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认知融合靶向结合系统穿刺和经会阴认知融合靶向结合系统穿刺对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影响阳性检出率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5—11月收治的385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前列腺穿刺指征。所有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认知融合靶向结合系统穿刺,其中经直肠认知融合靶向结合系统穿刺(经直肠组)275例,经会阴认知融合靶向结合系统穿刺(经会阴组)110例。经直肠组年龄(70.7±7.3)(48~85)岁,PSA(55.12±116.96)(4.5~1000.0)ng/ml;前列腺体积(55.96±35.26)(11~209)ml。经会阴组年龄(69.2±8.4)(44~92)岁,PSA(63.41±315.34)(4.0~4 883.0)ng/ml,前列腺体积(64.35±55.99)(12~719)m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先根据术前前列腺磁共振影像结合术中超声对可疑病灶靶向穿刺2~4针,然后行系统穿刺12针,比较两种前列腺穿刺方式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检出率的临床因素。结果经直肠组和经会阴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40.0%(121/275)和60.9%(67/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检出率分别为36.7%(101/275)和54.6%(6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A(OR=1.025,P=0.001)和前列腺体积(OR=0.984,P=0.001)是两组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年龄对经会阴组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影响明显小于经直肠组(OR=0.037,P=0.238与OR=0.053,P=0.002)。结论经会阴认知融合靶向结合前列腺系统穿刺较经直肠认知融合靶向结合前列腺系统穿刺能更准确地检出前列腺癌,PSA和前列腺体积是前列腺癌检出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认知融合 靶向穿刺活检 系统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质脊髓束完整性对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恢复期伴偏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重建患者双侧皮质脊髓束(CST),分别选取CST完整性高(rFA>0.5)及CST完整性低(rFA≤0.5)患者各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一步细分为高频组(10例)、低频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传统康复干预,在此基础上高频组、低频组患者分别给予健侧M1区5 Hz或1 Hz rTMS治疗。于干预前、干预3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Wolf运动功能量表(WMF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CST完整性高各亚组患者比较后发现,治疗后高频组、低频组及对照组FMA-UE、WMFT、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低频组FMA-UE、WMFT及MBI评分[分别为(38.10±5.71)分、(43.20±5.32)分和(78.00±11.35)分]亦显著优于高频组及对照组水平(P<0.05)。对CST完整性低各亚组患者比较后发现,治疗后高频组FMA-UE、WMFT及MBI评分[分别为(12.00±1.40)分、(15.10±1.99)分和(49.00±5.68)分]均优于治疗前及低频组、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对于CST完整性高的患者,低频rTMS刺激健侧半球M1区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可能更好;对于CST完整性低的患者,高频rTMS刺激健侧半球M1区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可能更有效。

  • 标签: 脑卒中 皮质脊髓束 弥散张量成像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平扫在脑内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附加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20年10月经活组织检查(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的脑内肿瘤(弥漫性胶质瘤及脑内非胶质来源肿瘤)患者共237例[男性140例,女性97例,年龄(49±16)岁,其中低级胶质瘤48例、高级胶质瘤134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38例、髓母细胞瘤9例、生殖细胞瘤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3例]以及经活检或临床证实的脑内非肿瘤性病变患者66例[男性46例,女性20例,年龄(42±13)岁,其中脓肿12例、梗死5例、脱髓鞘病变33例、自身免疫性脑炎1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5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CT平扫。由2名神经影像医生共同进行图像回顾,在仅提供MRI以及同时提供MRI及CT图像的情况下进行2次盲评,分别记录诊断结果及可靠性评分,比较两种评价的准确性。结果CT平扫呈现高密度对于提示肿瘤诊断有高特异度(95%),高于常规MRI扫描(86%),但其诊断敏感度(34%)低于MRI扫描(86%)。