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证据构建无创机械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损伤预防方案,为预防面部压力损伤提供指导。方法在前期证据总结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无创机械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损伤预防方案专家函询问卷,于2020年11月—2021年3月,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基于证据的无创机械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损伤预防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变异系数分别为0~0.29、0~0.22。最终构建的无创机械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损伤预防方案包括评估、预防策略、多学科团队合作、教育培训、实施流程。结论基于证据构建的无创机械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损伤预防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对于面部压力损伤的预防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作用,同时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通气机,机械 压力性损伤 预防 德尔菲法 方案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损伤患者翻身技巧与护理要点,旨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进程。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并分析近年来脊柱损伤患者的翻身护理记录,总结有效的翻身技巧与护理要点。结果:通过实施科学的翻身技巧和护理要点,脊柱损伤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缓解,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脊柱损伤患者的翻身护理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掌握正确的翻身技巧和护理要点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脊柱损伤 翻身技巧 护理要点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接种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的安全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开放对照试验法,于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招募35例符合标准的MHD患者为试验组,70例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与试验组匹配的MHD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按照标准接种程序分别于第0、1、6 月接种戊型肝炎疫苗,对照组常规诊疗,未给予疫苗及安慰剂注射。通过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象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评价疫苗在MHD中的安全;通过比较全程接种戊肝疫苗MHD患者与Ⅲ期临床试验数据,评价疫苗在MHD中的免疫原性。结果总体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7.1%(18/105),未出现与疫苗接种相关的3、4级不良反应/事件。试验组局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20.0%(7/35),全身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7.1%(6/35);试验组与对照组全身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名全程接种者接种后的HEV-IgG抗体阳性率为100%,GMC为14.47(95%CI:13.14~15.80)WU/ml,与46名Ⅲ期临床试验对象接种后的抗体滴度[GMC为18.08(95%CI:13.63~22.54)W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05)。结论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在MHD患者中安全和免疫原性均较好。

  • 标签: 戊型肝炎疫苗 维持性血液透析 安全性 免疫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为医院完善跌倒预防的护理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收集北京医院2013年1月—2019年12月通过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上报的121例次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分析事件的临床特征和发生原因。结果121例次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中,白班累计45例次,夜班累计76例次;跌倒地点最常见的为床边60例次,占49.6%,其次为病房外的其他地点35例次,占28.9%;跌倒原因排序前3位占比近80%,分别为护士因素39例次,患者因素34例次,环境因素22例次;跌倒结局中,无损伤44例次,轻度损伤47例次,中度损伤6例次,重度损伤23例次,死亡1例。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大、发生率高、损伤程度重、风险因素和原因复杂,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的护理管理要从多维度入手,重视健康教育效果的回馈和过程监管,调动老年住院患者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在老年患者功能锻炼和安全管理中找到新的平衡点,科学有效地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跌倒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10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患者便秘情况的针对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便秘改善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排便困难评分、粪便性状评分、排便时间评分、下坠不尽及胀感评分、排便频率评分、腹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冠心病合并便秘患者有着积极有效的护理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冠心病 便秘 护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接受针对护理干预,包括个体化饮食管理和定期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定期采集尿液样本,测量尿蛋白含量,同时定期测量血压。结果:在干预开始后的第三个月,实验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在第六个月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针对护理干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该干预方法显著改善了尿蛋白含量和血压控制,提升了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未来结合新技术手段,如远程医疗和智能监测,有望进一步优化针对护理的实施,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接受针对护理干预,包括个体化饮食管理和定期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定期采集尿液样本,测量尿蛋白含量,同时定期测量血压。结果:在干预开始后的第三个月,实验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在第六个月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针对护理干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该干预方法显著改善了尿蛋白含量和血压控制,提升了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未来结合新技术手段,如远程医疗和智能监测,有望进一步优化针对护理的实施,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小儿哮喘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同时采用单纯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哮鸣音、哮喘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EF与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哮喘患儿实施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促使患儿症状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小儿哮喘 肺功能
  • 简介:摘要:房建工程在现阶段社会背景下具有功能要求高、整体建筑规模复杂逐步增强的特征。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控体系的建设,需首先做到针对造价成本管控要点进行有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人员制度以及施工流程不稳定因素进行的管理控制,为形成科学有效全过程造价管控体系、提升房屋建筑造价管控有效奠定基础。

  • 标签: 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 全过程控制
  • 简介:摘要在本文中,基于10kV配电运行,研究它在期间存在的故障原因,并为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建议。

  • 标签: 10kV 配电 故障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在胸部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在不同护理措施下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护理措施以后其患者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的持续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胸部肿瘤,手术,深静脉血栓,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索 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在胸部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 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在不同护理措施下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护理措施以后其患者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的持续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 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胸部肿瘤手术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 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出院, 因此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部肿瘤,手术,深静脉血栓,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盆腔炎属于妇科的多发病以及常见病,其具有久治不愈的特点,若患者不能接受有效以及及时的治疗,则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孕的情况,本文主要对慢性盆腔炎不孕的治疗作分析。方法对盆腔炎不孕的病机病因进行总结,并对龙田主任调周结合外治法治疗盆腔炎不孕症经验进行整理。结论盆腔炎不孕症患者接受调周结合外治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为盆腔炎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盆腔炎 不孕 月经周期 中医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7年 3月 -2019年 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136例心衰并发室心律失常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内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浓度及 24 h动态心电图室早数目(包括高危室早:如 RonT室早、成对室早、短阵室速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 97.1%,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8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 NT-proBN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 NT-proBN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治疗后 24 h动态心电图室早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心律失常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 NT-proBNP浓度、减少高危室早数目,效果显著。  

  • 标签:    厄贝沙坦 胺碘酮 心衰 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