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教育世界,既指教育本身是个世界,也指教育世界联结着外面一个更大的世界。而如何看待教育世界,关乎你拥有怎样的教育视界。教育视界离不开教育世界,只有基于教育世界的教育视角,才会有大视野,才可能构筑大格局。大视野、大格局带来大智慧。当下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视野不够开阔,格局不够开放,也不够丰富、生动。教学智慧,教学大智慧的讨论与生成,尤其是生成,千万别离开大视野与大

  • 标签: 教育世界 教学智慧 教育视角 克沃斯 蒙台梭利 儿童研究
  • 简介:从知识的角度讨论,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需要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还需要有条件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同时,知识越来越走向综合,跨界成为研究、创造的一个重要走向,知识的综合和跨界研究,将会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名师成长打开一条新的通道。

  • 标签: 学科教学知识 条件性知识 实践家 教学主张 教学改革 反思性
  • 简介:<正>这几年校园里太闹腾了,校长们、教师们太忙碌了,太疲累了。2013年,该让学校安静下来,让校长们安静下来。有人写了一本书,书名为《童年的忙碌》,说的是当今的儿童太忙了,一是"钟表忙碌",二是"日历忙碌"。我想,无论是哪种忙碌,盖因家长包括教师寄予过高的期望,尤其是家长把拔苗助长的心态投射到儿童身上。实事求是地说,学生忙碌,校长、教师也忙碌。但应该作这样的判

  • 标签: 改变思维方式 禅坐 心态平和 一本 评课 教育行政
  • 简介:20多年前,我曾对许新海有个评价。那时,许新海年近30,已担任校长好多年了。这个评价是:许新海是个内心不安分的人。不安分,内心永不满足,总有新的想象和追求,激情满怀,处在思想激荡之中。20多年过去了,许新海还是那样,不过,已多了好几份理性,尤其是哲理。现在想来,不安分,想象、追求、激荡,其实是在寻求变革,进而演绎为变革的力量。

  • 标签: 变革 力量 文化 评价 内心 想象
  • 简介:如果对过去的2018年做个简要回顾的话,那就是2018年的课程改革一直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亦即反思、发现问题,紧紧地针对问题,加大措施,切实地解决问题.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 课程改革 解决问题
  • 简介:“让儿童站立在课程的正中央”“让儿童站立在课堂的正中央”,几近成了专家和教师的共识。最近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让儿童站立在中央了,中央就那么大,那教师站到哪里去呢?提问者,既有教师,更多的是专家。是呀,这句话看起来是合理的,但也需要提问,需要质疑。这样,我们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刻。学术的繁荣,理论的发展,需要各抒己见的氛围,锻造学术研究的品格。我们既要自信,也需要学会听取不同的声音,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标签: 儿童 学术研究 中央 教师 专家 提问
  • 简介:现当代中国教育涌现许多颇有建树的教育家,选取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斯霞、李吉林这五位大家,重温他们独树一帜的重要教育思想,如陶行知的“解放儿童”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叶圣陶的“不教之教”思想、斯霞的“童心母爱”思想以及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思想,考察这些思想对于当今核心素养教育的有益启示。

  • 标签: 教育家 教育思想 核心素养教育
  • 简介:教师伟大吗?用《教学勇气》书中的观点来看,伟大是指“求知者永远聚焦其周围的主体”。教师正是永远的求知者,他们在求知一教育的过程中,培育着自己丰富的精神,具有丰富精神的主体一定是伟大的。一位年近40岁的骨干教师在师傅面前说自己很忙、很累。说了多次以后,师傅严肃地对她说,以后不要再对我说你的忙和累,忙和累无非两种原因,一是身体不好,二是能力不强。此后,她再也不说了,因为她知道师傅比她更忙、更累、更苦,但师傅从来不叫一声苦和累,因为他是一个有精神的人,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她也想做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 标签: 精神 骨干教师 教学勇气 师傅 求知 教育
  • 简介:捧读孙孔懿的大作《苏霍姆林斯基评传》,一个强烈而又鲜明的想法涌上心头,于是,给孙孔懿发了一条信息:《苏霍姆林斯基评传》是一部灿烂的精神美学之作。这不是虚幻之辞,不是简单的赞美,更不是刻意的拔高。于我,这一切都没有必要,只是说,我是真诚的,欣喜的。

