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重症超声技术的发展,临床开始关注重症超声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超声重症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可视化的工具,可以定性、定量地评估护理指标,有助于解决现有工作中的护理问题、护理难题,促进重症护理质量的提升与护理学术的发展,为此,专家根据多年来重症护理超声实践的经验和应用,制定本共识。

  • 标签: 超声学 重症超声 专家共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特点是病毒侵袭后,肺部损害持续加重,引发呼吸衰竭,并发或继发循环改变与多器官功能障碍。重症超声因其动态、实时、无创、可重复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重症患者的病因诊断、病情评估并指导治疗。现以在湖北省武汉市来自全国参与COVID-19救治的重症专家建议为基础,总结出基于重症超声重症COVID-19救治的指导建议,皆在为救治COVID-19重症患者提供依据。

  • 标签: 重症超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重症超声重症医学相关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重症专业医生不可或缺的检查、评估与监测手段。但由于超声本身较强的操作者依赖性,且很多医生未能接受规范的重症超声培训,导致认识与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规范重症超声培训及严格质量控制非常关键。为此制定了本标准,以推动重症超声更好地发展。

  • 标签: 重症超声 应用 培训原则 质控
  • 作者: 周翔 苏龙翔 王郝 李冬凯 陈焕 段美丽 刘健 欧阳彬 秦秉玉 王洪亮 王雪 徐磊 于湘友 周飞虎 刘娇 张丽娜 隆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100050 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730000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450003 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150086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300170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830054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中心,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2018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重症医学科,410008 长沙,中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ICU大数据发展的现状,明确现存问题,为后续重症大数据平台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互联网对824个重症医学专业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与标准专委会设计。经过质控分析筛选,最终纳入来自598家医院的712个医师的反馈结果。结果所有受调查医院中,355家(59.4%)的ICU内部硬件数据整合程度欠佳,185家(30.9%)的临床信息系统可以向专科科研系统开放接口,133家(22.2%)支持数据分析结果共享。所有受调查医师中,389人(54.6%)可以投入支持系统建设及协调工作,但619人(86.9%)没有可直接用于大数据建设的科研经费支持项目开展。重症感染、重症呼吸、重症数据科学与信息学、重症血流动力学、重症神经是排名前五的亚专科兴趣,占总数的60.1%。结论现阶段我国ICU的信息化程度处于初级阶段。各医院对科研合作的开放程度较低,且需要更多经费和人力支持重症大数据的建设。

  • 标签: 重症医学 信息化 大数据 数据库
  • 简介:摘要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重点以预防继发性损伤为主,坚持"保护为先"是最基本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应深刻认识"稳、等、防、促"基本原理在重症神经系统疾病管理中的作用,践行基于心肺氧输送的器官管理和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颅脑结构性管理,突出颅脑血流管理在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对失控失调的炎症应激反应的管理,从而为防治脑功能障碍、精准救治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有力支撑。

  • 标签: 重症神经 急性脑损伤 器官 颅脑血流 炎症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超声评价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2017年3—12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有创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40例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连续5 d应用超声测量患者左、右两侧前、中、后部膈肌位移和膈肌厚度。结果(1)与第1天患者右侧[前部:(11.05±3.04)mm;中部:(12.08±2.71)mm;后部:(11.51±3.33)mm]和左侧[前部:(13.63±7.52)mm;中部:(15.44±7.52)mm;后部:(14.76±6.93)mm]膈肌位移比,第3天右侧[前部(8.90±3.65)mm;中部(10.02±4.24)mm;后部(10.25±4.38)mm]和左侧[前部(9.82±1.96)mm;中部(11.60±1.13)mm;后部(11.52±1.98)mm]膈肌位移发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前、中、后部膈肌位移均于第5天恢复,且高于第1天,其中左侧中部和后部膈肌位移变化最明显。(2)与第1、2、3天比,第4天左、右两侧前、中、后部膈肌增厚率明显下降,其中左侧中部[第1天:(33.87±14.34)%;第2天:(37.26±13.91)%;第3天:(30.56±14.27)%;第4天:(15.53±5.68)%]和后部[第1天:(35.50±15.69)%;第2天:(39.84±15.32)%;第3天:(29.06±14.96)%;第4天:(13.30±5.79)%]膈肌增厚率变化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前、中、后部膈肌增厚率第5天较第4天有所恢复,但仍低于第1天。结论超声评价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是可行的,可为预防膈肌萎缩和撤离机械通气提供指导作用。

  • 标签: 膈肌功能 机械通气 超声 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重症脑梗死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寻找早期、敏感的DVT预测和干预指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科住院脑梗死患者226例,平均年龄(62.5±12.9)岁,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检测及下肢深静脉彩超结果,分析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确定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不考虑时间影响凝血机制的总体情况下年龄、血栓弹力图的凝血因子反应时间(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是DVT的危险因素。依据时间分层分析,发病3 d内R值降低(OR=0.58,95%CI:0.40~0.84)及FDP升高(OR=1.17,95%CI:1.02~1.33)是DVT的危险因素,截断值分别为5.35 min、3.57 mg/L;3 d后D二聚体(D-dimer)升高(OR=2.73,95%CI:1.53~4.86)是DVT的危险因素,截断值为0.39 mg/L;7 d后D-dimer升高是DVT的危险因素(OR=2.57,95%CI:1.32~5.03),截断值为0.76 mg/L。排除FDP原发纤溶及D-dimer继发纤溶影响:发病3 d内DVT危险因素为血栓弹力图(TEG)的R值降低及高龄;发病3 d后及7 d后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重症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影响DVT的关键因素不同,3 d内R值降低是DVT形成预测指标;FDP、D-dimer是评估血栓形成的指标,作为预测指标欠妥。

  • 标签: 脑梗死 深静脉血栓 预测指标 血栓弹力图
  • 简介:摘要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特点是病毒侵袭后,侵害肺泡上皮细胞及以肺间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为主的肺组织,肺部损害持续加重,引发呼吸衰竭,并发或继发循环改变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重症超声通过实时、连续的监测,判读评估相应的病变与病理生理状态,提高对重症COVID-19的认识,为诊断与治疗提供及时、精准的指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上皮细胞 内皮细胞 重症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