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2年2月到2023年8月收诊的6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对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护理价值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情绪评分没有差异,干预后情绪评分有差异,(P<0.0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对患者病情改善有较大的意义,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护理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 应用效果 负面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向文明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对母婴护理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多样化、特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不仅注重医疗质量,也十分关注服务态度、环境设施及医护人员的精神面貌。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新生儿沐浴、抚触等护理,都是由护士在新生儿洗浴间进行,这个过程不免让许多家长担忧。近年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主要针对于产后妈妈和新生儿,强调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服务,将她们放在一起并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而言,母亲可以享受到更为舒适和私密的环境,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孩子。同时,对于医生来说,也可以更方便地观察患者的情况以及及时处理问题,陆续在国内开展,现就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的探讨如下。

  • 标签: 产科 护理 母婴床旁 新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提供科学性、系统性的评价工具。方法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过程模式为基础,构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构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环境。另有12个二级指标,如专业素养、功能设置、公信程度、使用体验、内部环境等,以及52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系统化的评价工具,促进护理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及发展,确保患者获得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的健康信息。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护理 传播效果 德尔菲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国不同省份经济发展不平等是否导致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差异及影响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全国除港澳台地区以外31省儿科护士共15 443名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问卷(得分10~50分),结合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人均GDP结果对研究对象的健康教育素养进行多水平分层逻辑回归分析,探索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结果当人均GDP>2.00万美元,1.50万~2.00万美元,1.00万~1.49万美元及<1.00万美元的地区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得分分别为(40.76 ± 4.52)、(40.66 ± 4.08)、(40.50 ± 4.02)、(39.69 ± 4.32)分。儿科护士的健康教育素养与不同的人均GDP省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9.21,P<0.01)。多水平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称主管护师及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年龄>40岁以及从属于急救片区的儿科临床护士具有相对较高的健康教育素养(OR值为0.296~4.766,P<0.05);工作年限<5年的儿科临床护士具有相对较低的健康教育素养(OR值为0.319,P<0.01)。结论人均GDP收入是影响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经济水平发展区域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素养卫生政策和护理人员需求培训。对年轻、工作年限不长、职称不高、学历不高以及未在急救片区工作的儿科护士应重点关注和培养。

  • 标签: 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人均GDP 儿科 护士
  • 作者: 冯丽 张玉侠 张梦霞 童朝阳 秦薇 张育红 叶磊 李凡 胡敏 黄萍 黄燕梅 王飒 顾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03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成都 61004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730,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433,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科,南京 210008,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广州 51008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杭州 310009,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贵阳 550004
  • 简介:摘要通过系统查阅文献资料、德尔菲专家咨询及专家论证会议,制订了《应用心肺复苏机救治院内心搏骤停患者护理专家共识》,最终形成包括机型介绍、应用原则、上机前评估、上机时配合、上机后检测及管理、撤机时配合、质控与培训及故障处理8个部分的应用规范,以期为心肺复苏机在院内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护理 心肺复苏机 院内心搏骤停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照护信息系统联合个案管理模式对恶性血液病患儿生活质量、对药物的依从性以及患儿和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就诊于无锡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并确诊为恶性血液病的70例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及其家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患儿及其家长。对照组采取血液病护理常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照护信息系统联合个案管理模式。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3个月患儿采用PedsQLTM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核心量表(PedsQLTM4.0)、中文版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价患儿情况,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儿及其家长情况。结果干预后第1个月,研究组患儿PedsQLTM4.0总分及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3个月,研究组患儿PedsQLTM4.0总分及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学校功能评分以及MMAS-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照护信息系统联合个案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恶性血液病患儿生活质量,提高其用药依从性,缓解患儿及其家长焦虑情绪。

