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作者: 刘欢欢 李洮俊 楼青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内分泌科,海口 570311,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屏东 900,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内分泌科,海口 570311 楼青青现在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院发展办公室,海口 5701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A1C变化趋势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关系。方法基于李氏联合诊所2002年至2014年入组并规律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3 657例,收集人口学资料、HbA1C等实验室数据,行眼底检查。计算每位患者收集数据截止时HbA1C与基线就诊时HbA1C值的差值,根据患者HbA1C的变化趋势将受试者分为3组:基线和最后一次HbA1C相差在±10%以内,为稳定趋势组;最后一次HbA1C高于基线并超过基线的10%,为上升趋势组;最后一次HbA1C低于基线并且下降幅度超过10%,为下降趋势组。结果共调查3 6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662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4%)。上升趋势组从基线时相对较理想的血糖[HbA1C(7.04±1.35)%]逐渐上升,到随访结束时HbA1C达(9.11±1.96)%;下降趋势组的HbA1C从基线时的(10.05±1.99) %逐渐下降至(7.27±1.12)%;而稳定趋势组的HbA1C从基线到研究结束时变化较小。校正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脉压、糖尿病病程、随访期间HbA1C均值、白内障等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稳定趋势组(OR=0.800,95%CI 0.645~0.992)和HbA1C上升趋势组(OR=0.706,95%CI 0.548~0.90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风险均比HbA1C下降趋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变化趋势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随访中血糖由理想状态逐渐上升相比,血糖由基线时较高水平逐渐降低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更高。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变化趋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2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结合运动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和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无运动禁忌的T2DM患者54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可穿戴设备结合运动管理组(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及运动指导。试验组使用穿戴便携式设备进行2周运动干预,隔日1次,2周后研究者根据患者运动速度设置居家快步走运动方案,采用微信计步的方式远程管理,将每天运动情况上传至微信运动管理群,24周后返回运动中心测试。对照组在基线及研究结束时穿戴便携式设备收集指标,未进行运动干预。2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氧、心率等指标的变化。组间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²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试验组LDL-C降低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2±0.96)和(0.19±0.85)mmol/L,P<0.05]。与干预前相比,试验组FPG[分别为7.00(5.90,8.20)和8.00(6.70,9.60)mmol/L],HbA1c[分别为6.40%(6.10%,7.00%)和7.50%(6.20%,10.10%)],LDL-C[分别为(1.83±0.72)和(2.85±0.80)mmol/L]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肌氧与心率曲线交叉点时间[分别为(13.70±6.22)和(14.56±5.18)min]、肌氧最低点时间[分别为(14.05±3.75)和(15.88±3.70)min]、肌氧回升点时间[分别为(16.90±5.25)和(18.00±4.49)min]均提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试验组第2阶段1 min肌氧降幅(分别为3.85%±0.58%和2.43%±0.24%)、第3阶段2 min心率升幅[分别为(3.33±0.58)和(5.06±0.57)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并结合运动管理可降低血糖,提高T2DM患者肌氧代谢能力及心肺耐力。

  • 标签: 糖尿病,2型 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运动管理 近红外光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肥胖指标与发生糖尿病肾脏病(DKD)的风险关系,并比较不同指标的预测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6个中心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脂肪聚集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身体圆度指数(BRI)。根据患者随访结束时是否发生DKD分为DKD组和无DKD(NDKD)组。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5种肥胖指标与发生DKD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5种肥胖指标对预测DKD风险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2 628例T2DM患者,经过(7.53±3.10)年的随访后,检出DKD患者840例,检出率为31.9%。与NDKD组(1 788例)患者相比,DKD组男性比例高,年龄较大,高血压占比更高,糖尿病病程更长且未进行降糖治疗的患者占比多(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变量后,BMI、WHR、VAI、LAP、BRI与DK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在5种肥胖指标中,LAP预测DKD的效果较好[曲线下面积(AUC)=0.616,95%CI 0.592~0.639],BMI的预测效果最弱(AUC=0.550,95%CI 0.526~0.574)。传统肥胖指标(BMI、WHR)和新型肥胖指标(LAP、VAI、BRI)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WHR、VAI、LAP和BRI的增加会增加T2DM患者患DKD的风险,其中LAP预测DKD发生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肥胖症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个月的抗阻运动(RT)和有氧运动(AT)对糖尿病前期患者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4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并分为3组:RT组(82例)、AT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RT组和AT组的参与者在3个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组织和监督下,每周集中进行3次中等强度的RT或AT(150 min/周),为期24个月。RT使用弹力绳,以60%的1RM(肌肉能一次举起的最大重量)进行运动;AT组患者以最大心率的60%~70%进行有氧操运动。在基线以及第6、12和24个月结束时对每个受试者进行评估。主要结局指标为2型糖尿病风险的改变,次要结局包括血糖、血脂、血压的变化。结果完成6、12和24个月随访的研究对象分别为217、206和173例。基线时RT组、AT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9.91±5.92)、(60.93±5.71)和(60.73±5.83)岁。与对照组相比,RT组和AT组在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末时HbA1C显著降低(P<0.05),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明显上升(P<0.01)。