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瓣膜置换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生物瓣膜置换治疗,观察组在生物瓣膜置换基础上结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和心排血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LVEF、心排出量和心排血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观察组cTnI、CK和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2和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血清MMP-2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瓣膜置换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心脏瓣膜病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的心肌损伤,降低MMP-2和MMP-9水平。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生物瓣膜置换术 尼可地尔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老年髋关节置换后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2 月 ~2018 年 5 月到医院就诊的 74 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7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格拉司琼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右美托咪定联合格拉司琼、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及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 0.5h 内 VAS 评分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05 ),对照组 2h 、 4h 、 24h 内 VAS 评分情况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照组术后 24h 、 48h 、 72h 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髋关节置换后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到医院就诊的74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格拉司琼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右美托咪定联合格拉司琼、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及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0.5h内VAS评分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2h、4h、24h内VAS评分情况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h、48h、72h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超声诊断所提供的参数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分析,给予所有慢性心衰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以及血浆脑钠肤(B型利钠肤,BNP)指标,比较患者超声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BNP指标以及心功能分级3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心衰患者LVEF与血浆BNP水平以及心功能分级均呈负相关,其他超声参数均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且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心脏超声参数为自变量,以心功能分级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优方程为心功能分级Y=5.21-2.08X(LVEF)。结论心脏超声诊断对于患者的心脏功能所提供的参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超声心动图为慢性心衰患者提供心脏超声诊断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心脏超声诊断 参数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22q11.2缺失综合征(22q11.2DS)是继唐氏综合征之后引起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第2大常见原因。过去数十年在描述CHD合并22q11.2DS的解剖类型、遗传病理机制及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心脏畸形仍是22q11.2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需进一步研究来阐明不同心脏表型的遗传机制及探索改进预后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案。对CHD患者进行22q11.2基因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

