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竹梯作为一种传统的攀爬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和一些特定场合。然而,由于竹材的天然材质以及制作工艺的限制,竹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竹梯的防滑性能较差,容易导致用户在攀爬过程中滑倒或失去平衡,从而引发意外事故。其次,竹梯的稳定性不够,容易在使用中晃动或倾斜,给用户带来不安全因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可提升竹梯的防滑性和稳定性的套头及配件。通过对竹梯的现有问题和需求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案,以期提高竹梯的使用安全性。

  • 标签: 一可提升竹梯 防滑性 稳定性 套头 配件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建设不断增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利用植物营造空间氛围,既要充分运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造景艺术手法,将植物与景观中的其他元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要遵循统一与变化的设计原则,发挥植物本身的色彩、形态优势,实现整体景观效果的层次感、多样性。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生态适应等设计原则。比如园林景观中必不可少的彩色植物,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及土壌条件,避免植物因难以适应生长环境导致长势不良,甚至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

  • 标签: 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造景设计
  • 作者: 常孝亭 钟琦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1.广州市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 广州,510665; 2. 阿波罗智行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0665)
  • 简介:摘要: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我国自2014年以来城市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伴随着新基建与智能网联概念的提出和需求的落地,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重心、模式、方向都有着重大转变。本文从智慧城市现状发展现状出发,着重探讨了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与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关联性及依赖关系,重点针对面向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建设思路及建设整体架构、成本与社会经济效益等问题开展讨论,最后以广州市黄埔区建设项目为例,从建设背景、问题及需求分析、建设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验证了面向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思路的正确性,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 智能网联 自动驾驶 车路协同
  • 简介:摘要:企业发展不仅要做好业务拓展工作,还要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通过可靠的会计审计对企业经营信息进行反馈,不断加强内部控制,降低财务风险,有效完善财务管理体系,进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工作的概念要点,分析了会计审计工作的价值,并提出了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策略。

  • 标签: 会计审计 财务管理 价值分析 实施策略
  • 作者: 钟琦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5
  • 机构:四川铁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市政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市政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深基坑支护在市政工程中属于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从根本上强化工程质量,夯实地基强度,使市政工程项目得到良好的质量保障。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其次探讨了影响深基坑工程质量的因素,最后就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市政工程 深基坑支护技术 施工要点
  • 简介:摘要:现阶段,公路工程数量在持续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公路工程的管控难度也越来越大。公路在投入运营前,一定要建设好交通安全设施,便于更好地确保公路的通车与运营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山区公路的设施完善,因此,探究山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质量管控是十分重要的。施工企业要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和现实中项目质量管控的要求,运用高效对策管控影响施工质量的一系列因素,保证车辆运行期间的安全性,确保交通秩序良好,进而推动山区公路交通事业健康发展。

  • 标签: 公路工程 安全设施 防护漏洞
  • 作者: 尹朱丹 钟琦 包倪荣 刘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南京 210029,南京鼓楼医院骨科,南京 210008,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南京 2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锻炼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康复影响相关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及结论的可靠程度。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数据库,搜集肩袖修补术后早期锻炼相关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0月31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使用AMSTAR 2量表和GRADE系统分别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及证据质量等级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8篇系统评价,AMSTAR 2量表评价结果显示,3篇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为低,5篇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为极低。应用GRADE工具对51个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52.94%(27/51)为中等证据,21.57%(11/51)为低级证据,25.49%(13/51)为极低级证据,无证据质量显示为高级。结论目前证据显示,早期锻炼可促进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患者术后早期的关节活动度康复,同时也会一定程度地增加肩袖肌腱再撕裂的风险;在长期效果方面,早期锻炼与延迟锻炼方案相比并未见显著差异。但相关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等级的可靠程度均较低,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原始研究进一步证实结论。