校正年龄、性别、他汀类药物使用、血脂、血压和体重指数等参数后,COX回归显示24个月的RT和AT分别使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55.6%(P=0.012)和59.8%(P=0.010)。结论为期24个月的中等强度RT和AT均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β细胞功能和糖脂代谢,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糖调节受损 抗阻运动 2型糖尿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血压变量及其变异性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纳入3 050例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定期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要求定期监测其代谢指标,每年进行尿液检查评估其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随访3~10年(平均7年)。根据患者的血压参数即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平均动脉压(MAP)测量值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SD)。根据收缩压均值高于或低于130 mmHg(1 mmHg=0.133 kPa)和收缩压SD高于或低于总体均值11.06 mmHg,患者被分为4组:Q1(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SD<11.06 mmHg); Q2(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SD≥11.06 mmHg); Q3(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SD<11.06 mmHg); Q4(收缩压均值≥130mmHg,收缩压SD≥11.06)。同理根据脉压均值高于或低于总体均值的80 mmHg和脉压SD高于或低于总体均值6.48 mmHg,患者被重新分为Q1~Q4组。结果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后,Cox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均值、收缩压SD、脉压均值、脉压SD是影响DN的危险因素。通过收缩压均值和收缩压SD对患者进行分层后发现,Q4组患者发生DN风险最高(HR=1.976, P<0.001),而Q1组患者最低。此外,Q3组患者(HR=1.614, P<0.001)发生DN的风险高于Q2组患者(HR=1.408, P<0.001)。通过脉压均值和脉压SD对患者重新进行分层后发现,Q4组患者发生DN风险最高(HR=1.370, P<0.001),而Q1组患者最低,Q3组患者(HR=1.266, P<0.001)发生DN的风险高于Q2组患者(HR=1.212, P<0.001)。结论收缩压和脉压变异性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DN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收缩压变异性 脉压变异性 糖尿病,2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年的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4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2014年5—12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共24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24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抗阻运动组(RT组)82例,有氧运动组(AT组)83例和对照组 83例。AT组、RT组干预24个月后,比较各组患者在基线以及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时的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RT组和AT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和稳态模型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趋于降低,稳态模型2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趋于增高。24个月时,RT组和AT组患者HbA1c [5.80 (5.43, 6.20)%、5.70 (5.50, 6.00)% 比6.20 (5.70, 6.60)%,P值均≤0.01],LDL-C [3.07(2.69, 3.58)mmol/L、2.97(2.62, 3.95)mmol/L比3.21(2.54, 3.78) mmol/L,P值均<0.05] 和 HOMA2-IR [0.96(0.82, 1.47)、1.20(0.99, 1.43)比1.34.(1.09, 1.51),P值均<0.05]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HOMA2-β[84.50 (60.55, 107.33)、93.00 (78.60, 119.75)比53.40 (37.70, 80.40),P值均=0.001]则高于对照组,而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运动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校正年龄、性别、血压后,干预后RT组(P=0.017)和AT组(P=0.018)的糖尿病前期心血管风险显著降低。校正年龄、性别、他汀类药物治疗、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后,Cox回归显示抗阻运动(HR=0.419, 95%CI =0.415~0.942, P=0.037)和有氧运动(HR=0.310, 95%CI=0.447~0.866, P=0.026)为糖尿病前期心血管疾病保护因子,分别降低了糖尿病前期患者58.1%和69.0%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结论24个月有氧和抗阻运动可改善血糖控制和糖尿病前期患者HOMA2-IR。抗阻运动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没有明显运动禁忌证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抗阻运动是值得推荐的运动方式。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抗阻运动 有氧运动 心血管疾病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对糖尿病肾脏病变(DKD)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02年至2014年在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6个中心)就诊的3 133例基线时无DKD的T2DM患者。按照随访时有无DKD分为DKD组(1 152例)和非DKD组(NDKD,1 98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尿病病程、用药情况、血压、血脂、HbA1c等临床资料。HbA1c变异性表达为HbA1c标准差,根据患者所有记录的HbA1c测量值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按照HbA1c均值高于或低于目标值7%和HbA1c标准差高于或低于总体均值0.48%,将受试者分为四组:Q1组(HbA1c均值<7%,HbA1c标准差<0.48%),Q2组(HbA1c均值<7%,HbA1c标准差≥0.48%),Q3组(HbA1c均值≥7%,HbA1c标准差<0.48%)和Q4组(HbA1c均值≥7%,HbA1c标准差≥0.48%)。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χ²检验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bA1c变异性与DKD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DKD组患者的年龄、BMI、糖尿病病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药的比例、HbA1c、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水平均高于NDK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估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比例均低于ND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后,HbA1c标准差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1.240,P<0.01]。进一步进行分层后发现,Q4组患者发生DKD风险最高(HR=1.601,P<0.01),Q1组患者最低,Q2组患者(HR=1.424,P<0.01)发生DKD的风险高于Q3组患者(HR=1.184,P<0.01)。