  • 标签: 儿童 恶性血液病 信息系统 个案管理
  • 简介:摘要我国目前正快速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迈进,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的目标需要大量护理人力。但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目前护理人力缺口明显,亟须培养大量专业护理人员满足社会需求。本文参考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全球人口与健康数据,将中外老龄化情况和护士人力现状进行对比,对我国未来的护理人力需求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和老年护理人力配比现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能为我国老年护理人力的补充、老年护理教育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综述 老年人 护理人力 需求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国不同省份经济发展不平等是否导致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差异及影响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全国除港澳台地区以外31省儿科护士共15 443名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问卷(得分10~50分),结合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人均GDP结果对研究对象的健康教育素养进行多水平分层逻辑回归分析,探索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结果当人均GDP>2.00万美元,1.50万~2.00万美元,1.00万~1.49万美元及<1.00万美元的地区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得分分别为(40.76 ± 4.52)、(40.66 ± 4.08)、(40.50 ± 4.02)、(39.69 ± 4.32)分。儿科护士的健康教育素养与不同的人均GDP省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9.21,P<0.01)。多水平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称主管护师及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年龄>40岁以及从属于急救片区的儿科临床护士具有相对较高的健康教育素养(OR值为0.296~4.766,P<0.05);工作年限<5年的儿科临床护士具有相对较低的健康教育素养(OR值为0.319,P<0.01)。结论人均GDP收入是影响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经济水平发展区域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素养卫生政策和护理人员需求培训。对年轻、工作年限不长、职称不高、学历不高以及未在急救片区工作的儿科护士应重点关注和培养。

  • 标签: 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人均GDP 儿科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提供科学性、系统性的评价工具。方法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过程模式为基础,构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构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环境。另有12个二级指标,如专业素养、功能设置、公信程度、使用体验、内部环境等,以及52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系统化的评价工具,促进护理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及发展,确保患者获得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的健康信息。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护理 传播效果 德尔菲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对实施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态度,探究护士是否愿意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影响因素,为后期的临床开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混合设计研究。量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9—10月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1 326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护士愿意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1 326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 32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9—12月上海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临床护士对实施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态度及缘由。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49.2%(653/1 326)的护士听说过预支固定排班模式;67.5%(896/1 326)的护士表示愿意去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急诊科室、是否有孩子、是否听说过预支排班模式、认为轮班对生活影响大是护士是否愿意尝试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影响因素(P<0.05)。质性访谈结果显示,部分护士支持预支固定排班模式,期待在新的工作模式下能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部分护士害怕改变、担忧能否胜任、公平问题、家人不支持。结论临床护士对预支固定排班模式的态度一般。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可招募部分愿意尝试的护士实行预支固定排班模式,并动态监测护士的工作状态、满意度及工作质量,为新的护理人力管理模式提供实证基础。

