2组小息肉(<6 mm)检出率为32.7%(34/104),大息肉(≥6 mm)检出率为88.1%(37/42);对照组小息肉检出率为29.0%(29/100),大息肉检出率为85.1%(40/47);两组大、小息肉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2组、对照组肠道清洁度好者大息肉检出率分别为92.3%(24/26)、89.7%(26/29),均明显高于肠道清洁度差者[81.3%(13/16)、77.8%(14/18)](χ2=6.03、6.44,均P<0.05);CO2组、对照组肠道清洁度好者小息肉检出率分别为41.9%(26/62)、42.9%(21/49)),明显高于肠道清洁度差者[(19.0%(8/42)、15.7%(8/51)](χ2=15.32、13.78,均P<0.01)。结论采用CO2充气的CTVC检查中患者舒适度更高,且对息肉性病变的检出率无影响;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对CTVC检查的息肉检出率有显著的影响。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二氧化碳 空气 肠胃胀气 视觉模拟量表 肠息肉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切除术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确诊为声带息肉患者1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电子鼻咽镜下切除术组78例和支撑喉镜联合鼻内切除术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喉部发声功能恢复的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4周评估,电子鼻咽镜下切除术组总有效率为79.5%,支撑喉镜联合鼻内切除术组总有效率为98.0%。支撑喉镜联合鼻内切除术组总有效率高于电子鼻咽镜下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子鼻咽镜下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支撑喉镜联合鼻内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支撑喉镜联合鼻内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电子鼻咽镜下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电子鼻咽镜下切除术组与支撑喉镜联合鼻内切除术组振幅微扰、噪声能量、基频微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4周电子鼻咽镜下切除术组与支撑喉镜联合鼻内切除术组振幅微扰、噪声能量、基频微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与电子鼻咽镜下切除术组比较,支撑喉镜联合鼻内切除术组振幅微扰、噪声能量、基频微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电子鼻咽镜下切除术组患者复发5例,复发率为6.4%;支撑喉镜联合鼻内切除术组患者复发2例,复发率为2.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联合鼻内切除术治疗声带息肉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喉部发声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声带息肉 支撑喉镜 鼻内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腔冲洗护理在行功能性鼻内鼻窦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鼻窦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功能性鼻内鼻窦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鼻腔冲洗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1周、4周,观察组的Kennedy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腔冲洗护理在行功能性鼻内鼻窦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鼻腔冲洗护理 鼻内镜 鼻窦手术 术后 效果
  • 简介:摘要呼吸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形成了呼吸介入诊疗综合体系。传统危重症救治方法联合介入诊疗技术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其中,呼吸介入技术的联合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肺血管介入联合呼吸内介入在呼吸危重症尤其是大咯血、重症感染和肺恶性肿瘤患者的诊疗方面展现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希望通过对肺血管介入联合呼吸内介入在大咯血、重症感染和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以帮助呼吸学界提高对介入呼吸病学的认知。

  • 标签: 危重病 血管内操作 咯血 肺肿瘤 呼吸内镜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散发型成年人伯基特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8月收治的1例散发型成年伯基特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主因腹痛、腹胀就诊,疾病进展迅速,早期回盲部肿块病理检查结果为B细胞系淋巴瘤,给予R-CHOP方案化疗,肿物随即消失,患者症状稍好转,腹腔积液未明显改善。最终通过腹腔积液检查确诊为伯基特淋巴瘤,调整治疗方案为R-EPOCH方案,至截稿前患者病情平稳。结论伯基特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测对于伯基特淋巴瘤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伯基特淋巴瘤 腹腔积液 成年人 散发型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与护理风险点的防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8-12月进修消化科11例行EST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及对策干预。结论ERCP途径EST治疗患者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术前周密的评估是前提、娴熟的内操作技术与准确迅速的术中配合是核心,精心的病情观察与及时护理对策是确保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十二指肠镜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乳头切开取石术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