  • 标签: 康复 肩袖修补术 早期锻炼 系统评价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颌骨肿瘤术后的缺损进行分型,以便精准的筛选各型缺损修复的合适组织瓣。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治的组织瓣一期修复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患者219例,其中男性136例,女性83例,年龄16~78岁。依据修复方式的选择,将上颌骨缺损分为4型,其中上颌骨下部缺损(Ⅰ型)22例,上颌骨上部缺损(Ⅱ型)44例,全上颌骨缺损(Ⅲ型)132例,扩大上颌骨缺损(Ⅳ型)21例。对皮瓣成活以及修复重建满1年的患者进行外观和功能的评价,并对恶性肿瘤患者(169例)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各组生存率差异。结果本组219例患者共行234个皮瓣修复手术,Ⅰ型缺损修复采用腓骨瓣频率最高(4/13)。Ⅱ型缺损采用颞肌瓣(11/24,45.8%)及股前外侧皮瓣(6/24,25.0%)频率较高,Ⅲ型缺损采用颞肌瓣(71/128,55.5%)、股前外侧皮瓣(32/128,25.0%)及腓骨瓣(12/128,9.4%)频率较高,Ⅳ型缺损采用股前外侧皮瓣(8/20,40.0%)及腹直肌皮瓣(8/20,40.0%)频率较高。局部带蒂皮瓣114例,成活率95.6%(109/114);游离皮瓣120例,成活率95.8%(115/120)。皮瓣吻合血管血栓发生率为4.3%(10/234),是组织瓣修复重建失败的主要原因。88例患者完成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随访,均恢复了正常的吞咽及语言功能,其中82例(93.2%)对外形较满意,75例(85.2%)对于视力视野较满意。恶性肿瘤患者3年及5年总体生存率为66.5%和63.6%,3年及5年的无病生存率为57.1%和46.2%。结论根据上颌骨缺损各分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组织瓣,兼顾了功能和外形,在不影响生存率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上颌骨缺损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不同比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对甲状旁腺细胞增殖能力及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功能变化的影响及规律。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10只SD大鼠两侧甲状旁腺及腹股沟脂肪,经过消化分离分别获取甲状旁腺细胞和ADMSCs进行体外培养,采用流式检测方法对P3代ADMSCs表型进行检测。按照甲状旁腺细胞与ADMSCs比例为2∶1、1∶1、1∶2和1∶5进行共培养,观察不同共培养比例下两种细胞的生长状态,并取细胞上清进行PTH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对应数量单独培养的甲状旁腺细胞上清中PTH进行对比,利用细胞形态学和PTH检测结果综合判断ADMSCs对甲状旁腺细胞PTH分泌功能的影响。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可较稳定地完成体外单独甲状旁腺细胞与ADMSCs原代培养,且两种细胞不同比例的体外共培养显示出对PTH分泌的不同影响,其中甲状旁腺细胞与ADMSCs比例为1∶5时体现出较强的促PTH分泌作用,高于单独甲状旁腺细胞培养,其PTH含量在第2、4、6、8天分别为[(1.3±0.0)比(0.8±0.1)、(1.3±0.0)比(0.9±0.0)、(1.7±0.5)比(0.9±0.0)、(1.7±0.0)比(1.2±0.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6、64.30、3.32、7.16,P值均<0.05);其次为比例为1∶2时,PTH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甲状旁腺细胞与ADMSCs体外共培养具有可行性,且1∶5细胞比例下PTH分泌效果有着更显著的影响。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激素 共同培养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SMARCB1/INI-1缺失性鼻腔鼻窦癌[SMARCB1(INI-1)-deficient sinonasal carcinoma,SDSC]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和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诊治的15例SDS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5~78岁。TNM分期中T2期1例,T3期1例,T4期13例;N0期13例,N2期2例;M0期14例,M1期1例。筛窦最常受累(14/15)。5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4例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3例仅接受手术切除,1例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1例放疗后手术,1例行姑息性化疗。分析所有患者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与同期20例INI-1蛋白表达阳性的未分化癌患者进行生存比较,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可见15例SDSC患者肿瘤细胞INI-1细胞核表达完全缺失。15例SDSC患者均获得随访信息,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3~56个月)。3年总生存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8.9%、58.9%、36.4%和31.2%。与同期INI-1蛋白表达阳性的未分化癌患者的预后比较,无瘤生存率上SDSC患者预后更差(HR=2.87,95%CI:0.92~8.91,P=0.043),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预后更好(HR=8.61,95%CI:1.38~53.73,P=0.021)。结论SDSC具有高度侵袭性,易复发、早期转移、预后差。病理学上分化差的鼻腔鼻窦癌行INI-1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该亚类的准确诊断。根治性手术切除辅助术后同步放化疗可能是最优选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鼻肿瘤 SMARCB1/INI-1缺失性鼻腔鼻窦癌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病理性痛诱发小鼠睡眠障碍时谷氨酸与丘脑-皮质神经元活动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8只,6~8周龄,体重15~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4):假手术组(Sham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CCI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干法建立小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造模前1 d(T0)和造模后3、5、7、14、21 d(T1~5)时测定术侧足机械缩足反应阈和热缩足潜伏期。T3时植入EEG记录电极到视觉皮层,T4时监测6 h EEG的变化,计算非快动眼睡眠时间、快动眼睡眠时间和觉醒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T3时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将微丝电极植入到丘脑腹后核(VP)和初级体感皮层(S1),T4时采集VP和S1场电位,计算各波功率百分比,同时评价VP和S1局部场电位的相干性。T4时处死小鼠,取脑组织,采用质子核磁共振波谱检测丘脑和皮质各脑区神经递质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T1~5时机械缩足反应阈降低,热缩足潜伏期缩短,非快动眼睡眠时间百分比降低,觉醒时间百分比升高,VP区δ波功率百分比降低,VP和S1区α波功率百分比升高,VP-S1场电位的相干性在δ波(1~4 Hz)及α波(8~14 Hz)的频率范围内均增加,丘脑和皮质谷氨酸、谷氨酰胺及谷氨酸-谷氨酰胺水平升高(P<0.05)。结论神经病理性痛诱发小鼠睡眠障碍可能与丘脑-皮质谷氨酸水平升高,导致神经元电活动改变有关。

