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正常范围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肌少症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92例40~70岁且甲状腺激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的T2DM患者(男105例,女8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采用生物电阻测量法(BIA)测定四肢骨骼肌含量、香山EH101测量握力、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评分(SPPB)测量躯体功能,并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SH)、总T4(TT4)、总T3(T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与肌少症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中肌少症检出率为6.25%,年龄与四肢骨骼肌质量(ASM)、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SPPB呈负相关,性别与ASM、ASMI、握力呈正相关,TT3与SPPB评分呈负相关(β=-0.324,P=0.047),TT4与ASMI、ASM呈负相关,TSH与握力呈负相关(β=-0.133,P=0.032)。结论在T2DM患者中,TT3、TT4、TSH与肌肉相关指标有关,临床上应关注T2DM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有助于早期识别和筛查肌少症高危个体。

  • 标签: 肌少症 2型糖尿病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微小RNA-34c(miR-34c)表达与糖尿病足溃疡(DFU)以及糖尿病足骨髓炎(DFO)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共入选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无足溃疡患者(T2DM组)、112名2型糖尿病合并足溃疡患者(DFU组)和60名糖耐量正常的对照人群(NC组)。根据有无合并骨髓炎,将112例DFU患者再分为2组:骨髓炎组(DFO组)64例,非骨髓炎组(NDFO组)48例。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测定受试者外周血miR-34c水平,并对DFU以及DFO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T2DM组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较NC组显著增高[2.99(1.45~6.22)对1.01(0.89~1.52), P<0.05],DFU组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较T2DM组显著增高[9.65(6.15~18.63)对2.99(1.45~6.22), P<0.01]。此外,与NDFO组相比较,DFO组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也显著增高[13.46(8.89~19.11)对6.02(5.93~14.72), P<0.01]。DFU患者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与足溃疡的截肢率呈正相关(P=0.030),与8周后足溃疡愈合率呈负相关(P=0.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表达的miR-34c均为DFU以及DFO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52,4.13;均P<0.01)。结论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外周血miR-34c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DFU以及DFO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相关。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足骨髓炎 微小RNA-3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