在校正年龄、性别、病程、BMI、WHR、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Q4组患者eGFR下降风险最高(HR=1.230,P<0.01),Q1组患者最低,Q2组患者(HR=1.161,P=0.023)eGFR下降的风险高于Q3组患者(HR=1.124,P=0.012)。结论HbA1c变异性是T2DM患者DK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当HbA1c变异性>0.48%时,可能在DK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比平均HbA1c更大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2型 糖化血红蛋白 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和脉压变异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至2014年就诊于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的3 275例基线时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5.53±12.24)岁,随访3~10年。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患者记录的收缩压和脉压所有测量值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根据收缩压均值130 mmHg(1 mmHg=0.133 kPa)和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将患者分为四组:Q1(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Q2(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Q3(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和Q4(收缩压均值≥130 mmHg, 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同理再根据脉压均值80 mmHg和脉压标准差6.53 mmHg,患者被重新分为Q1′~Q4′四组。采用Cox回归分析研究不同血压变量与DR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Cox回归分析中,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后,结果显示收缩压均值、标准差,脉压均值、标准差是影响DR的危险因素。Q4组患者发生DR风险最高[风险比(HR)=1.980,P<0.01],而Q1组患者最低。另外,Q3组患者(HR=1.409,P<0.01)发生DR的风险高于Q2组患者(HR=1.353,P<0.01)。Q2′组患者发生DR风险最高(HR=2.086,P<0.01),而Q1′组患者最低。另外,Q4′组患者发生DR的风险(HR=1.507,P<0.01)高于Q3′组患者(HR=1.289,P<0.01)。结论收缩压和脉压变异性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DR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变异性和脉压变异性比平均收缩压和脉压更能预测DR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2型 收缩压变异性 脉压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变异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以及探讨HbA1C变异性的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扩张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有视网膜病变(DR)组597例,无视网膜病变(NDR)组2 789例,平均随访4年(2~5年)。根据患者所有记录的HbA1C测量值计算其平均值(A1C-Mean)和标准差(A1C-SD),其中HbA1C变异性表达为A1C-SD。收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资料。根据A1C-Mean高于或低于7%和A1C-SD高于或低于总体均值0.76%,患者被分为4组:Q1(A1C-Mean<7%, A1C-SD<0.76%); Q2(A1C-Mean<7%, A1C-SD≥0.76%); Q3(A1C-Mean≥7%, A1C-SD<0.76%); Q4(A1C-Mean≥7%, A1C-SD≥0.76%)。结果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运动、胰岛素的使用(P<0.01)、吸烟(P=0.004)为HbA1C变异性的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后,结果显示A1C-SD(HR=1.303, P<0.01)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后发现Q4组患者发生DR风险最高(HR=1.676, P<0.01) ,而Q1组患者最低。另外,Q2组患者(HR=1.437, P=0.005)发生DR的风险高于Q3组患者(HR=1.361, P<0.01)。结论HbA1C变异性是2型糖尿病患者DR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当A1C-SD总体均值>0.75%时,可能在DR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比平均HbA1C更大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HbA1C变异性 糖尿病,2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各国胰岛素注射指南关于针头是否重复使用、轮换注射部位的方法、不同胰岛素注射不同部位以及注射针头长度的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46年1月至2016年12月),搜索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中国香港、荷兰、英国糖尿病教育学会官网(至2016年12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胰岛素注射指南。两名研究人员根据指南研究和评价标准独立筛选并评价纳入指南的质量,提取相关数据进行评价。结果初检出相关文献967 100篇,最终纳入10项指南,均发表于2007至2016年之间。系统评价发现,就各指南引用的证据而言,一针一用、在不同区域轮换注射(即大轮换,区别于同一部位轮换)以及不同胰岛素(如短效、中效等)应注射不同区域的建议所引用的依据缺乏准确性。结论现有胰岛素注射指南的部分建议证据引用不充分,将来需要开展更多与胰岛素注射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胰岛素注射指南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胰岛素注射 指南 系统评价
  • 简介: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的抽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转变教学理念,抓好教学工作,权力能力本位思想,因材施教,注重差异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

  • 标签: 英语学习 调查 分析 建议
  • 简介: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外语作为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必备工具,更加为各级各类院校所重视.当今,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知识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转变的时期.学生对外语教育的期待和需求已不仅仅是语音、语义、语法知识的传播,而是更加注重文化知识的增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及文化素养的提高.语言和文化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而词汇是构建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表达意义的基本单位.词汇作为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有着浓厚的民族与社会文化特征.因而,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不能仅着眼于词的语音、意义和语法的教学,因为词汇结构、词义结构都有目的语语言文化的烙印,使得外语中的概念意义与母语中大体一致的两个词,也很可能在文化意义上大相径庭.为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要遵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本文拟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比较,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 标签: 中跨文化 意识培养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