  • 标签: 神经痛 睡眠觉醒障碍 谷氨酸 丘脑 大脑皮质 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音猬因子(Shh)/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Gli1)信号通路在睡眠剥夺致幼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8只,4周龄,体重14~16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6):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组(SD组)和睡眠剥夺+Shh激动剂SAG组(SD+SAG组)。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制备小鼠睡眠剥夺模型,每天睡眠剥夺20 h,连续10 d。SD+SAG组于每次造模前5 min腹腔注射SAG 10 mg/kg,C组和SD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随机取10只小鼠行新物体识别和Y迷宫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海马,采用高尔基染色法测定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li1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采用RT-qPCR法检测Gli1和BDNF的mRNA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D组新物体识别、Y迷宫偏好指数及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降低,海马Gli1和BDNF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与SD组比较,SD+SAG组新物体识别、Y迷宫偏好指数及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升高,海马Gli1和BDNF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Shh/Gli1信号通路抑制,降低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参与了睡眠剥夺致幼鼠认知功能障碍的过程。

  • 标签: 睡眠剥夺 认知功能障碍 猬蛋白质类 海马 突触可塑性
  • 简介:摘要对于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传统治疗方案多以手术治疗辅以放疗或放化疗为主,然而患者的5年生存率未得到明显提高,且常以牺牲喉功能为代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因此非手术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诱导化疗在器官保留及减少远处转移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而分子靶向治疗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少,已逐渐应用到头颈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中。本文总结相关临床试验,探讨诱导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在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中的应用,旨在总结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喉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诱导化疗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初中历史教学不得不开展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如何让历史课堂重新焕发生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一线历史教师重点研究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分析。

