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肛肠疾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2周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患者创面愈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肛肠疾病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彭源 卢毅飞 邓君 张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200011,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疾病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40003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铜纳米酶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氯化铜与L-抗坏血酸反应的方法合成氧化铜纳米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氧化铜纳米酶大小和形貌,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和纳米粒度电位仪分别分析其水合粒径和表面电位。(2)采用过氧化氢检测试剂盒、超氧阴离子检测试剂盒、3,3′,5,5′-四甲基联苯胺显色剂分别测定150 ng/mL氧化铜纳米酶的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计算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清除比例(样本数均为3)。(3)将小鼠成纤维细胞系3T3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过氧化氢组和过氧化氢+氧化铜组,每组3孔。将终质量浓度25 ng/mL的氧化铜纳米酶加入过氧化氢+氧化铜组细胞中预处理30 min。然后,在单纯过氧化氢组和过氧化氢+氧化铜组细胞中各加入终物质的量浓度250 μmol/L过氧化氢,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培养24 h后,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以绿色荧光强度表示),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并计算细胞存活率。(4)取10只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性别、鼠龄下同),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与氧化铜组,每组5只。氧化铜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200 ng/mL的氧化铜纳米酶800 ng/kg,PBS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的PBS。2组小鼠均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7 d。于第8天,取每组5只小鼠,采血行血细胞与血清生化分析,处死后收集心、肝、脾、肺和肾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组织病理学观察。(5)取20只小鼠分为PBS组与氧化铜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及高糖高脂饮食法诱导糖尿病,并在其背部制作直径6 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即刻,PBS组小鼠创面滴加20 μL PBS,氧化铜组小鼠创面滴加20 μL 200 ng/mL的氧化铜纳米酶,连续处理12 d。每组选定3只小鼠分别于伤后0(即刻)、3、6、9、12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面积。伤后6 d,每组取未行创面观察的3只小鼠,处死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创面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含量。伤后12 d,处死2组各剩余7只小鼠,行HE染色并观察创面新生上皮长度,行二氢乙锭荧光探针染色观察活性氧水平(以红色荧光强度表示)。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Bonferroni检验。结果(1)制备的氧化铜纳米酶大小均匀,在干燥状态下平均直径为3.5~4.0 nm,水合粒径约为4.5 nm,表面电位为(-9.8±0.3)mV。综合判定,成功制备了氧化铜纳米酶。(2)氧化铜纳米酶分别处理2 h、10 min、5 min后,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清除比例分别为(77±5)%、(45±5)%、(84±4)%。(3)培养24 h后,单纯过氧化氢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急剧增高,细胞形态异常且数量减少;过氧化氢+氧化铜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形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单纯过氧化氢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过氧化氢+氧化铜组(P<0.01),而过氧化氢+氧化铜组细胞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相近。(4)注射7 d后,PBS组和氧化铜组小鼠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血细胞相关指标均相近;氧化铜组小鼠的心、肝、脾、肺和肾中,均未观察到组织坏死、充血或出血,与PBS组无明显差别。(5)氧化铜组小鼠创面相比PBS组表现出更快的愈合趋势,创面红肿情况较轻。氧化铜组小鼠伤后6、9、12 d创面愈合面积分别为(28.8±1.9)、(17.6±3.8)、(10.4±1.8)mm2,明显小于PBS组的(38.0±4.3)、(30.2±3.0)、(24.2±3.0)mm2(t=3.706、5.075、5.558,P<0.01)。伤后6 d,氧化铜组小鼠创面IL-1β、TNF-α、IL-6含量均明显低于PBS组(t=6.115、11.762、11.725,P<0.01)。伤后12 d,氧化铜组小鼠创面新生上皮长度长于PBS组,创面组织活性氧水平明显低于PBS组。结论氧化铜纳米酶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具有高效的活性氧清除活性,能够消除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过量表达的活性氧,降低氧化应激、减轻炎症,促进创面修复。

  • 标签: 糖尿病 伤口愈合 氧化性应激 氧化铜纳米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VSD手足外伤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VSD引流术的手足外伤的患者80例,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多元化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后,乙组患者护理的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相关指标优于甲组患者。且P<0.05。结论:对VSD引流术的手足外伤创面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其功能康复效果的提升有积极临床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多元化护理干预 VSD引流术 手足外伤创面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8-2020.8月在我院收治的280例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观察组(140例),前者术中采取常规处理,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保温处理。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鼻咽温度和麻醉效果。结果: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术中鼻咽温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采取保温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拔管时间,促进患者苏醒,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麻醉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麻醉 体温变化 苏醒效果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焦虑、术后恢复时间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某医院收治的90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焦虑、术后恢复时间和护理质量分析。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胃癌患者焦虑 术后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在同样存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不匹配的前提下,不同时间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预后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为24 h内,且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接受MRI检查。血管再通程度采用mTICI分级评估。收集所有患者的DWI体积、PWI灌注异常体积、3个月功能预后(mRS评分)及一般临床资料等。根据时间窗中位数将患者分为早期时间窗组和晚期时间窗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时间窗的卒中患者预后差异。结果根据时间窗中位数将患者分为早期时间窗组(≤300 min;118例)和晚期时间窗组(>300 min;82例),两组间治疗前DWI梗死体积和DWI-PWI不匹配体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与晚期时间窗组相比,早期时间窗组治疗后DWI梗死体积增长较小[11 mL (1~45 mL)与29 mL (3~87 mL)]、3个月良好功能预后比例较高(62.71%与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P=0.027;χ2=10.898,P=0.001)。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再通程度、(OR 3.75;95% CI:1.43~10.86;P=0.008)、治疗后DWI梗死体积增长(OR 0.73;95% CI:0.58~0.95;P=0.017)、时间窗(OR 0.41;95% CI:0.11~0.79;P=0.005)为预测卒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DWI-PWI不匹配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存在时间依赖性,早期时间窗、血管完全再通和治疗后较小的DWI梗死体积增长有利于卒中的良好功能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扩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预后 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检查时间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9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的是早期胃镜检查方式,检查后对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是1.21±0.34d、6.24±0.91 d、2.65±0.12d,各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均高于对照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几率是4.4%,对照组再出血发生几率是8.9%,数据资料分析可知,观察组优势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早期胃镜检查方式,优势明显,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消极因素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值得借鉴实施。

  • 标签: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检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在接受精细化护理时的探讨。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参照组20.00%。观察组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老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