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我国自2011年起全面启动预防梅毒宫内传播策略,本研究旨在评估2012年至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预防梅毒宫内传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南通市所有具有活产分娩结局的455 56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梅毒筛查率和感染率、孕妇梅毒治疗情况,以及其宫内感染率和结局。采用趋势χ2检验、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55 561例孕妇中,除3例外,另455 558例(100.0%)筛查梅毒抗体,其中产前筛查率96.4%(439 125/455 561),分娩时筛查3.6%(16 433/455 561)。(2)796例(0.17%)确诊孕期梅毒,梅毒感染率由2012年的0.13%(85/64 229)升至2019年的0.24%(110/45 517)(χ2趋势=48.985,P<0.001);分娩时筛查孕妇梅毒感染率(0.50%,82/16 433)高于产前筛查者(0.16%,714/439 125)(χ2=102.769,P<0.001)。(3)796例孕期梅毒孕妇中,716例(89.9%)进行了驱梅治疗(青霉素类695例,头孢曲松16例,红霉素或阿奇霉素5例),80例(10.1%)未治疗。共发生梅毒宫内传播14例(1.8%,14/796),在活产儿中先天梅毒感染率为0.03‰(14/460 552)。(4)孕期治疗者宫内传播率明显低于未治疗者[0.4%(3/716)与13.8%(11/80),χ2=66.498,P<0.001]。随着未治疗孕妇非特异性抗体滴度增加,宫内传播率增加(χ2趋势=5.338,P=0.021)。3例孕期治疗后发生宫内传播者母儿无明显不良结局,11例孕期未治疗者发生宫内传播者中4例足月分娩、7例早产,11例新生儿中2例死亡。结论自实施预防梅毒宫内传播的措施以来,南通市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为3/10万活产,达到了国家制订的<15/10万的防控目标。孕早期筛查和治疗是预防梅毒宫内传播的关键。提高产前梅毒筛查率,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减少梅毒宫内传播。

  • 标签: 梅毒,先天性 妊娠并发症,感染性 传染性疾病传播,垂直 普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至分娩当日停药后不同喂养方式对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北京佑安医院纳入57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HBV DNA>2×105 IU/ml孕妇,孕24~28周开始服用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或丙酚替诺福韦,分娩当日停药,新生儿按常规接受被动-主动免疫预防。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人工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共3组,产后6~8周随访,检测产妇肝功能和HBV DNA;婴儿出生后完成免疫接种于7~12月龄随访,检测HBV血清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法、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及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4例产妇中,257例母乳喂养、241例人工喂养和76例混合喂养,3组不同喂养方式孕妇服用抗病毒药物前平均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90±0.67)、(7.82±0.70)及(7.83±0.70)log10 IU/ml,F=0.912,P>0.05];分娩前混合喂养组略低于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3.87±1.08)与(4.21±1.17)、(4.30 ±1.28)log10 IU/ml,q值分别为3.052和3.831,P值均<0.05],而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人工喂养组HBV DNA水平略低于母乳喂养组[(7.42±0.93)与(7.69 ±0.90)log10 IU/ml,q=4.583,P<0.05]。580例(6例双胎)婴儿中,243例人工喂养婴儿中仅1例(0.4%)发生母婴传播,259例母乳喂养和78例混合喂养婴儿均未发生母婴传播(P=0.553)。结论高病毒载量HBV感染孕妇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分娩当日停药,尽管产后病毒载量又恢复至治疗前的高水平状态,但母乳喂养不增加婴儿感染风险,建议母乳喂养。

  • 标签: 孕妇 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 抗病毒药物 喂养方式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本文描述了妊娠期不同类型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宫内感染发生率,如何鉴别活动性感染的类型以及如何诊断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的策略。明确指出妊娠期CMV活动性感染时,需结合胎儿是否感染和胎儿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咨询,不能仅因为孕妇CMV IgM和IgG阳性而终止妊娠,还应鼓励母乳喂养。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活动性感染 宫内感染 诊断 处理 咨询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母婴垂直传播问题引起了社会及围产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及热议,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存在宫内垂直传播。本文重申了宫内垂直传播的相关概念,明确了相关研究的意义,并对未来在这一方面可能的研究方向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同时呼吁科研工作者,坚持更加严谨求实的作风,进行科学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为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提供科学的证据和信息。

  • 标签: 妊娠并发症,感染性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传染性疾病传播,垂直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能否通过宫内垂直传播感染胎儿是关注的焦点,而如何正确评价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存在宫内垂直传播,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病毒学和血清学证据对诊断病毒宫内垂直传播都有价值。单纯将血清学结果用于确定新型冠状病毒宫内传播时,应至少对新生儿随访3~6个月,动态观察IgM和IgG滴度变化,同时随访其母亲,与母亲特异性抗体的滴度进行比较。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 简介:摘要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GRADE中国中心近期发布了《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存在参考文献引用不当,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部分关键策略缺乏推荐意见,以及部分推荐意见证据不足或缺乏证据等问题。本着学术争鸣原则,现对《指南》提出一些管见,愿与作者和读者商榷。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肝炎疫苗,乙型 抗病毒药 母婴传播阻断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GRADE中国中心最近发布了《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该指南存在参考文献引用不当,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部分关键策略缺乏推荐意见,部分推荐意见证据不足或缺乏证据等问题。本着学术争鸣原则,现对该指南提出一些管见,愿与作者和读者商榷。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肝炎疫苗,乙型 抗病毒药 母婴传播阻断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 简介:<正>有人将TORCH定义为以下感染:弓形虫(toxoplasma)、风疹(rubella)、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及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宫内感染的产前诊断始终是围产医学的一大挑战,绝大部分的孕期感染孕妇无明显症状,但各种病毒却可能对胎儿及新生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那我们究竟该不该做产前TORCH筛

  • 标签: TORCH RUBELLA 巨细胞病毒 产前诊断 宫内感染 疱疹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