  • 标签: 新课改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free posterior tibi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FPTF)和游离前臂桡侧皮瓣(radial forearm free flap,RFFF)在修复头颈部缺损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7例使用FPTF(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14~69岁)和24例应用RFFF(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22~69岁)进行头颈部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皮瓣大小、血管蒂长度、受区血管匹配程度、制备时间、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受区并发症和供区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主观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肿瘤T分期和原发部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8和0.05)。在皮瓣特征方面,FPTF的皮瓣面积与RFF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67±29.84)cm2比(41.13±11.08)cm2,t=-1.472,P=0.14],FPTF的血管蒂比RFFF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5±2.48)cm比(8.50±1.69)cm,t=-4.071,P<0.01]。FPTF组有4例患者的供区可直接缝合,而RFFF组24例患者均行供区皮肤移植。2组皮瓣的受区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更倾向于面动脉(RFFF为21/24,FPTF为27/27);受区静脉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FF组更倾向于颈外静脉(RFFF为14/24,FPTF为4/32),FPTF组更倾向于面后静脉(RFFF为9/24,FPTF为27/32)。在并发症方面,RFFF组出现10例受区并发症,3例供区并发症;FPTF组出现3例均为供区并发症。在术后12个月患者对供区的主观评价上,FPTF优于RFFF(χ²=22.241,P<0.01)。结论FPTF是头颈部重建中RFFF的重要补充和另一种选择,在美学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有其优势。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前臂桡侧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咽癌侵袭甲状腺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探讨其对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初治的124例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22例,女性2例,年龄36~78岁。采集资料包括:肿瘤部位、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甲状腺受侵情况、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术式等。根据甲状腺是否受侵及中央区淋巴结是否转移分组。随访入组患者的生存状态及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124例中经病理证实12例患者有甲状腺受侵,5例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有转移。不同肿瘤原发部位甲状腺受侵的比例为:梨状窝8.16%(8/98),咽后壁1/18,环后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076,P=0.008);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例为:梨状窝1.02%(1/98),咽后壁3/18,环后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205,P=0.008)。是否有甲状腺受侵或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性别、烟酒暴露史、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80.65%,3年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率为85.48%。3年总死亡人数为24例,其中甲状腺受侵组4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1例。3年总复发人数18例,均为局部复发,其中甲状腺受侵组4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1例。与是否有甲状腺受侵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间生存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T分期、N分期、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组间的3年OS率及R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是否有甲状腺受侵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间钙离子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下咽癌侵及甲状腺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率不高,发生危险度与肿瘤原发部位相关,对其综合评估、正确决策、精确实施治疗,才能在根治肿瘤、预防复发的同时,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下咽肿瘤 生存分析 甲状腺 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模具在脊柱骨科患者铺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月—2020年9月选取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住院并进行铺灸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铺灸,试验组采用自制模具进行铺灸。比较两组患者的姜柱开裂情况,比较6名操作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铺灸的操作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姜柱开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名操作人员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操作的时间为(2.5±0.23)min,短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操作的(18.5±0.4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自制模具可缩短操作人员的铺灸操作时间,降低姜柱开裂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医院,骨科 铺灸 中医
  • 简介:摘要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早期广泛应用于小腿及足踝部缺损的修复重建,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方面的应用报道较少。该皮瓣薄且柔韧,特别适合修复头颈部皮肤及黏膜缺损。随着解剖和显微外科手术的发展,其优势逐渐被认可。本文对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演进及临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头颈部肿瘤
  • 简介:摘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二级临床学科,具有专业性强,解剖组织结构复杂精细的特点,理论概念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学习。近年来3D打印技术进步明显,在医学领域里的应用也随之更加广泛。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 标签: 医院,教学 耳鼻咽喉科学 成像,三维 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