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ICU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循环驱动治疗仪结合踝泵训练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60例ICU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观察组:循环驱动治疗仪辅助+踝泵训练护理;对照组:仅踝泵训练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粘度)均有所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则更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结果均P<0.05)。结论 循环驱动治疗仪结合踝泵训练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及患者血液粘稠度,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循环驱动治疗仪 踝泵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苏州地区儿童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血流感染患儿的血培养结果以及药敏实验数据。结果 共分离得到血培养阳性菌株30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6株(48.67%);革兰阳性球菌143株(46.67%);真菌11株(3.67%)。本研究前5位阳性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6.6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67%)、肺炎克雷伯菌(11.33%)、肺炎链球菌(11.3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00%)。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保持着高度敏感性。 结论 苏州地区儿童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临床上应重视和加强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期减少和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作者: 夏雨 冯艺杰 姚妹 金佳宁 魏佳 崔易沁 王灵双 陈婷婷 陈晓阳 李海冰 徐静芳 隆琦 姜源 刘金玲 楼金玕 高峰 毛姗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多学科综合管理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多学科综合管理45例SMA患儿随访1年的营养状况、呼吸功能、骨骼健康、运动功能等临床资料。管理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等。结果45例SMA患儿(男25例,女20例)入组年龄50.4(33.6,84.0)月龄,1、2、3型各6、22、17例。经多学科管理患儿营养不良由22例减少至12例(P=0.030),维生素D水平升高[(45±17)比(48±14)nmol/L,t=-4.13,P<0.001];用力呼气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峰流量的实测值/预计值基线与复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6±19)%与(76±21)%、(81±18)%与(79±18)%、(81±21)%与(78±17)%, t=-0.24、1.36、1.21,均P>0.05];脊柱侧凸Cobbs角较前减小[8.0°(0°,13.0°)比10.0°(0°,18.5°),Z=-3.01,P=0.003];2、3型Hammersmith功能性运动量表扩展版评分均较前升高[11.0(8.0,18.0)比11.0(5.0,18.5)分,44.0(36.5,53.0)比44.0(34.0,51.5)分,Z=2.44、3.11,P=0.015、0.002]。结论多学科综合管理有助于延缓SMA患儿营养不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脊柱侧凸等多系统损伤进展。

  • 标签: 脊髓性肌萎缩,儿童 营养不良 脊柱侧凸 多学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各1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比参照要高,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新辅助化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所接受和治疗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检测、EB病毒感染疾病的关联性,为疾病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的200例EBV受检者,取静脉血进行EB病毒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检查采用进行,分析EBV 抗体阳性患者感染情况。结果:200例受检者中,EBV 抗体阳性血清患者140例(70.00%)。1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较大比例,未成年患者占较大比例,P

  • 标签: EB 病毒 病毒感染 性别情况 发病情况年龄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欧美和亚裔人群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RP)发生率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与肺癌和RP相关研究,根据研究开展所在地不同将检出研究分为亚洲地区与欧美澳地区研究两类,分别汇总RP发生率数据;在PubMed数据库检索与剂量学参数相关的研究。结果14项研究共3190例患者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亚洲地区和欧美澳地区患者≥3级RP发生率相近(4.9%∶4.6%,P=0.895),而5级RP发生率亚洲地区患者显著高于欧美澳地区患者(1.5%∶0.2%,P=0.002),且亚洲组研究中患者肺受量较低。21项研究报道了肺V20Gy剂量限定标准,进一步分析发现两地区研究间肺V20Gy剂量限定标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440),亚洲地区研究的肺受量限定可能更为严格。结论亚洲地区肺癌患者较欧美澳地区患者在放化疗后发生RP概率较高;将单纯基于国外患者研究数据制定的胸部放疗方案应用于亚洲地区患者时,要注意剂量限定标准的差异。

  • 标签: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性肺炎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母婴护理中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作用。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初产妇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产妇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产妇划成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产妇划成试验组,两组护理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产妇母婴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以及婴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母婴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 产后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阿奇霉素治疗干预后,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共8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4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阿奇霉素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呼吸道感染性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干预后,患者血清指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性患者41例作为参照组,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健康体检人员41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均给予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干预。对比两组血清指标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呼吸道感染性患者血清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指标是呼吸道感染诊断的重要依据,临床对呼吸道感染性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临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检测结果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微小RNA-21(miRNA-21)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大庆龙南医院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2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相应检查,对血清miRNA-21、主要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以及病理类型与标志物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miRNA-21(2.15±0.9)、CEA(34.1±4.9)ng/mL、NSE(27.1±2.2)ng/mL、CYFRA21-1(12.1±1.2)ng/mL,均高于对照组(t=6.524、27.392、23.339、27.685,均P=0.000);腺癌患者血清微小RNA-21(1.88±1.14)、CEA(30.1±19.9)ng/mL、细胞角蛋白(12.8±5.2)ng/mL,均低于鳞癌患者,NSE[(26.1±3.2)ng/mL]水平高于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8、1.192、0.423、1.913,P=0.260、0.247、0.677、0.070);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NA-21(2.58±0.96)、CEA(38.1±17.9)ng/mL、CYFRA21-1(16.8±6.2)ng/mL、NSE(26.9±10.2)ng/mL,均高于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但仅CYFRA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三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8、0.574、2.114、1.015,P=0.155、0.573、0.047、0.322)。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血清miRNA-21与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的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这对于患者的诊治与预后评估等十分关键,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微小RNA-21 肿瘤标志物CEA 细胞角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早期 诊断价值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以 NICU (新生儿重症监护)肺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评价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 NICU 收治的 46 例肺炎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后,分别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总结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先进性。 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指标后,发现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针对 NICU 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能够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护理手段,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 精细化护理干预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清胱抑素 C检测在糖尿病病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 35例糖尿病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者 3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应用血清胱抑素 C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受检者的血清胱抑素 C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的异常检测率与血肌酐与血尿素氮相比更高且 P<0.05。结论:糖尿病肾功能损伤患者早期应用血清胱抑素 C检测具有重要检测意义,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血清胱抑素 C 糖尿病 肾功能损伤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细菌检验中PCR检验法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不同检验方法表法将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细菌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实行革兰氏染色法检验,实验组实行PCR检验法检验,分析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细菌样本的阳性检验率。结果参照组细菌样本的阳性检出率72.00%对比实验组阳性检出率94.00%,统计学具有显著数据参比意义(P<0.05)。结论将PCR检验法应用在细菌检验中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提升检出率。

  • 标签: PCR检验法 细菌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病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35例糖尿病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应用血清胱抑素C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受检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的异常检测率与血肌酐与血尿素氮相比更高且P<0.05。结论糖尿病肾功能损伤患者早期应用血清胱抑素C检测具有重要检测意义,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 肾功能损伤 早期诊断