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青年人吸气量与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的相关性,探讨吸气努力对液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工作或学习的健康青年受试者进行筛查。利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测量受试者平静呼吸、中等力量呼吸和深呼吸3种状态下的吸气量Vt1、Vt2、Vt3,用于评估吸气努力程度;同时超声多普勒测量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ΔV峰值),用于判断液体反应性。比较3种呼吸状态下的ΔV峰值差异,对吸气量和ΔV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根据曲线下面积预测吸气努力诱发出现液体反应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67名受试者完成全部筛查,其中医学生67.16%(45/67)、医务人员17.91%(12/67)、护理员14.94%(10/67)。年龄(29.24±7.77)岁,按性别分为男性组21名,女性组46名。男女2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P=0.638)。男性组身高、实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和理想体质量均高于女性(t值分别为9.64、7.03、2.86、13.71,均P<0.05)。男性组Vt1、Vt2、Vt3对应的ΔV峰值分别为(9.17±3.04)%、(14.80±8.17)%、(30.10±1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7,P<0.001)。女性组Vt1、Vt2、Vt3对应的ΔV峰值分别为(9.89±3.51)%、(16.39±9.16)%和(31.06±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13,P<0.001)。2组Vt1-ΔV峰值、Vt2-ΔV峰值和Vt3-ΔV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1、0.68、0.25,均P>0.05)。吸气量与ΔV峰值呈明显正相关(r=0.63,95%CI=0.54~0.71,P<0.001);二者之间线性回归方程为ΔV峰值=5.36+0.57×吸气量[ml/kg(理想体质量)]。以ΔV峰值=10%为液体反应性判断标准,预测吸气努力诱发液体反应性的AUC为0.77(95%CI:0.71~0.83,P<0.001),吸气量最佳阈值为17.49 ml/kg(理想体质量),敏感度为69.72%,特异度为76.27%。以ΔV峰值=15%为液体反应性判断标准,预测出现液体反应性的AUC为0.87(95%CI:0.81~0.91,P<0.001),吸气量最佳阈值为25.43 ml/kg(理想体质量),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84.68%。结论健康青年人吸气努力程度与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明显正相关,且强烈自主呼吸会诱发出现液体反应性。

  • 标签: 呼吸功能试验 吸气努力 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 心肺交互 液体反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的385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置管后每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至拔除导管。根据最终是否形成CRT将患者分为有血栓组和无血栓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合并症、现患肿瘤、置管后3 d D-二聚体和右颈内静脉最大流速、机械通气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CR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图形分析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CRT的发生率为16.1%(62/385)。与无血栓组比较,有血栓组APACHEⅡ评分、现患肿瘤比例、置管后3 d D-二聚体更高〔APACHEⅡ评分(分):17(15,19)比15(12,18),现患肿瘤比例:51.6% (32/62)比35.3% (114/323),置管后3 d D-二聚体(mg/L):0.84 (0.64,0.94)比0.57 (0.44,0.76),均P<0.05〕,置管后3 d右颈内静脉最大流速更慢〔cm/s:14(13,15)比16 (14,18),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高、现患肿瘤、置管后3 d D-二聚体高、置管后3 d右颈内静脉最大流速慢的危重症患者更易发生CRT;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高、现患肿瘤、置管后3 d D-二聚体高、置管后3 d右颈内静脉最大流速慢是影响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CRT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876(0.801~0.957)、0.482(0.259~0.895)、0.039(0.011~0.139)、1.401(1.218~1.611),P值分别为0.003、0.021、<0.001、<0.001〕。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列线图的预测能力,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0,95%CI为0.767~0.872,P<0.001。校准曲线图显示,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CRT列线图模型预测发生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现患肿瘤、APACHEⅡ评分高、置管后3 d D-二聚体升高、置管后3 d右颈内静脉最大流速减慢是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CR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良好的临床预测效能。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简易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查阅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衡水地区二级以上医院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CRKP与非CRKP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患者来源,入ICU 24 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ICU住院期间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血液净化、有创操作情况,送检病原学培养时的合并症、近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CRKP感染高危因素,建立早期预测模型。结果共有6所医院7家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543例纳入分析,CRKP感染136例(25.05%),非CRKP感染407例(74.95%)。感染部位前3位分别是呼吸道、泌尿道和血液,感染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5,P=0.004)。