  • 标签: 精神美学 苏霍姆林斯基 评传
  • 简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管理目标上赋予了地方、学校一定的管理权限,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极大地调动了课改的积极性,课改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并由此建构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程结构。三类课程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这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进步。

  • 标签: 国家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主导性 权威 管理目标 管理权限
  • 简介:在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我认认真真地读完了2018年第1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杂志。这一期是普通高中课程修订专刊,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修订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我以为,这是普通高中课程修订的一份历史记录,是一本宝贵的文献资料。

  • 标签: 《基础教育课程》 呼吸 高中课程 课程方案 课程标准 历史记录
  • 简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社会的旗帜上清楚地写着:人是最高价值。"毋庸置疑,以人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当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旨归;落实核心素养,根本目的是促使教育转向人、聚焦人、发展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研制、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风向标,这是核心素养对我们最具战略意义的召唤。

  • 标签: 旨归 立德树人 百家 霍姆林斯基 课堂中心 上课时间
  • 简介:当代教育家应当有自己的青春。教育家的青春是怎样的青春?又应当写在哪里?我们应当重读王蒙先生的《青春万岁》。记得不是那么准确了,但核心的诗句我基本上记住了。《青春万岁》写道: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缨络,编制幸福的人生;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去吧,我们将继续地勇敢前行。

  • 标签: 教育家 春性 青春
  • 简介:叶圣陶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贡献。他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

  • 标签: 叶圣陶 教育思想 素养 中国教育改革 培养 教学
  • 简介:2017年,伴我们度过春节的不仅有春晚,还有“中国诗词大会”。过去两三个月了,“飞花令”仍在我们心中飞扬。几年前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是如此,数不清的汉字和中国故事至今仍在心里激荡。从汉字听写到诗词吟咏,这一文化之旅既让我们在重温中回归,又在回归中前瞻,而回归中新的想象和新的发现,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样的文化之旅,再一次搭建起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激荡起我们的文化记忆与文化共鸣。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语文教学 中国汉字 文化心理结构 中国诗词
  • 简介:在小学数学教育界,张兴华应当是一个被持续关注的对象.是特级教师,但又与一般的特级教师不同!特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学科的转化,背景的丰富;学科的“穿越”,可见他经验结构的完善.这自然让于漪和霍懋征,学学科改教后来的学科,游刃有余,功成名就,

  • 标签: 数学特级教师 实践者 探索者 小学数学 经验结构 学科
  • 简介:评价一项改革是很难的。最好的办法可能还是要运用现象学的理论与方法。我深以为,现象学既是一种观察的方法,又是评价的方法,更是对事物作出正确评判的基础和前提。其口号"朝向事情本身!"不断提醒、提示我们评价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握住那根连接着思想的"脐带",然后,才可能向上飞翔或向下沉潜。

  • 标签: 治理 学校 现象学 评价
  • 简介:所有学校都有图书馆。图书馆建在学校里。图书馆是学校的文化窗口、文化高地,图书馆的形象代表着学校的形象,通过图书馆可以猜想学校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境界。因此,走进学校必定要去图书馆,坐在图书馆,就好比走遍了学校的每个角落,走进了每个人的心。最近突发奇想:是图书馆建在学校里呢?还是学校建在图书馆里呢?从形式上看,从空间来看,图书馆还是建在学校里,这时,图书馆是个物理学的概念。而学校建在图书馆里,这已超越了空间,

  • 标签: 文化高地 文化追求 核心主题 读书声 美术室 真实情境
  • 简介:教师发展路径的背后,是教师发展的核心理念,是非常鲜明的顶层设计下的集群式生长.顶层设计下的集群式生长则是一种带有突破性的路径,它具有文化的意义,体现了文化的重要特性.集群式生长,亦具有时代的理念.当今时代,仟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集群式生长,是以合作的方式来生长,它彰显了时代共同的理念与追求,同时也基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发展的特点——教师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师的发展、未来教育家的成长,应建构三个第一:第一动力、第一品质、第一专业.

  • 标签: 教师成长 教师发展 顶层设计 集群式 独善其身 职业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