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复发倾向,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腹腔内脏器,以肝脏、脾脏多见。本文报道了1例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出血情况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LP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术后出血的时间、出血部位、胆瘘、胰瘘和感染等短期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等进行分析及经验总结。结果共35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00例,女性156例,年龄(58.0±10.5)岁。并发症发生率为33.1%(118/356);23例患者行再次手术,占6.5%(23/356);9例患者死亡,占2.5%(9/356)。并发症中发生率较高的是术后出血[15.2%(54/356)]、胰瘘[14.6%(52/356)]、腹腔感染[13.8%(49/356)]。术后初次出血的时间集中在第1~14天,其中术后第1天出血的风险最高[3.9%(14/356)],之后出血风险呈下降趋势,但是在术后第7天又有所上升。腹腔内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布较广,而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胃肠吻合口出血发生风险最高[67.9%(19/28)]。再次手术的23例患者中,有18例是由于术后出血,占78.3%(18/23)。9例死亡的患者中,有7例和术后出血密切相关。结论LPD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术后出血是对患者短期内恢复影响最大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再次手术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除了胰瘘会导致术后出血,胃肠吻合口出血的情况也不容忽视。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采用多学科单中心CCCG-HB-2016方案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HB)的临床疗效,分析此方案在临床上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本院2016年8月~2020年3月确诊的36例HB患儿多学科CCCG-HB-2016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儿中男20例,女16例。患儿AFP均增高,范围为2 792~2 253 000 ng/ml,AFP与肿瘤危险度分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973,P<0.05)。病理分型包括上皮型、上皮-间叶混合型,以上皮型多见,分别为28例(77.78%)、8例(22.22%)。肿瘤危险度分层与手术切除肝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847,P<0.05)。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低、中、高危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8.33%(35/60)、73.49%(61/83)、80.23%(69/86)。随访至2020年3月底,中位随访时间21.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2.5个月,总生存率(OS)为97.2%,无事件生存率(EFS)为83.3%。结论多学科CCCG-HB-2016方案治疗后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化疗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多见,有较好的可行性、安全性。

  • 标签: 肝胚细胞瘤 甲胎蛋白类 化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Ⅷ段切除的策略、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腹腔镜解剖性肝Ⅷ段切除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29~67岁,平均年龄53.6岁。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出院后随访生存和复发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解剖性肝Ⅷ段切除。手术时间140~240 min,平均188.9 min。术中失血量20~300 ml,平均117.8 ml。1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保守治疗治愈;1例出现腹水,延迟拔管治愈。9例患者均无Clavien-Dindo Ⅲa级以上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3~12 d,平均6.9 d。术后病理结果:肝细胞腺瘤2例、肝细胞癌4例、胆管细胞癌1例、转移性肝癌2例。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18个月复查发现肝内复发,行微波消融治疗,其余未见明显复发征象。结论在充分术前评估、合理病例选择、严谨手术规划、娴熟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前提下,腹腔镜肝Ⅷ段切除安全可行,近期疗效优良。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肝肿瘤 解剖性切除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