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中英语写作能力不仅仅是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过程,它更是一个展示我们内心的窗口,一种让世界更生动的媒介。在每个高中生手中,笔下的文字都是构建自己世界的砖石,塑造自己的梦想和未来。英语写作不仅是英语学习的重点,也是展现自身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学生英语写作困难的现状着手,从培养写作兴趣,听读相结合,参与实践活动,句子结构的多样性方面探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征,分析疾病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确诊的79例UC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诊断后12个月内是否临床复发分为早期复发组和非早期复发组,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药物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随访中累计复发率。结果79例UC患儿中男46例、女33例,起病年龄10.6(6.4,12.7)岁,以广泛结肠(E3)、全结肠(E4)型(51/79,65%)、中重度活动(48/79,61%)、结肠黏膜中重度炎症(71/79,90%)为主。38例(48%)UC患儿存在不典型表型,17例(22%)合并肠外表现。随访43.9(22.8,61.3)个月,期间41例复查结肠镜,7例(17%)发生疾病进展。根据Kaplan-Meier分析,79例UC患儿诊断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7%(21/79)、47%(37/79)、57%(45/79)和73%(53/73)。早期复发组45例(57%),非早期复发组34例(43%)。早期复发组血红蛋白、黏膜愈合率均明显低于非早期复发组[105(87,122)比120(104,131)g/L、28%(7/25)比7/9,Z=-2.38、χ²=4.87,均P<0.05]。早期复发组激素依赖、E3型和诱导治疗期升级治疗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早期复发组[11/19比1/12、24%(11/45)比6%(2/34)、29%(13/45)比6%(2/34),χ²=5.67、4.85、6.6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外表现(OR=4.33,95%CI 1.05~17.83)、E3型(OR=8.27,95%CI 1.47~46.46)和诱导治疗期升级治疗(OR=5.58,95%CI 1.01~30.77)是UC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UC病变部位广泛且严重,不典型表型常见,疾病复发率高,存在疾病进展风险。肠外表现、E3型和诱导治疗期升级治疗是疾病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结肠炎,溃疡性 儿童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阿达木单克隆抗体(ADA)治疗儿童克罗恩病(C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20例应用ADA治疗的CD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和克罗恩病内镜下严重指数(CDEIS)评价CD患儿疾病活动程度及黏膜炎症程度。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共纳入20例CD患儿,其中男12例,女8例;疾病诊断年龄(9.5±4.9)岁(0.9~15.1岁);首次应用ADA年龄(10.4±4.8)岁(1.2~16.7岁);应用ADA前疾病持续时间0.9(0.4,1.7)年。20例CD患儿应用ADA治疗前PCDAI评分为(28.5±19.8)分(0~65.0分),疾病活动程度以重度活动(8/20例,40.0%)为主,疾病缓解期4例(4/20例,20.0%)。15例患儿行CDEIS评估:中重度活动9例,内镜下缓解1例。10例(10/20例,50.0%)CD患儿曾应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治疗,IFX停药原因包括:药物失应答8例(8/10例,80.0%),过敏反应2例(2/10例,20.0%)。ADA治疗第6周,20例CD患儿的PCDAI评分中位数为5.0(0,10.0)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16例CD活动期患儿在ADA治疗第6周时的临床缓解率和临床应答率分别为62.5%(10/16例)、87.5%(14/16例);既往未应用IFX组和既往应用IFX组患儿第6周的临床缓解率和临床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A治疗中位时间为5.5(2.6,17.8)个月,期间6例(6/20例,30.0%)临床复发。随访结束时17例(17/20例,85.0%)维持临床缓解;1例临床原发无应答,2例继发失应答。7例发生不良反应,以肺炎(4例)或上呼吸道感染(2例)为主,无肿瘤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DA在儿童CD患者的诱导和维持临床缓解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克罗恩病 儿童 阿达木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儿型炎症性肠病(IO-IBD)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48例IO-IBD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目标基因捕获高通量测序方法对43例患儿行基因测序分析,比较基因突变组和非基因突变组IO-IBD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48例IO-IBD患儿中,克罗恩病(CD)41例,溃疡性结肠炎(UC) 7例;起病中位年龄2.00(0.24~6.00)月龄,其中1月龄内起病患儿占45.8%(22/48例)。临床症状以腹泻(48/48例,100.0%)、发热(45/48例,93.8%)、便血(37/48例,77.1%)为主,肠外表现以肛周病变和皮疹最常见,均占43.8%(21/48例)。41例CD患儿病变部位以结肠(L2)型为主(30/41例,73.2%),疾病行为以非狭窄非穿透(B1)型为主(33/41例,80.5%);7例UC患儿病变范围以全结肠(E4)型为主(4/7例,57.1%)。48例IO-IBD患儿手术率12.5%(6/48例),临床缓解率50.0%(24/48例),病死率25.0%(12/48例)。43例IO-IBD患儿行基因检测,共有23例(53.5%)患儿存在有意义的基因突变,其中22例突变基因为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L-10RA),1例为TTC37。22例IL-10RA突变患儿中,共检测到11个突变位点,包括1例新发突变位点c.635G>C(p.R212P);c.301C>T(p.R101W)(19例)和c.537G>A(p.T179T)(8例)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与非基因突变组患儿相比,基因突变组患儿起病年龄更早[0.3(0.1~1.0)月龄比(6.27±5.64)月龄,P<0.001],营养不良[14例(60.9%)比5例(25.0%),P=0.018]、口腔溃疡[14例(60.9%)比3例(15.0%),P=0.006]及肛周病变[17例(73.9%)比3例(15.0%),P<0.001]更常见,临床缓解率低[7例(30.4%)比15例(75.0%),P=0.004]。结论IO-IBD患儿的单基因突变阳性率较高,IL-10RA基因突变最为常见。基因突变IO-IBD患儿具有起病年龄早,更易合并营养不良、口腔溃疡、肛周病变,有临床缓解率较低的特点。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婴儿型 白细胞介素-10受体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究祛痰化瘀汤治疗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35例探究实践。方法 :选取之前在我院治疗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35例,随机分配,分配情况为观察组 20例,对照组 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祛痰化瘀汤治疗,分析病患的疗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 治疗后肝功能及血脂都有所改善,而对照组患治疗效果一般,改善不明显, ( P< 0.05)。结论:祛痰化瘀汤对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使治疗得到最佳的效果,优于 常规治疗。