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OR=1.33,P=0.020)、外院转入(OR=1.04,P=0.030)、普通病房转入(OR=1.23,P=0.030)、APACHE Ⅱ评分(OR=2.14,P=0.020)、SOFA评分(OR=2.34,P<0.001)、查尔森合并症指数高(OR=5.09,P<0.001)、留置导尿管(OR=2.55,P<0.001)、有创机械通气(OR=2.39,P=0.030)、血管活性药物(OR=3.17,P=0.010)、近10 d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OR=3.26,P=0.010)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7.36,P<0.001)是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上述危险因素累积≥4个时,曲线下面积为0.78,预测CRKP感染的敏感度为71.32%,特异度为76.9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简易预测模型有助于基层医院早期识别CRKP感染高危人群,为早期及时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 标签: 交叉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可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为回抽胃液评估胃残余量组(对照组45例)和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组(试验组45例)。2组均留置鼻胃管泵入肠内营养液。对照组每6 h应用50 ml注射器监测胃残余量1次,从而调整肠内营养实施方案;试验组每6 h使用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1次,从而调整肠内营养实施方案。比较2组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指标、营养指标及预后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出现腹胀、腹泻、呕吐及2种以上症状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周后试验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试验组72 h达到预计能量80%的比例[86.7%(39/45)]优于对照[46.7%(21/45)](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可提高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营养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 标签: 呼吸,人工 肠内营养 胃残余量 床旁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患者入住ICU 24 h内的高危因素,建立ICU医院感染早期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查阅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相关病原学数据和原始病历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转入原因,入住ICU 24 h内血生化、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血液净化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建立早期预测量表,并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2 453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445例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18%,其中肺炎(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35例(30%),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245例(5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5例(1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2岁(OR=2.15,95%CI:1.23~3.47,P=0.03)、新发脑卒中(OR=1.59,95%CI:1.22~3.31,P<0.01)、入住ICU 24 h内APACHE Ⅱ评分≥18(OR=3.64,95%CI:2.79~5.32,P=0.02)和SOFA评分≥8(OR=3.17,95% CI:1.93~5.66,P<0.01)是医院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量表,医院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肺炎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5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6分。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显示该量表预测效果良好。结论年龄≥72岁、新发脑卒中、入住ICU 24 h内APACHE Ⅱ评分≥18分和SOFA评分≥8分能够早期预测ICU医院感染风险,早期发现高危人群。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016年版与2009年版指南诊断脓毒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住ICU后24 h和第3天经胸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2009年和2016年指南分别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进行分级。同时记录入ICU 24 h内患者的基线资料,入ICU后首次血气分析、生化指标,以及住ICU期间感染部位、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使用情况、去甲肾上腺素最大使用剂量、氢化可的松、有创机械通气和肾脏替代治疗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两版指南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差异。结果共筛查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196例,排除86例,最终110例患者纳入分析。入ICU首次超声检查中位时间为17 h。基线资料分析中不同等级舒张功能的患者间,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观察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2016年版指南,入ICU 24 h内,110例患者中43例(39%)有舒张功能不全,另有30例(27%)为舒张功能不全不确定;根据2009年指南,有40例(36%)存在舒张功能不全,而有58例(53%)存在舒张功能不全不确定。两版指南对不同等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2,P<0.01)。在入ICU第3天,根据2016年版指南,52例(47%)被诊断为舒张功能不全,18例(18%)存在舒张功能不全不确定;根据2009年的指南,其中50例(46%)被诊断为舒张功能不全,45例(41%)为舒张功能不全不确定。两版本指南诊断差异性较大(Z=4.60,P<0.01)。对收缩功能正常(射血分数>50%)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入ICU首个24 h和第3天,两版指南对收缩功能正常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差异均较大(分别Z=4.34,P<0.01和Z=5.71,P<0.01)。结论与2009年版指南相比,2016年版指南对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检出率更高,但所使用的诊断指标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不足。

  • 标签: 脓毒症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