  • 标签: 护士 轮班 预支固定排班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就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社区老年人的整合照护指南内容及实施步骤进行解读,提出我国目前在社区医疗卫生体系中应当重视老年人内在能力下降的筛查,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社区医疗机构的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ICOPE)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推进完善社区卫生保健系统,确保老年人需求得到统筹管理,切实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照护 健康老龄化 内在能力
  • 简介:摘要: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并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但他们的求知欲也很旺盛,所以在课堂会出现学生随意打岔的现象。这些都会让课堂的效率大打折扣,而数学课就是枯燥无味的,这时让学生们注意听讲就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所以,要先让学生们对数学课产生兴趣,建立恰当的奖惩制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等,这些方法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 标签: 四年级 数学教学 实践探究
  • 简介:摘要炎症反应是肝脏损伤后发生纤维化的前提条件,巨噬细胞是纤维化级联反应的关键调控者,其中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浸润至受伤的肝组织并分化成巨噬细胞,对肝脏损伤、纤维化的启动、维持及消退至关重要。因此,揭示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对肝纤维化过程免疫调节的细胞、分子机制,将为开展基于巨噬细胞的抗纤维化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 标签: 单核/巨噬细胞 肝纤维化消退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管理现状,并探讨镇静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6月11日至10月30日,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163例符合要求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ICU治疗情况以及镇静评分。结果163例入组患者共进行机械通气11 261.62 h,在此期间护士评估并记录的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分为2 815次,其中有80.3%(2 261/2 815)的RASS评分为浅镇静,17.4%(490/2 815)为镇静较深,2.3%(64/2 815)为镇静不足;根据指南推荐的镇静水平将患者分为镇静理想组和镇静非理想组,分析患者镇静水平的影响因素发现,相比于男性来说,女性患者的镇静管理水平更为理想(OR值为0.39,P<0.05);使用咪达唑仑会增加患者镇静不理想的风险(OR值为5.60,P<0.05);对患者进行镇静评估的间隔越长,其镇静不理想的风险就越大(OR值为1.70,P<0.05)。此外,镇静非理想组患者的气管切开率(χ2值为9.70,P<0.01)、ICU住院时间(U值为-2.33,P<0.05)及住院费用(t值为-4.26,P<0.01)显著高于镇静理想组患者。结论患者的镇静水平与镇静药物类型、镇静评估间隔密切相关,镇静水平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为临床镇静管理以及制订合理的镇静评估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术后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镇静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移植受者出院后的疲乏症状与其生活状态的相关性,为预防患者术后出现疲乏症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9—12月,以方便抽样法选取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移植门诊的280例肝移植受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出现疲乏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280例患者,其中出现疲乏症状的有130例占46.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术后存活天数、性别、近1周锻炼总时间、体质量指数、工作状态、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睡眠质量、负面情绪、营养风险会影响到患者的疲乏症状(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近1周锻炼总时间(OR=0.674,95%CI 0.512~0.887)、术后存活天数(OR=0.993,95%CI 0.989~0.997)和负面情绪量表得分(OR=1.484,95%CI 1.157~1.902)对患者的疲乏症状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术后存活天数、锻炼时间和负面情绪是影响患者疲乏症状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与活动锻炼情况做好评估与管理,以改善疲乏症状。

  • 标签: 肝移植 疲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的知识、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上海市16个社区对居民进行调查,共获取714份有效问卷,对居民的心肺复苏知识和态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14名上海市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总得分为(24.58±7.80)分,得分合格率为36.13%(258/714),其中"人工呼吸知识"维度得分合格率最低,为38.66%(276/714);居民心肺复苏态度总分为(40.95±5.18)分,"学习心肺复苏的态度""实施心肺复苏的态度"的条目均分分别为(3.60±0.45)、(3.22±0.5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自觉健康状况、是否听说过心肺复苏、受过心肺复苏培训、遇到过紧急抢救是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或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上海市社区居民的心肺复苏知识水平总体较低;居民更偏向于学习心肺复苏和给自己的亲友实施心肺复苏,而非陌生人。年轻、自觉健康状况良好、听说过心肺复苏均有助于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和积极态度的提升;女性、文化程度较高、遇到过紧急抢救的居民拥有更好的心肺复苏知识;目前的心肺复苏培训对于居民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的态度有积极作用,今后的心肺复苏培训需要增加培训力度、持续时间,帮助居民提升心肺复苏的知识水平,改善对心肺复苏的态度。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社区居民 知识 态度 问卷调查
  • 简介:  摘 要:本文对灌注桩施工 工艺进行了研究 ,并对 常见 问题简要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供广大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 ; 灌注桩 ; 施工工艺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为了充分发挥其功能,对其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施工工艺,控制施工环节,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时发生的药物外渗现象比较常见,轻则引起血管周围组织局部肿胀疼痛,重则造成功能障碍,发生医疗纠纷,在实际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加强职业责任心教育,对患者负责,对工作认真,与患者建立和谐、信任、合作的良好关系,全过程规范操作流程,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全面增强护理质量控制意识。

  • 标签: 静脉输液 机理 药物 技术 外渗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