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肺腺癌的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和高分辨CT检查,并于1个月内接受手术切除及EGFR检测,依据有无EGFR突变分为EGFR突变组和EGFR野生组。在CT图像上分析患者的GGN数量、类型、位置、形状、分叶征、毛刺征、异常支气管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结节直径(DGGN)、实性成分直径(Dsolid)、结节磨玻璃成分CT均值(CTGGO),在PET-CT融合图像上测量结节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CT表现及SUVmax值的差异。使用分层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不同亚组SUVmax和EGFR突变状态的关系,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解决非线性问题,应用分段二元逻辑回归模型解释非线性。结果103例患者共106个GGN,EGFR突变组75例(78个结节)和EGFR野生组28例(28个结节)。EGFR突变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浸润性腺癌的比例显著高于EGFR野生组(P<0.05),其余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和空腹血糖后,性别和结节数显著影响了SUVmax和EGFR突变的关系(P<0.05),即存在交互作用。调整混杂因素后,SUVmax与女性EGFR突变状态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自由度为1.817,P=0.026),当SUVmax<2.4时,随SUVmax升高,EGFR突变风险显著增加(OR=43.621,95%CI 4.686~406.042,P<0.001);当SUVmax>2.4时,EGFR突变风险增加不显著(P=0.392)。结论表现为GGN的肺腺癌具有较高的EGFR突变风险;女性患者EGFR突变风险随着SUVmax的升高而增大,但存在饱和效应。

  • 标签: 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磨玻璃结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中SUV指数(病灶SUVmax/肝脏SUVmean)与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早期肺腺癌浸润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3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ET/CT检查,术后证实为早期肺腺癌的167例GGN患者[男49例,女118例;年龄(61.5±9.0)岁]的影像资料。影像参数包括结节数量、位置、类型、边缘、形状,异常支气管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GGN直径(DGGN)、实性成分直径(Dsolid)、实性成分比例(CTR,即Dsolid/DGGN)、CT值[磨玻璃影(GGO) CT值(CTGGO)、肺实质CT值(CTLP)、ΔCTGGO-LP(CTGGO-CTLP)]及SUV指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UV指数与浸润性之间的关联性,应用广义相加模型进行曲线拟合,采用分段回归模型进一步解释非线性。结果189个GGN中,浸润性肺腺癌占85.2%(161/18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GGN数量、类型、形状、边缘,异常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DGGN、Dsolid、CTR、CTGGO、ΔCTGGO-LP及SUV指数均为浸润性肺腺癌可能的相关因素[比值比(OR):0.396~224.083, P<0.001或P<0.05]。在充分校正混杂因素后,SUV指数与浸润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2.162(95% CI:1.191~3.923),P=0.011]。曲线拟合示SUV指数与浸润风险呈非线性相关,且仅在SUV指数>0.43时浸润风险显著增加[OR=3.509(95% CI:1.429~8.620),P=0.006]。SUV指数与浸润风险的关联性在年龄、是否伴有空泡征、是否胸膜凹陷征及CTR亚组间均无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SUV指数是早期肺腺癌浸润性的独立相关因素,SUV指数越高浸润风险越大,但二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肿瘤侵润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18F-FDG PET/CT构建并验证以磨玻璃结节(GGNs)为影像特征的早期肺腺癌病理浸润性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因GGNs行PET/CT显像并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浸润前病变及微浸润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的患者149例,男44例、女105例,年龄(61.1±8.9)岁。将检出的GGNs按1∶1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浸润前病变/MIA与IAC形态学定性特征(如形状、边缘特征等)、定量参数[如GGNs实性成分比例、磨玻璃成分CT值(CTGGO)等)]、功能学定量参数[如SUVmax、SUV指数(SUVindex;即GGNs SUVmax/肝SUVmean)]的差异,基于有意义的参数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ROC曲线验证模型的稳健性。采用Delong法比较AUC。结果170枚GGNs获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建模组(n=89)中,IAC患者混合性GGNs、不规则形状、边缘特征、支气管扩张/扭曲/截断征比例、GGNs最大径和实性成分最大径、实性成分比例、CTGGO、SUVmax、SUVindex均高于浸润前病变/MIA患者(χ2值:5.00~23.40,z值:-6.53~-2.70,均P<0.05)。基于PET/CT定性参数(GGNs类型、边缘特征)、定量参数(CTGGO、SUVindex)、联合定性和定量参数(GGNs类型、边缘特征、SUVindex)分别成功构建模型1~3,三者在建模组中ROC AUC分别为0.896、0.880和0.931,其中模型2在验证组(n=81)中的AUC无明显下降(0.802;z=0.81,P=0.417)。结论联合18F-FDG PET/CT形态学和功能学定量参数构建的早期肺腺癌病理浸润性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效能且模型稳健。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肿瘤侵润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预测
  • 简介:摘要肺癌是全球第2大常见癌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主要类型。在NSCLC的发展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起重要作用,并成为NSCLC治疗中的重要靶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被广泛用于NSCLC的靶向治疗中,并被证明可以有效延长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生存期,其疗效和预后与EGFR基因突变状态密切相关,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可以非侵入性地对NSCLC进行评估,在预测NSCLC的EGFR基因突变状态方面有重要意义。笔者就近期与EGFR基因突变状态相关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影像组学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基因,erbB-1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