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其中10kV配电网络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广泛、运行环境复杂等特点。使得10kV配电运维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因素,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10kV配电运维风险通常具有不可预知性,可能随时发生,而且风险的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这给电网的运行和维护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就10kV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对策实施综述。

  • 标签: 10kV配电 运维风险 检修对策
  • 简介:摘要:市政给排水与民生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给排水管网的布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然而,在现阶段,给排水管网布置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创新设计理念。

  • 标签: 市政 给排水管网 布置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间接共培养的方式,分析兔膝关节软骨单位对体外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2个月龄新西兰兔6只,购自山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双侧股骨全层软骨组织依次酶解消化获取软骨细胞,联合酶解搅拌消化获取软骨单位。按2×105个/孔浓度接种于Transwell双层细胞培养板。实验组:软骨单位接种于上室,软骨细胞接种于下室;对照组:下室接种软骨细胞,上室未接种。分别在第2、4、6、8天提取各组Transwell下室软骨细胞,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及磷脂结合蛋白V(Annexin V)和7-氨基-放线菌素D(7-AAD)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软骨细胞早期凋亡率。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软骨细胞增殖率检测。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第6天实验组软骨细胞早期凋亡率为(13.60±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4.76±2.69)%,t=8.271,P<0.01];第8天实验组早期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75±4.26)%比(42.48±6.06)%,t=7.419,P<0.01]。EdU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第6天实验组软骨细胞增殖率为(46.23±6.17)%明显高于对照组[(32.23±5.40)%,t=3.254,P<0.05]。PCNA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第6天实验组软骨细胞增殖率为(76.60±5.85)%明显高于对照组[(62.73±6.69)%,t=5.573,P<0.01];第8天实验组增殖率为(64.65±8.44)%明显高于对照组[(44.35±7.97)%,t=7.722,P<0.01]。结论软骨单位延缓了间接共培养后期软骨细的早期凋亡,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

  • 标签: 软骨单位 软骨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现在手术中麻醉属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麻醉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关于麻醉的安全性越发受到重视。由于近几年临床手术阶段麻醉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麻醉,安全风险管理的关注。围绕麻醉工作展开的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是医院医疗业务的重要环节,内容记一次,本文重点分析麻醉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相关策略,希望对临床麻醉工作的安全实施有所帮助。

  • 标签: 麻醉 安全防范 风险评估 管理制度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例如风险管理水平低、管理范围有限等等,进行合理分析,并简单介绍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特点,例如良好的综合性、创造性等,明确项目管理核心内容,提出提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计算机信息系统 集成项目管理
  • 简介:摘要:在现阶段,在电子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系统是关键部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的有效结合可以使计算机的搜索等功能达到最佳状态,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如果现有的信息管理模式与当前的信息集成管理需求之间存在差异,那么系统功能将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可预测性和创造力的独特性可以显着提高系统管理的质量。企业集团的建设必须伴随着严格的管理秩序。除了近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建设已经渗透到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公司税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集团面临的税收风险,从而提高了公司税收管理的效率。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文简要介绍了税收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功能,结合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为税收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提供了参考资料,按照我国企业集团的管理方式。

  • 标签: 计算机信息系统 集成项目 项目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系统性综述,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利用PubMed、Embase检索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章标题、摘要、全文阅读后筛选文献15篇,共收集155例患者资料,平均肿瘤体积14.7 cm3,无症状患者22例,有症状患者133例,其中39例患者有动眼神经麻痹,外展神经和视神经损伤患者分别有31例和28例。利用SPSS对文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33例有症状患者经过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20例症状消失,97例症状改善,其余14例患者情况稳定。影像学结果显示肿瘤消失患者9例,明显缩小101例,部分缩小27例,无变化13例。除2例患者外,其余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统计学结果显示患者不同症状缓解情况患者肿瘤体积及边缘剂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影像学变化不同患者的肿瘤体积及边缘剂量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手术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组患者(96.8% vs 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7,P<0.001)。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52例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联合雷尼替丁)与研究组(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每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急性胃炎 奥美拉唑 阿托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胃炎患者予以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48例急性胃炎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均为2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法莫替丁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了20.83%,而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则为8.33%,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胃炎患者予以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进行治疗比单纯使用法莫替丁的效果更加良好,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且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胃炎 硫糖铝 法莫替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