与MRI单一检查的准确率(86%)相比,联合采用MRI扫描和CT平扫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94%)。非肿瘤性病变CT值比值明显低于肿瘤组[分别为0.69(0.61,0.78)和1.14(1.00,1.25),W=2 123,P<0.05]。非胶质来源肿瘤组CT值比值高于弥漫胶质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8(1.18,1.41)和1.13(0.97,1.21),W=1 858,P<0.05]。弥漫性胶质瘤Ⅲ、Ⅳ级两组间差异不明显[分别为1.11(0.99,1.20)和1.16(1.09,1.24),P>0.05(Nemenyi检验,无检验值)],但明显高于弥漫性胶质瘤Ⅱ级[0.89(0.76,1.07), P<0.05(Nemenyi检验,无检验值)],同一级别星形细胞胶质瘤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差异不明显。结论CT平扫病变区域内出现高密度影对诊断脑内肿瘤性病变具有高度特异性。对于低密度的病变,CT平扫结合常规MRI对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也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淋巴瘤 脱髓鞘自身免疫疾病,中枢神经 诊断,鉴别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扫描仪,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与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的病变分布、形态学特征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经临床及血清抗体检测确诊的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患者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1(25,43)岁]和AQP4抗体阳性NMOSD患者36例[男性3例,女性33例,年龄42(29,54)岁],分别纳入MOG组和AQP4阳性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常规头颅MRI扫描,并记录颅内病变的部位、形态及数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不同类型的病灶数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不同病灶对于两种疾病的提示意义。结果在22种不同类型的病灶中,共有7种类型的病灶数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OR=21.91,95%CI 3.09~61.69,P<0.05)和幕下周围型白质病变(OR=10.48,95%CI 2.00~18.89,P<0.05)是鉴别MOG组和NMOSD组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在MOG组中的发生率为51.4%(18/35),显著高于AQP4阳性组(2.8%,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9.02,P<0.01)。幕下周围型白质病变在MOG组中的发生率为31.4%(11/35),显著高于AQP4阳性组(5.6%,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6.3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周围型病变(包括幕上软脑膜炎、皮质脑炎、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幕下软脑膜炎、幕下软脑膜下脱髓鞘、幕下周围型病变6类病灶)对于提示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颅内病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93]较仅依据皮质及皮髓质交界病变(AUC=0.75)或中央型病变(幕上脑室旁白质病变、间脑、幕下脑室旁等3类病变,AUC=0.64)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结论MOG抗体相关脱髓鞘病较AQP4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颅内病灶的发生率更高,且两组疾病的颅内MRI病灶在分布及形态上有特征性表现。识别周围型病灶(沿软脑膜分布)和中央型病灶(沿室管膜分布)分布模式对于鉴别两组疾病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水通道蛋白4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抗体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X线平片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比较,探讨MRI灰度翻转图像对长骨病变骨皮质异常情况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2015至2019年病理证实的长骨病变患者共100例,其中骨肿瘤患者30例,外伤患者60例,骨感染性病变10例,所有病例均已行DR、CT及MRI平扫检查。选择MRI-T1WI图像右键鼠标并点击相应工具选项,瞬间获得灰度翻转图像。统计MR灰度翻转图像对于骨皮质异常(中断、增厚、变薄)的检出情况,并与X线平片及CT进行对比,使用χ2检验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RI灰度翻转图像检出骨皮质异常79例(骨皮质中断70例,骨皮质增厚5例,骨皮质变薄4例),检出率为79%;X线平片检出84例(骨皮质中断73例,骨皮质增厚6例,骨皮质变薄5例),检出率为84%;CT图像检出骨皮质异常100例(骨皮质中断89例,骨皮质增厚6例,骨皮质变薄5例),检出率为100%。对于骨皮质异常情况的检出,MRI灰度翻转图像与平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T图像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灰度翻转图像评估长骨病变骨皮质异常情况是可行的,在没有或无法得到X线平片或CT图像的情况下(如孕妇),可以用MRI翻转图像观察骨皮质情况。

  • 标签: 长骨病变 骨皮质异常 X线图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