  • 标签: [ ] 祛痰化瘀汤 痰淤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探究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扶正解毒祛瘀汤治疗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高存活率, 降低死亡率的效果。 方法:将确诊为急性重型肝炎的 86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41例与对照组 45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扶正解毒祛瘀汤。 两组均 4周为 1个疗程, 治疗 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随访 1年后评价两组存活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存活率为 75.6%、 治愈率 71.0%; 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为 53.3%、治愈率为 41.7%, 实验组的组存活率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 扶正解毒祛瘀汤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扶正解毒祛瘀汤 急性重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炎症性肠病(IBD)患儿产毒型艰难梭菌的感染率及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收治的30例IBD患儿及同医院健康体检的30名对照儿童的粪便标本及临床资料,检测其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并分析毒素基因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IBD组30例(UC组、CD组各15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阳性6例(UC 3例、CD 3例),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为20%。基因型为艰难梭菌毒素A(tcdA)+艰难梭菌毒素B(tcdB)-5例,tcdA+tcdB+1例;健康对照组30名,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1例,感染率为3%,基因型为tcdA+tcdB-。两组儿童均未检测到二元毒素基因。IBD组粪便标本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UC组缓解期未检测出艰难梭菌毒素基因(0/1),轻度活动期中艰难梭菌毒素基因阳性1例(1/11),中度活动期阳性2例(2/3),不同疾病活动度之间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6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阳性患儿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及便血,复发型者有突然加重的特点;所有阳性标本均检测到tcdA,1例合并tcdB+者黏液脓血便表现更重;5例完善结肠镜检查,未发现黄白色隆起或伪膜斑等艰难梭菌肠炎特异性表现;3例有抗菌药物暴露史;6例均对甲硝唑抗艰难梭菌治疗敏感;随访3个月,6例患儿均病情平稳,未复发。结论IBD患儿较健康儿童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高。tcdA+tcdB+者临床表现更重。结肠镜检查无特异性表现。临床上应加强对IBD患儿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检测的认识。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梭菌 难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中药治疗法,从临床治疗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在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心率等相关指标的比较上,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心率等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改善临床各类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西医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反应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在倦怠乏力、口淡无味、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比较上,两组的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倦怠乏力、口淡无味、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改善幅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常规西医治疗路径来说,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有效优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西医 恶性肿瘤化疗 消化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64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32例,常规组只进行西医综合治疗法,干预组应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的黄疸减退、凝血酶原恢复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明显的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西医综合治疗法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路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缩短凝血酶原恢复时间,有效的减退黄疸情况,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重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西医综合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内科治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中医药治疗程序。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压痛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应用中,相比于西医常规内科治疗法来说,中医药治疗程序可以缩短腹痛缓解、腹胀缓解、压痛消失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西医 内科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应用口服西药治疗法,实验组应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9%,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口服西药治疗法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溃疡性 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高脂血症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23例,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自拟中药汤剂法,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血脂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在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的比较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8.7%,对照组为43.0%,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辛伐他汀治疗法来说,应用自拟中药汤剂法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优化血脂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反应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在倦怠乏力、口淡无味、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比较上,两组的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倦怠乏力、口淡无味、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改善幅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常规西医治疗路径来说,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有效优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西医 恶性肿瘤化疗 消化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高脂血症患者 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 23例,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自拟中药汤剂法,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血脂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在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的比较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 8.7%,对照组为 43.0%,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辛伐他汀治疗法来说,应用自拟中药汤剂法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优化血脂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6例,对照组应用口服西药治疗法,实验组应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96.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76.9%,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口服西药治疗法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溃疡性 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