  • 标签: 22q11.2缺失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 圆锥动脉干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中在急性胃穿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急性胃穿孔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单纯修补组和胃大部切除组,各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手术时间等基本手术情况。结果胃大部切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修补组,而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修补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大部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单纯修补组,且中出血量比修补组高,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在急性胃穿孔中的治疗效果更优,且复发率比较低。但单纯修补治疗操作方式简单,患者中出血量、中时间均比较短。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 标签: 单纯修补术 胃大部切除术 急性胃穿孔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腔镜甲状腺切除(ET)和开放式甲状腺切除(O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效果。方法抽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8例DT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T组(采用ET治疗)和OT组(采用OT治疗),每组4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围期指标、术后疼痛情况、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T组总有效率(91.84%,45/49)高于OT组(75.51%,37/49),P<0.05。ET组手术时间长于OT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ET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OT组(P<0.05),两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ET组Tg及VEGF水平低于OT组(P<0.05)。ET组并发症发生率(4.08%,2/49)低于OT组(16.3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与OT相比,DTC患者采用ET治疗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临床效果确切,可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度,改善甲状腺功能和VEGF表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修复术后再次出现中-重度关闭不全患儿资料。年龄7个月~14岁,中位年龄6.7岁;体质量9.2~47.0 kg,中位体质量18.5 kg。其中再次行二尖瓣成形(MVP)23例,二尖瓣置换(MVR)1例。再次行二尖瓣成形的患儿中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后7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后3例,二尖瓣成形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矫治术后11例,单纯二尖瓣成形术后3例。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患儿为二尖瓣成形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包括:瓣环扩大、瓣叶脱垂、瓣叶裂、瓣叶穿孔、原缝线撕脱和溶血。结果全组患儿无死亡。中证实21例瓣环扩大,14例瓣叶裂,9例瓣叶脱垂,3例存在瓣叶穿孔,1例腱索松弛,1例腱索短缩,2例腱索缺失,3例原缝线撕脱。其中9例环缩瓣环,21例环缩交界,14例缝合瓣裂,3例穿孔修补,2例腱索移植,1例双孔成形,加用成形环2例,瓣膜置换1例。体外循环(129.8±69.9)min,阻断(69.1±41.1)min。出院时超声心动图提示微-少量反流21例,中量反流2例,大量反流1例。随访7~84个月。出院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微-少量反流21例,中量反流3例。结论儿童二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多见于瓣膜病变的再次进展或者初次手术缝合不当引起,再次手术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 标签: 二尖瓣关闭不全 再次手术 二尖瓣成形术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与穿刺或置管相关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肢静脉穿刺或置管的683例患儿,其中临床可疑血栓形成者55例,经超声证实血栓形成者26例为血栓组,超声未见血栓形成者29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儿在多个可能的危险因素上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探寻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穿刺或置管相关下肢静脉血栓的高风险因素。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肢穿刺或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病率为3.81%(26/683例)。血栓组与对照组患儿在年龄(62 d比92 d)、体质量[(3.92±0.66) kg比(4.61±0.86) kg]、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危重评分(Vasoactive-Ventilation-Renal score,VVR)[(29.58±15.50)分比(22.14±11.72)分]、术后24 h血乳酸峰值[(3.59±0.66) mmol/L比(1.71±1.13) mmol/L]、术后输血[76.9%(20/26例)比34.5%(10/29例)]、合并感染[53.8%(14/26例)比24.1%(7/29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84.6%(22/26例)比34.5%(10/29例)]和穿刺困难[69.2%(18/26例)比17.2%(5/29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危重评分VVR(OR=0.88,95%CI:0.77~0.99 ,P=0.04)、术后24 h血乳酸峰值(OR=6.62,95%CI:1.35~32.46,P=0.02)和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OR=0.04,95%CI:0.00~0.63,P=0.04)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VVR评分高、术后24 h血乳酸峰值高和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肢静脉穿刺或置管相关血栓形成的高危风险因素。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下肢静脉 血栓 婴幼儿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70 例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8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分组,对其采用抽签方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研究组患者长,中出血量较研究组多,组织切除量较研究组患者少, P<0.0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患者, P<0.05 。 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可以完全切除组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规范化疼痛管理与下肢关节康复器联合应用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在某院进行骨科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71名病人,按治疗次序分为观察组36名,对照组35名。对照组术后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下肢关节康复器联合规范化疼痛管理的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VAS]和膝关节肿胀程度进行对比。结果:7d后,观察组的VAS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标签: 下肢关节康复器 疼痛管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程度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结果积极治疗原发伴随疾病,中熟练的操作,均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无张力 修补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途径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35例单发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结石长度5~18mm,采用腹腔镜经腹腔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根据X线定位,切开后腹膜,暴露输尿管,用自制刀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置入双J管,缝合切口。术后观察其可行性。结果35例均手术成功。术后腹部平片(KUB)复查治愈率100%。随访1~5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直视腹腔镜经腹腔榆尿管上段切开取石疗效好,痛苦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腹腔镜 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时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2018年1月至12月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患儿,在应用传统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不能缓解时,观察应用左西孟旦0.1 μg/(kg·min)持续泵入的疗效,记录包括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滞留时间,病死率,开始用药时、用药后48 h的射血分数(EF)、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的变化及应用左西孟旦开始时、用药后3 h、6 h、12 h、24 h、48 h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一般情况:全组共29例患儿,其中男17例(58.6%),女12例(41.4%);中位年龄2(0.5,40.0)个月,中位体质量4.7(2.6,13.5) kg;呼吸机辅助中位时间109.5(42.5,367.0) h;ICU滞留时间187.5(83,446) h;死亡1例(3.4%)。用药48 h后EF值(48%比52%)及ScvO2(53%比58%)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用药后HR水平(173次/min、176次/min、175次/min、173次/min、170次/min、170次/min)及乳酸水平(4.72 mmol/L、4.65 mmol/L、4.34 mmol/L、3.79 mmol/L、3.28 mmol/L、2.74 mmol/L)逐渐下降,两者用药开始时与用药48 h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用药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先下降后逐渐上升(74 mmHg、70 mmHg、71 mmHg、73 mmHg、74 mmHg、75 mmHg,1 mmHg=0.133 kPa)、VIS先上升后下降(26分、27分、27分、26分、25分、25分),两者用药开始时与用药48 h后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0.151)。结论左西孟旦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时能增加EF,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全身组织灌注,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低心排综合征 左西孟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痛胃镜诊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760例接受消化内科疾病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诊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胃镜诊疗。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诊疗在治疗消化内科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无痛胃镜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入路甲状腺切除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拟行甲状腺切除的1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经口腔前庭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TOVET)治疗,对照组接受经颈部开放甲状腺切除手术(COT)治疗。统计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比较;术后12、24、48 h评估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7 d,评估两组对治疗的满意度;统计并比较两组围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 h,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持续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P>0.05。结论相较于COT,TOVET治疗DTC手术时间延长,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增多,但淋巴结清扫更彻底,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疼痛减轻,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切除术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修补治疗急性胃穿孔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这段期间内来我院进行急性胃穿孔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9例,23.68%)高于对照组(3例,7.8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治疗,其操作简单,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时间较短,但患者疾病复发率比较高。临床医学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效选择。

  • 标签: 单纯修补术 急性胃穿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究3D打印导航术前计划与中实际发生轨道偏离现象。对3D导航下实际病例进行三维重建数据分析。结果术前与术后靶点对比横断面落点较靶点偏移1.7mm,三维重建在矢状面见软性引流管发生弯曲变形,XYZ三个方向分别为偏移2.5mm,2.6mm,2.3mm。研究方向3D打印导航预定轨道偏移主要是脑内组织的受力、导板精度、者操作精度决定。

  • 标签: 3D打印  脑出血  钻孔引流   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普网塞腹膜前间隙修补在成人脐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疝修补治疗,而观察组使用普网塞腹膜前间隙修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但是在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分别为6.06%、9.09%,明显低于对照组30.30%、42.42%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P<0.05)。结论成人脐疝治疗中,应用超普网塞腹膜前间隙修补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康复,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超普网塞 腹膜前间隙修补术 成人脐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